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三周年丨对话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李炜:硅片行业仍处较高景气度,主要子公司均有扩产计划

科创板张赛男,实习生李淳永 2022-07-22 09: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李淳永 上海报道 

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90%以上的芯片和传感器都基于硅材料制造而成,半导体硅片在产业链上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但一个现实是,半导体硅片行业壁垒高,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成为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环节之一。

因此,解决芯片问题的前提是实现半导体硅片的国产化。

2017年第四季度,沪硅产业(688126.SH)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新昇”)作为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打破了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零的局面。目前,沪硅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硅片企业。

2020年4月20日,科创板迎来沪硅产业的上市。这对国内芯片产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

两年过去了,借力资本市场,沪硅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并在今年2月顺利完成50亿元定增。在产量大幅增长之余,沪硅产业还不断突破各项生产工艺。

值此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炜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李炜在半导体行业有20多年从业经历,见证了中国硅片企业如何一步步实现国产化的过程。在专访中,他谈到了沪硅产业近两年的发展、工艺创新和未来规划,还提到了对科创板发展的展望。

(沪硅产业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炜,受访者供图)

终端需求推动硅片国产化

在未上市之前的2019年,沪硅产业的营业收入为14.93亿元,处在亏损状态。上市两年来,沪硅产业规模几乎实现翻番,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4.67亿元,实现净利润1.46亿元。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是沪硅产业借助科创板融资得以扩大产能。

李炜介绍道,“公司于2020年4月20日登陆科创板,IPO募集资金24.12亿元,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硅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二期项目’,也就是我们第一条产线中后15万片/月的产能建设。截至2021年末,公司第一条30万片/月的300mm硅片产线已建设完成,产能正在快速释放。”

李炜特别指出,“(公司)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环比增长,2022年一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328.05万元,环比大幅减亏。”他认为,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半导体市场需求的旺盛、公司产能的大幅攀升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面对火热的市场需求,他透露,“后续几家主要子公司均有扩产计划。”

据悉,目前沪硅产业子公司上海新昇已完成30万片/月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线的建设;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 200mm及以下抛光片、外延片合计产能超过40万片/月;子公司新傲科技和Okmetic 200mm及以下SOI硅片合计产能超过5万片/月。

而公司今年刚刚完成的50亿定增,就将投入新的一条30万片/月300mm硅片生产线建设和40万片/年的300mm高端硅基材料研发中试线建设。另外,沪硅产业子公司,芬兰Okmetic于今年5月宣布,将投资约3.8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元)建造新厂,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每年313.2万片200mm半导体抛光片产能。 

除了扩大产能,在注重研发投入的科创板,沪硅产业始终秉持“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宗旨。

“公司近两年在拉晶、切磨抛、外延、SOI等各项生产工艺、产品认证、客户开发等方面不断突破,正片比例快速提升,已实现300mm硅片产品国内客户全覆盖、工艺技术全覆盖和下游应用全覆盖。”他说,“下一步会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以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突破工艺技术。”

以“共赢”心态应对市场变化

行业发展瞬息万变,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要看到潜在的挑战。而当前让市场最为担忧的,莫过于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的砍单潮。

身处上游关键材料环节,沪硅产业将如何应对?

李炜坦言,消费电子是行业应用方向之一,但物联网、AI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5G&6G、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同样是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他看来,后者的需求仍将支撑上游材料的发展。

“硅片行业国际五大家之一的日本SUMCO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也表示,SUMCO到2026年的产能已排满。这表明行业目前仍处于较高景气度。”李炜说。

在4月的一次投资者调研活动中,沪硅产业也曾明确表示,“公司目前供应的硅片主要是存储、逻辑、CIS 三块,之后内部会再有更多分类。暂时没看到这里再细分的市场的景气度下降。”

实际上,不断上涨的硅片价格也印证着这个环节的景气度不减。2022年信越化学、胜高、环球晶等半导体硅片头部厂商纷纷宣布涨价。

谈及公司的价格策略,李炜表示,“公司会基于硅片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定价,在硅片供应紧张的现阶段实现与客户的共赢。”

对标国际一流企业

在国内市场,沪硅产业已成功占据头部位置,但放眼全球,其市场份额却不高。2019年-2021年,沪硅产业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8%、2.3%、2.7%,相较于全球龙头仍有不小的差距。

未来,沪硅产业如何提升市场份额?

李炜说道,“目前,公司取得了一些成绩,会以此为基础,在产能、技术、工艺、产品、客户等方面持续突破,以期加快步伐、尽快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硅片企业。”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持续助力。

李炜说,“公司作为科技创新制造型企业,具有技术难、风险高、投入大且周期长的特点,需要资本市场长期的支持。与主板、创业板不同,科创板给尚未实现盈利的科创企业提供了上市的平台,希望资本市场投资者能充分认识到未盈利科创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打造适合的估值体系,给予科创企业发展更多的支持。”

在科创板未来发展方面,李炜表示,“未来,希望科创板能持续改革,给科创企业提供更多样的融资方式,引导市场正确认知科创企业的价值,给科创板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流动性。”

(作者:张赛男,实习生李淳永 编辑:朱益民)

张赛男

财经版记者

曾是一名宏观经济记者,现转向微观领域。专注A股上市公司、上交所监管动态。欢迎交流,邮箱zhangs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