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中国经济对抑制上半年全球通胀做出积极贡献
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今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明显加重,成为影响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是为数不多的将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调控在较低水平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中国还通过减少供求比较紧张、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能源产品的进口,为抑制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做出了积极贡献。
美国日前发布了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同比上涨9.1%,再创40年来新高。此后发布的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美国6月PPI同比增长11.3%,上升态势较此前也有所加强。欧盟统计局初步估计,6月份欧元区合成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同比上涨8.6%,上涨势头也在强化。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2022年5月份OECD成员国的加权平均通胀率达到9.6%,比2021年12月份的6.6%提高了3个百分点,反映发达国家的整体通胀率已经比较高,距离两位数的通胀仅有一步之遥。除了发达国家之外,不少发展中国家也深受严重通胀之苦,土耳其、阿根廷、巴西等国家通胀率达到了两位数。
在这种背景下,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了1.7%,6月份当月尽管上涨步伐有所加快,同比涨幅达到2.5%,但和美欧发达国家相比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将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本身就能够对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的加速上扬起到抑制作用,对减缓全球性通胀做出了直接的贡献。
这次全球性通胀,从分类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表现上看,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大,是推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以美国为例,6月份消费价格同比上涨9.1%,其中能源价格上涨41.6%,能源价格上涨拉动消费价格上涨3.6个百分点,对消费价格整体上涨的贡献率接近40%;食品(不包括在外用餐)价格同比上涨10.4%,食品价格上涨拉动消费价格上涨1.4个百分点,对消费价格整体上涨的贡献率超过15%;两者合计,拉动消费价格上涨5.0个百分点,对消费价格整体上涨的贡献率达到55%。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欧大量发行货币是根本原因,也与今年俄乌冲突后美欧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价格上涨有关。
从上半年我国能源生产和进出口的情况看,我国生产原煤21.9亿吨,同比增长11.0%;进口煤炭11500万吨,同比下降17.5%;生产原油10288万吨,同比增长4.0%;进口原油25252万吨,同比下降3.1%。生产天然气10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进口天然气5357万吨,同比下降10.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国通过增加国内能源生产为消费提供更好保障,而化石能源进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我国能源产品进口的明显下降,对于减轻全球能源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缓解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在增加能源生产的同时,我国还注意加快能源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能源需求端来看,我国通过压缩高耗能产业的产出来控制能源需求的增长。上半年我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5%,粗钢产量下降6.5%,生铁产量下降4.7%,钢材产量下降4.6%,这些高耗能产品产量的下降有利于抑制能源消耗的增长。从能源供给端来看,我国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并提高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上半年我国发电量增长0.7%,其中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3.9%,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0.3%,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7.8%,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13.5%,今年上半年这三种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比重达到26.2%,比2021年上半年提高3.3个百分点。这与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是分不开的。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4349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新增装机的82.1%,已成为我国发电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11亿千瓦。
总之,我国通过加快能源转型,扩大国内生产,今年上半年显著减少了从国际市场的能源进口量,在全球性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我国此举有利于缓解国际市场商品的上涨压力,为抑制全球性通货膨胀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张永军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