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读丨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增长0.4%,实现全年目标的挑战和着力点是什么?
6月经济加快恢复背后仍然存在分化,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6.2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长4.8%,二季度经济增长0.4%。
今年以来,乌克兰事件、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超预期因素对经济冲击明显,3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过,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考虑到4月份经济指标普遍下跌、5月部分指标仍然维持负增长,二季度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成绩得之不易。6月经济加快回升,是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顶住了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增长,非常不容易。当前,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挑战。从下半年情况看,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进稳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
6月经济加快向上修复
数据显示,6月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服务业指数均由负转正。比如,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3.9%,6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5.6%,6月进出口总额增长14.3%,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5%。
付凌晖表示,二季度受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二季度我国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主要指标止住下滑态势,实现企稳回升。
我国疫情防控向好,需求供给加快修复,是推动6月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因素。
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地区在加快回补前期缺失。二季度,上海、吉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3.7%和4.5%,上海、吉林城镇调查失业率为12.5%和7.6%,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但是,6月份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和6.3%,较上个月回升44.8和11.2个百分点;6月份上海、吉林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9.7和0.8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恢复在稳步加快。
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汽车产业链在加快修复,像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在加速回血,港口物流通畅为出口高速增长提供基本条件。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49.9万辆与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211.7万辆与1205.7万辆。上半年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围绕促投资、稳就业等增量政策出台,是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企稳回升的重要原因。
基建投资连续几个月持续加快。当房地产投资仍在下行通道时,为了更好扩大内需,扩大基建投资成为重要抓手。1-6月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1%,相较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相较1-4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恢复,整体就业形势在好转。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回落,农民工就业状况改善明显,但是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有所走高。具体来看,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较5月份回落0.4百分点。其中,6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降至5.3%,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经济增长0.4%是符合预期的,6月经济在加快恢复,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后,消费从5月份的大幅负增长迅速回升到6月的3.1%;在前期一系列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好增速;6月出口比较强劲,在全球产业链受疫情扰动下,我国出口保持较好竞争力。
下半年经济发展态势如何?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2.5%,成绩来之不易。要实现全年5.5%左右增长目标,这要求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以上,这样的增速远高于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实现难度较大。
付凌晖表示,关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很多机构和学者都进行了测算,多数结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概在5%-6%之间。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劳动力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潜在增长率水平也会逐步降低。从全球范围来看,5%-6%的潜在增长率仍然处于中高水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有巨大潜力。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叠加世纪疫情,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处于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潜在水平的难度在加大。
付凌晖直言,当前,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的特点明显,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从下半年情况看,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进稳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下阶段,要抓住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好一揽子稳定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夯实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6月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低点已过,经济处在回升过程中。考虑到疫情仍存在反复可能,以及房地产表现较弱,下半年经济恢复可能是U型反弹,难以出现像2020年的V型反弹。受全球疫情、乌克兰事件、全球通胀压力较大等影响,下半年我国出口形势应该不会差。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扩大中国商品进口是增加供给的有效手段。
“要实现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意味着下半年经济增速要在7%以上,可能性比较小。GDP增长目标属于预期性目标,并非约束性指标。下半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稳就业、控通胀是很重要的政策目标”,李迅雷指出。
明明表示,7月经济预计会继续恢复,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会逐步显现,像近期促投资推出的政策性金融政策会陆续释放效果。不过,6月经济加快恢复背后仍然存在分化,像6月房地产投资还在回落,未来政策要注重均衡,加大补短板力度。比如通过拉动投资促进有效需求,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来稳就业,针对大学生就业需要出台结构性政策。
“下半年瞄准的经济目标,应以民生、就业为主。通过推动经济持续复苏,解决结构性问题,应重点关注居民收入、消费、就业等问题。下半年政策应该保持连续性,今年政策推出时间较早,下半年建议推出新的政策”,明明表示。
李迅雷指出,6月房地产投资仍在下行,政策层面需要加大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一是需要拉动基建,来抵消房地产下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二是要靠消费提振内需,应加强促消费政策力度;三是要避免房地产风险,妥善解决房地产开发商债务违约、部分消费者停贷风险,建议财政建立房地产稳定基建,确保房地产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作者:周潇枭 编辑:杜弘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