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预计下半年国际粮食价格稳步回归理性

南财快评李春顶,郑菲 2022-07-20 22:50

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我国重点粮食品种供应充足,价格总体波动幅度不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6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7.96,同比升高2.49个点,今年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在国内和国际都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但农产品供应保持了量足价稳的态势。从国内生产来看,夏粮再获丰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良好,大豆油料扩种等诸多有利因素均为稳产保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粮食进口看,1-6月累计进口粮食7978.2万吨,同比下降5.4%。随着国际粮价下跌,粮食进口成本缩减,预计下半年国内粮食进口将稳中有增。近期,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口以及稳定国内供应带来积极影响。

近期国际粮价下跌开始于6月,CBOT小麦等多种农产品价格剧烈下滑,小麦价格创下了四个月来的新低,而玉米和大豆则处于过去五个月的最低水平。7月以来,国际粮食价格仍延续下跌趋势,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纷纷在七月初跌出年内新低。7月5日,美玉米创下571美分/蒲式耳的年内新低价格,较年内高点下跌30.75%,年内涨幅由正转负。7月6日,CBOT小麦盘内最低800.75美分/蒲式耳,跌至6个月新低。受俄乌冲突影响,美国小麦年内涨幅曾高达65%,当前美国小麦年内涨幅仅剩5.74%,基本回到年前水平。美国大豆同样在7月5日跌至年内新低1304美分/蒲式耳,较年内高点下跌26.91%,同样回到年前水平。以棕榈油为代表的油脂系下跌更是惨烈,7月6日BMD棕榈油期货下跌至3735,触及近一年低点,较年内高点已下跌47.95%。

全球粮食价格下跌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货币紧缩抑制了粮价上涨势头。新冠疫情发生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纷纷制定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更是实行了无限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推高了物价水平并加剧了全球通胀的风险,导致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高涨。面临通胀的风险,今年以来,各国逐步实行了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加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最大。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抑制需求的预期达成了一致,大宗商品尤其是粮食价格随之下跌。二是全球粮食供应逐渐增长,供给紧张的局势逐步缓解。随着北半球夏粮丰收,以及主要粮食大国增加了耕种和供应,全球粮食供给紧张的环境不断缓和。6月末,随着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再度成为美国的头号作物,库存同比增长6%,当晚美玉米价格下跌近5%。7月12日美国农业部发布7月份农产品供需报告,玉米库存量的上调远高于市场预期,导致利空因素再次增加,市场上看弱粮价的预期更加坚固。

与震荡的国际粮价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今年以来一直都较为稳定。面临紧张的国际市场,上半年我国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强化蔬菜产销衔接,重视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今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8亿亩,增长0.3%,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夏收小麦产量高、品质好,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近期能繁母猪存栏还在进一步增加,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产正常、供给充足,保供稳价具有坚实基础。

面对上半年跌宕起伏的农产品国际市场,我们粮食进出口贸易稳定。据海关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作物累计进口数量为7978.2万吨,同比下降5.4%,进口金额4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出现了进口数量下降但价值上涨的形势。其中,大豆累计进口数量4628.4万吨,同比下降5.4%,进口金额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上半年整体出口粮食作物数量137.6万吨,同比下降18.6%,出口金额8.4亿美元,同比下降8.5%。整体来看,我国国内粮食供应稳定,对进口的依赖性程度有所下降,但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进口成本却进一步提升。俄乌冲突发生后,我国食品价格平均上涨1.4%左右,远低于美欧国家7.5%至9.5%的涨幅。

下半年,预计国际粮食价格震荡的形势将逐步走向平稳,粮食价格稳步回归理性。下半年至2023年,预计全球大豆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明显增加,粮食价格或将进一步下行。国际粮价下降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口和稳定我国粮食供应将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通过扩大粮食进口,调剂国内粮食供应,充实粮食储备,增强国家粮食价格调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于用粮企业来说,进口粮价格下降可以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提高农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国际粮价下跌也会缓解上下游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维护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李春顶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郑菲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科研助理。本文为中国农业大学“世界经济新格局”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专栏文章。)

(作者:李春顶,郑菲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