又一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批,券商资管发展公募基金道阻且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7月12日晚,国金证券发布《关于设立资管子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的公告》,成为第23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也是今年首个获得批复的券商资管子公司。
根据该批复,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设立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金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国金资管注册地为上海市,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由公司现金出资,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并核准国金资管作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同时,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变更业务范围,减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从2010年3月东方证券获批第一家证券资产管理子公司起,目前共有23家券商成立了券商资管子公司,除了国盛证券对其资管子公司的出资比例为95.1%,其余4.9%由江信基金出资外,其他均为100%出资。从批复时间来看,2014年是券商成立资管子公司的高峰,当年共有包括兴业证券、齐鲁证券、华西证券、华泰证券、长江证券、财通证券、德邦证券等7家券商成立了资管子公司。随后批复速度开始放缓,2016年和2017年没有批复任何券商资管子公司。直到2019年底,批复才开始继续进行。
2020年7月,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一参一控一牌”,允许同一主体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这一政策的放宽,意味着已控股基金公司的券商旗下资管子公司可获得公募牌照。
今年以来,券商资管进军公募基金的利好政策频出。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5月20日,证监会又进一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并表示,“同一主体或者受同一主体控制的不同主体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
对券商来说意味着什么?
原来做公募基金业务就只能是公募基金公司,但近些年的趋势是基金公司、券商资管,以及券商公司也可以通过成立公募业务部去申请基金牌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目前共有4家券商具有公募基金牌照,包括山西证券、国都证券、高华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另有10家资管子公司具有公募基金牌照,包括8家券商系的,即上海东方证券资管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资管有限公司、汇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通证券资管有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两家保险系的,即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位券商资管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于券商来说,资管业务会是未来提升整体利润的重要部分。相对于基金公司,券商公司有更多的营业部网点,本身具有大量优质客户的资源,但之前一直苦于没有好的产品提供给投资人。所以券商自己成立资管子公司意味着可以自己发行产品,将客户留在自己的体系内。
此外,上述人士认为,券商资管的优势还在于渠道和投研能力。“基金的投资能力相对较强,但是渠道能力较弱,在资管领域,投资能力并不是唯一标准,渠道能力也是关键的要素,券商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优势。此外,券商整体在投研能力上也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与投行业务相结合。”
红海竞争,道阻且长
券商资管发力公募基金有其优势,但是面对众多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的竞争,如何抢占市场,如何定位公募基金业务在其整体业务中的布局,依旧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此外,公募资管在券商资管子公司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所占的比例也有待提升。东方证券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3659.29亿元,相比期初增长23%,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2696.22亿元,占比73.68%,相对较高。
而另一家头部券商的资管子公司华泰资管的公募比例则相对较低。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泰资管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5,185.73亿元,而其最新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仅为807.83亿元,占比不到20%。
(统筹:马春园)
(作者:吴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