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累计成交84.92亿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央行:上半年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碳中和ETF募资超160亿元。
2022年“双碳”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正在加快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陆续公布,先立后破,这是今年有序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运行满一周年,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重磅专题,分别独家专访了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中碳登董事长陈志祥,干货十足,敬请关注我们的全国碳市场开启一周年专题。
本期看点: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累计成交84.92亿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央行:上半年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碳中和ETF募资超160亿元。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
1、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累计成交84.92亿元
2021年7月16日-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2周、242个交易日,累计参与交易的企业数量超过重点排放单位总数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259.28万吨,成交额15.56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61亿吨,成交额69.36亿元。
全国碳市场自开市以来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量随履约周期变化明显。启动当天成交量超410万吨,首日效应过后交易热度逐步减弱,履约期前成交量显著提升,11月、12月总成交量1.59亿吨。首个履约期结束后,市场总体交易意愿下降,成交量明显回落。
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额15.5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8%;大宗协议交易总成交额69.3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82%。
全国碳市场以48.00元/吨的价格开盘,挂牌协议交易单笔成交价在38.50元/吨-62.29元/吨之间,每日收盘价在41.46元/吨-61.38元/吨之间。2022年7月15日收盘价58.24元/吨,较启动首日开盘价上涨21.33%。大宗协议交易单日成交均价在30.21元/吨-61.20元/吨之间,开市以来的成交均价为42.97元/吨。从成交量来看,全国碳市场配额交易以大宗协议交易为主,83%的成交量由大宗协议交易达成,约为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的5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来,碳价从开盘的48元涨到目前的58元,中间波动幅度也不小,不过上涨态势一直不变。可以说,全国碳市场一年来,在碳定价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发挥了市场的指挥棒作用。不过,在履约期交易频繁、碳价大涨,而履约期过后市场较为清淡,说明碳市场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未来需要纳入更多行业,同时要在完善监管制度的情况下,尝试探索碳期货、碳金融等更多交易类型和模式。
2、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武汉举办
7月15日,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武汉举办。全国百余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各机构代表、碳市场服务机构代表及企业界人士齐聚武汉碳排放权登记结算中心(以下简称“中碳登”),总结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共商碳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探讨利用碳市场推动湖北产业结构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在签约协式环节中,湖北宏泰集团与八个联建省市共同签署《联建省市共同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中碳登与各大结算银行共同签署《结算银行资金结算业务合作协议》,武昌区人民政府与各大金融机构签署《金融机构支持全国气候投融资发展合作协议》,中碳登与各行业协会签署《行业协会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一周年。按照国家部署要求,湖北省牵头建设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提供高质量登记、结算等业务服务,为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为湖北省绿色低碳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新机遇。
3、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经验与成效
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第一个履约周期的运行经验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以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快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扎实做好2021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分配相关工作,加快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政策宣传,推动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4、《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
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初步解决。
方案提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方面,提出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组团式发展。每个组团面积不超过50平方公里,组团内平均人口密度原则上不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个别地段最高不超过1.5万人/平方公里。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推广功能复合的混合街区,倡导居住、商业、无污染产业等混合布局。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升住宅品质,积极发展中小户型普通住宅,限制发展超大户型住宅。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城镇化率接近65%的当下,中国的城乡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过去城市快速扩张的现象不再。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下,城乡建设的模式也需要扭转,改变过去“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局面,城乡发展要更可持续、更高质量。
5、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各领域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7月14日上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上半年工作进展,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2年上半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快制定出台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措施。总的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各领域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下一阶段,要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实施;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安排、强化跟踪调度,加强对地方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纠正偏差,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既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加强调查研究和形势研判,密切跟踪“双碳”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动向,及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及时总结各地区各行业推进“双碳”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好建议,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加强典型经验做法的推广应用;准确把握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斗争合作形势变化,积极参与双多边谈判磋商,认真筹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大力宣传我国“双碳”工作成效,坚决维护我发展权益。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目前,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也需要加快出台落地,为各行业、各领域推进“双碳”工作指明方向。此外,“双碳”目标提出近两年时间,各地区、各行业也探索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6、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9%
7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0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5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27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用电量69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1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日均用电量环比增长1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第二产业用电量4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用电量1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7%。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半年用电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尤其是第二产业用电量,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经济走势。6月份,在各地相继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全社会用电量扭转负增长态势,有较大幅度增长,不过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仍较低,需要加大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力度,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7、“十四五”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方案提出,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发展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因地制宜推广热电联产、余热供暖、热泵等多种清洁供暖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到2025 年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提高到 72%。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出行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建设,推广节能产品和新建住宅全装修交付,建立居民绿色消费奖励机制。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在60 个左右大中城市率先建设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体,这一指导“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除了要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在城市碳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还明确提出在生活端推动绿色低碳,尤其是推进绿色消费。这将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未来居民个人层面的碳减排更受到重视,通过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生活模式的转型,也必然引起生产端的适应和调整,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城市低碳转型。
二、绿色金融周报
1、央行:上半年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7月13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与会嘉宾介绍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截至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304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过6000万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已经累计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低成本贷款439亿元。今年创设的三项新工具按季发放,将于今年7月首次申请,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有序推动相关工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去年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央行向绿色发展领域精准倾斜的效果。
2、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ETF产品募集规模超160亿元
2022年7月8日,首批8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以下简称“碳中和ETF”)均结束募集,合计认购资金超过160亿元。
碳中和ETF以其标的指数(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良好的历史业绩表现,广受投资者认可。从ETF市场看,2022年上半年新发行ETF共计54只,总发行规模235.78亿元,单只产品发行规模约4.37亿,在发行总规模和单只产品发行规模上,均领先于同期发行的ETF产品。对标同类型指数基金产品,如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相关基金产品、中证环保产业相关基金产品,在发行规模上分别为52.22亿元和42.87亿元,当前基金规模分别为56.83亿元和53.86亿元。碳中和ETF 的发行规模3倍于同类产品,同时也3倍于同类产品的同时期规模。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碳中和ETF募集是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相关基金产品阶段性的成果。碳中和ETF兼具股票与基金的特点,在为投资者提供了聚焦碳中和主题、反映碳中和产业趋势、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标的同时,提供了比传统基金产品管理费用更低,交易便利性更高的ETF基金产品。
3、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银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碳所”)与中国银行(香港)(以下简称“中银香港”)于7月14日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同聚焦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碳排放交易、发展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要求,协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广碳所副总经理何炜表示,广碳所和中银香港的碳金融战略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对服务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碳中和愿景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广碳所与中银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碳交易、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就碳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与能力建设开展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在内地及境外市场进行产品合作的可能性,推动在交易所清算等领域的经验交流,加强在市场宣传、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4、广东:到2030年,绿色信贷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达10%
7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了《广东省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提出21条主要措施,充分把握“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支持大湾区内地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探索绿色低碳投融资新模式、新路径,为广东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点领域绿色金融标准基本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全省设立绿色专营机构40家,绿色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大,信用类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较2020年翻两番。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方案》的实施有利于统筹广东省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金融安全,探索绿色低碳投融资新模式、新路径,打造符合广东实际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金融支撑。
5、中国人保:2021年提供绿色保险超23万亿元
7月12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人保”)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发布会在京举行。
据了解,中国人保立足保险主业优势,创新推出“双碳”保险解决方案,2021年提供绿色保险保障超过23万亿元。其已在多个绿色金融领域取得7项工作成果,包括服务能源转型;发挥再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护航能源供应和行业转型,创新海上风电再保险保障机制;助力固碳增汇,首创“林业碳汇+林业保险”的绿色金融新模式;深度参与行业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制定,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打造三位一体的绿色建筑保险服务方案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保险业在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大有可为,近年来国内外在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ISSB全球披露准则、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方面成果颇丰,未来中国人保可进一步参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6、北京银行支持并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
近日,北京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inance Initiative, 缩写UNEP FI)成员。
《负责任银行原则》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制定,于2019年在联合国年度大会上正式发布,是全球银行业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缩写SDGs)和《巴黎协定》的重要标杆。目前,全球已有290余家银行签署,相关银行资产总额合计超过8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银行业资产总规模的45%。 而据了解,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69%;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60%。绿色贷款、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增速位居同业前列。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是北京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北京银行以金融力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国际实践。
7、广西北部湾银行发行全国城商行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债
7月11日,广西北部湾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全国城商行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债券,专项支持具有碳减排显著效益的绿色项目建设。本期“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债券主体及债项评级为AAA级,发行金额10亿元,利率2.98%,全场认购倍数达3.16倍。针对本期“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债券,广西北部湾银行专门建立了合格绿色产业项目清单,严格遴选风力发电类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类项目、生物质发电类项目作为债券募集资金专项投放项目。投放落地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21.75万吨、标准煤节约量10.58万吨、SO2减排量55.52吨、NOx减排量62.11吨、烟尘减排量11.10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年来,广西北部湾银行发挥广西省级金融平台效应,从建立绿色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专营机构、专项信贷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系统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8、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将向山东能源行业提供1500亿元融资
7月12日,山东省能源局与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将向山东能源行业提供融资1500亿元,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截至目前,山东已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和华夏银行济南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建立能源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累计向全省能源企业发放信贷1143.8亿元。
下一步,山东将围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胶东半岛核电“五大基地”,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两大示范”,深化拓展政银合作成果,升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快速增长,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绿色发展需求,亟须创新金融模式,提升融资效率。山东健全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将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9、唯品会发布首份ESG报告:可回收塑料包装占比达100%
日前,唯品会发布首份ESG报告《2021唯品会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下称“ESG报告”),从节能减碳、责任管理、客户服务、可持续供应链、员工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披露了2021年度唯品会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责任领域的实践和绩效。唯品会表示,将积极投身“双碳”战略,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ESG报告显示,2021年,唯品会成立节能减碳领导小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扩大可再生能源,推动节能减碳工作。唯品会通过开展温室气体核算工作,识别排放源与减排重点领域,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碳排放量。在企业运营层面,专注于打造对环境友好的工作场所,实施能源精细化管理,加强报废物资回收处理与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双碳”目标需要更多企业持续提升ESG管理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唯品会正建设以绿色为基调的供应链,增强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10、北京联通携手华为落地千兆绿色农村战略
近日,北京联通携手华为完成了千站MetaAAU的规模部署和商用,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MetaAAU商用网络,贯彻5G Capital绿色乡村、数字乡村的网络布局。
MetaAAU是华为首创的第三代AAU产品,这一代AAU引入新的架构,即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相对于第二代AAU而言,天线阵列规模翻倍,信道波束更窄,信道能量更聚焦,覆盖距离更远。结合该新架构,融合算法创新,实现网络性能和绿色节能双提升,匹配北京联通2022年在乡农场景下对大间距站点、千兆用户体验、绿色环保网络等的5G建设诉求。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5G商用三年来,覆盖逐步完善,5G网络带来的便利也从城区走向景区、乡村。5G用于智慧农业,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民生场景有望在不久普遍实现,这都需要一张和城区无差别的千兆网络且对绿色低碳提出了更高要求。
11、霍尼韦尔提升楼宇能碳可见度打造碳中和建筑
霍尼韦尔近日宣布推出全新的碳排放和能源管理系统,帮助建筑物业主根据减排目标跟踪并优化能源绩效,数据可追溯到具体设备或资产。
该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使用历史、实时仪表数据和环境因素来建立能源绩效基线,明晰设备或资产的能耗情况。例如提供可持续发展关键指标的实时数据;汇总楼宇中与能源相关排放源(比如燃气、电力和其他燃料)的碳排放数据;使用楼宇控制功能,在保障居用者的健康和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能耗并减少碳足迹。此外,该系统能够持续收集全天候的能源使用数据,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并将所有耗能设备或资产分门别类以收集详细的能耗信息。通过这些数据,霍尼韦尔帮助客户推导并建立能耗基线,绘制行动路线图来推进碳中和目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节能减排是建筑行业长期关注的课题,企业也有必要了解并向利益相关方清晰地传达其设施如何优化能效基线来减少碳足迹。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宣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但不少企业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工具来正确衡量进展以及优化碳排放和能源足迹。
三、全国碳市场开启一周年专题速览
1、专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在全国碳市场上市一周年之际,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运行期间,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2、专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稳步推进行业扩容,有序引入非履约主体,多方共建全国统一碳市场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承担。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周年之际,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回顾市场运行情况,展望未来发展路径。赖晓明指出,2021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开市一年的全国碳市场,已经初步显现了其促进企业减排、形成碳定价的市场功能,有力推动了包括地方碳市场在内的整个中国碳交易体系发展。接下来,上海环交所将重点推进市场扩容,努力提升交易活跃度,联合各方共同加速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3、专访中碳登董事长陈志祥:建好注册登记结算平台,服务全国统一碳市场
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准备工作正式启动,碳排放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碳登”)作为注登结算系统的运维管理机构,将如何推动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碳登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陈志祥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碳登将持续建好用好注登结算系统,依托“大数据”枢纽优势,协助生态环境部建立完善配额分配测算机制、履约风险识别机制、交易异常行为监管机制。同时还将着力研究全国碳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注册登记结算业务制度,推动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撰稿: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彤烨 江孜琦 周怡廷
统筹策划:李博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王彤烨,江孜琦,周怡廷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