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建筑泰国公司董事长王寅飞: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铁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标准和中国速度

一带一路前沿胡慧茵 2022-07-15 18: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报道  2022年,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两国高质量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泰铁路也迎来了新进展。

7月6日,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设计的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首座特大桥曼谷至呵叻段完成架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中泰铁路是泛亚铁路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有分析认为,中泰铁路建成之后,将有效提升泰国和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水平,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自去年3月签订中泰铁路项目4-3标段(那瓦那空-班坡段)的承包合同起,中国建筑就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泰铁路4-3标段的建设。据悉,从曼谷-呵叻段的一期工程被划分为14个标段,预计一期工程将在2026年年底至2027年年初竣工通车。

值得一提的是,中泰铁路项目4-3标段是目前已经签约的11个标段中唯一由中资企业承建的标段。中国建筑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高铁项目,凸显怎样的特点和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中,中资企业是如何助力泰方轨道交通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中泰铁路未来将形成贯通中老泰三国的运输通道,具体将带来怎样的互联互通效应?围绕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建筑泰国公司董事长王寅飞。

 

(中国建筑泰国公司董事长王寅飞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唯一由中资企业承建的中泰铁路标段

《21世纪》:去年3月,中国建筑泰国公司牵头的联营体签署中泰铁路项目4-3标段(那瓦那空-班坡段)总承包合同。中泰铁路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中国建筑当时决定参与这一工程项目,是出于哪些因素的考量?

王寅飞:我们早期就参与了国内众多高铁项目的投资与建设,例如已经建成的哈大铁路、建设中的川藏铁路以及近期刚开通的郑渝高铁襄万段,这些是打通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益于多年参与高铁项目,我们对中国高铁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泰国的三十余年里,我们先后承建了拉玛八桥、素万那普机场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积累了众多优质属地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泰高铁是国家“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是发展两国经济、增强两国人民友谊、造福地方的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希望通过参与中泰高铁项目,能够为泰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和中国质量。 

《21世纪》:目前中泰铁路项目的进度如何?建设过程中有无遇到哪些难点?

王寅飞:中泰铁路的工程分为两期:一期从曼谷至呵叻,全长约252公里;二期是从呵叻至廊开,全长约356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一期工程,该工程分为14个标段。若一期和二期工程都完成,中老铁路将直接联通到曼谷。

由于疫情及泰国相关政策影响,目前中泰高铁项目整体进度尚未能达到预期。而且一期工程较长,牵涉到与许多部门的沟通,加大了工程的难度。目前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和泰国政府都在积极沟通协调各方,相信现场的障碍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中泰高铁整体的“进度条”将不断加快。

《21世纪》:中国建筑在进行该项目施工有哪些优势?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建设过程中的故事吗?

王寅飞:中泰铁路项目4-3标段是目前已经签约的14个标段中唯一由中资企业承建的标段,也是中泰高铁项目中最大的一个标段。我们尊重属地文化,也关怀沿线居民。项目标段全线23公里,为更方便与铁路沿线居民开展沟通协调,项目部还设立了公共关系部,负责对接和及时处理沿线居民的实际问题。

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少温情的故事,比如有部分工作人员自发向周边学校捐赠学习文具,有些还轮流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去附近学校当义务教师教泰国学生中文,传播中国文化,以此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打通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桥梁

《21世纪》:中泰铁路建成后,将形成贯通三国的运输通道实现与中老铁路衔接,经老挝磨丁和中国磨憨可以抵达昆明。中国建筑方面如何展望中泰铁路建成后所带来的互联互通水平和运输成效的提升?

王寅飞:当前,中老铁路已经实现通车,可以看到该铁路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的物资和中国与老挝之间的人员往来。中泰铁路是中泰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担当着东盟一体化和中国—东盟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特别是着眼未来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泰国原有的铁路设施相对落后,中泰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该国的铁路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中泰铁路不仅会实现泰国与中国西南部铁路对接,还与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联通,将极大带动民众的出行和物流的流转,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泰国的就业,改善民生。

另一方面,中泰铁路还构成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安全、通畅、高效、经济的铁路运输网络,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贸易、旅游、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21世纪》:当地民众对中泰铁路的建设有怎样的观感和评价?该项目将对当地的交通、旅游、民生等方面带来怎样的变化?

王寅飞:在此之前,泰国铁路采用的是米轨系统,有近百年历史,并且几十年来也没有过大的改造。直到近十年,泰国政府才开始把单线铁路改成复线铁路。但是,这也只是较为普通的铁路改造。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中泰铁路全程采用中国规范和中国标准,按照250公里的时速进行设计。这对泰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在中老铁路建成的这半年来,由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也极大地激励了泰国政府推进中泰铁路的建设,让该项目实现与中国联通,并带动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

民众对中泰铁路的建成自然是翘首以待。首先,中泰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将把更多新的规范和技术引入泰国,为其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此外,泰国目前的人员和物流往来基本依靠航空和公路,铁路起到的作用非常少,因此民众也在展望,中泰铁路建成后运输效用能够获得提升。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21世纪》:就您所知,目前工程为当地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这一项目对扶持当地企业和员工,以及技术转移等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中国建筑方面将如何助力泰方轨道交通领域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王寅飞:中泰高铁项目除少数特殊材料从国内进口外,其它的大宗材料从当地采购,涉及众多行业和岗位,能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中泰高铁项目采用中国设计标准建设。为了提升技术输出水准,我们与泰国高校亚洲理工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让大学优秀人才参与到高铁建设和科技创新事务中,同时与泰国铁路局通力合作,将国内优秀的管理经验、施工组织、技术标准、施工工艺等运用到中泰高铁的建设上,也为泰国培养一批优秀的铁路建设属地人才,实现高铁技术本土转化和技术创新。

《21世纪》:中国建筑是从什么时候进入泰国市场的?当时的情况如何?相比之下,现在泰国市场有了哪些发展? 

王寅飞: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入泰国市场,也是中国第一批“走出去”的企业。当时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而泰国是亚洲四小虎之一,可以说,两国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启动阶段。尽管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设备都相对落后,但我们也承接了如当时泰国最大的水利枢纽项目——清迈湄光坝项目,为我们在泰国的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发展,并结合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合作,我们在泰国市场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增长势头。另外,在中泰两国贸易结构优化的前提下,我们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展。

《21世纪》:在中泰铁路项目之前,中国建筑已经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有所实践,如此前承建的拉玛八桥和素万那普机场新候机楼。您认为以中国标准的工程建设如今已经积累了怎样的经验? 

王寅飞:我们在泰国的三十多年里,承接了一批标志性建筑,如曼谷拉玛八桥、曼谷市政府新办公楼、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等。通过承接这一批项目,我们也积累了许多优质的属地资源。 

我举个例子,素万那普机场项目推广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33子项,并形成14项自主创新技术,该项目还获得泰国环保体系金奖和零事故金奖、英国安全协会“国际安全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多项大奖,主结构提前65天,钢结构提前22天完工。素万那普机场的建筑面积有21万平方米,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建筑我们不仅能顺利履约,而且还提前完工,这在泰国建筑史上是不多见的。

另外,我们承建的拉玛八世大桥是中泰友谊象征。如今,该项目的景观也被印在了面额20泰铢的纸币上。这些成果都得益于“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建造”品牌背后是大国风采与担当,在国际上彰显了中国技术、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和中国智慧。

《21世纪》:疫情之下,这些项目的建设有没有受到影响?这些项目的最新进展?建设过程中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王寅飞: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的建设项目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特别集中在人员往来和物资运送方面。对此,我们也按照总部的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有序推进。

在过去两年里,我们承接了16个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走出去”的工程项目。实际上,在疫情之后,由于分供商、管理人员的缺失,能够找到一个合格的承包商帮助投资方顺利投产,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克服人员往来的限制并保证16个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完成,我们许多管理人员都主动放弃了回国休假的机会。我们也是尽我们所能,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顺利在泰国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据我的观察,中国企业对于“走出去”还是比较慎重的。有些企业到泰国考察,可能是先了解当地的情况,临时性租一个工厂,做一些小规模的投资,等到确定市场机会之后才扩大规模。所以,对中方投资者来说,工厂是投资的重要部分。而且在这过程中流程颇为繁琐,等工厂完成建设之后,还要进行设备调试才可以进行生产,此时很多企业已经是拿到待生产的订单了。因此,这些企业对于工期的要求往往会比其他建筑项目更高。

我们十分理解这些中国企业焦急的心情,但在疫情之下,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都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我们也努力多渠道进行采购,运用我们以往所积累的资源,争取更多地从本地进行材料采购并完成生产。

《21世纪》:您如何看中泰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未来中国建筑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有哪些建设计划和布局?

王寅飞:在泰国,我们能深深体会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的发展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契合性。“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与“泰国4.0战略”、东部经济走廊计划实现发展战略对接。我们会密切关注并积极跟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优选“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战略,以及中国-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规划,以此为基础开展业务。

未来我们还将密切关注越南、印尼等国家的发展,充分地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和投资所带来的机遇,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一带一路”上彰显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并主动服务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更多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项目。

(作者:胡慧茵 编辑:李艳霞)

胡慧茵

21世纪经济报道海外部记者

长期关注日韩和东南亚等区域的热点时事动态,掌握海外市场一手资讯。邮箱huhy@21jingji.com,欢迎交流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