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三周年丨晶科能源:光伏“N型时代”的领跑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迅 上海报道
2022-07-25 09:4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迅 上海报道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平台,在科创板上市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充融资渠道,引进优质的长期战略资金,优化公司股本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准。”

晶科能源(688223.SH)董秘蒋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公司发展历程、光伏行业前景及其对科创板未来的期许。

今年1月,晶科能源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同时也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晶科能源的大尺寸N型TOPCon生产线正式投产,TigerNeo旗舰产品广受市场好评。

2022年一季度,公司成为全球首个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的光伏企业。

在蒋瑞看来,晶科能源所处的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是行业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公司高度契合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要求,此次上市所募集资金直接帮助公司进一步完善了N型高效电池和高效组件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能力,从而有效巩固和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领先市场地位。”

回归科创板的全球光伏龙头

晶科能源是国内较早规模化从事光伏技术研发和光伏产品开发、制造的企业。公司从硅片领域起家,到目前已形成涵盖硅片、电池、组件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如今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405.7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组件制造商。

2016-2019年,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这也是过去十年里唯一一家达成四连冠的企业。

登陆科创板仅半年,晶科能源给出“成绩单”非常亮眼。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5.7亿元,同比增长20.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增长9.59%。

2022年1季度,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46.81亿元,同比增长86.42%;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66.39%。

与此同时,今年1季度,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单季度出货量超过8GW,出货量也再次排名行业第一。

蒋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战略目标在于以坚持科创引领为基础,做大做强主业,创造企业与投资者的双赢。“晶科能源身处双碳战略的核心赛道,拥有深厚的创新研发底蕴,回归A股科创板后更是开启了长期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全球减碳共识的达成和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时代到来,光伏发电目前已成为最具经济性的能源,未来将逐步成为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属于具有高成长性、高确定性的‘长坡厚雪’赛道。”

“募投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海宁尖山7.5GW高效电池及5GW组件项目于2022年初投产,目前已实现满产,产量、成本、效率、良率等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其中电池量产效率已超24.7%,良率与PERC持平,均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加上已满产的合肥8GW大尺寸TOPCon产能,晶科能源成为行业首家建成10GW以上规模N型产品生产线的企业。”蒋瑞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晶科能源在一期工厂已有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继续加大N型TOPCon产能投入,“尖山与合肥TOPCon二期项目也已经启动,随着提效将本工作进一步推进,将有力支撑公司实现今年N型产品出货和盈利目标,也将推进行业加速向N型转型升级。”

“垂直一体化”引领提效降本

近些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从应用规模、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消纳利用、政策体系、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已经成为了全球光伏发电领域的引领者,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全球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在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全球龙头、N型领跑等竞争优势的确立,通过品牌、渠道、供应链、产品差异化多维度构建起来的牢固壁垒,外加未来一体化布局、技术持续创新、全球化能力等差异化竞争优势,让晶科能源的长期价值在资本市场得到较高的认可。尤其是晶科能源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更是获得了市场与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产品提效降本是光伏产业的核心诉求,因此技术升级是行业贯穿始终的主旋律。”蒋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着光伏产业链上游成本攀升、技术快速更迭、效率不断提升等,众多头部企业选择“垂直一体化”发展路径。“晶科能源在取得光伏组件环节的绝对优势后,不断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保持组件优势的同时拓展硅片和电池片组件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晶科能源“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可以覆盖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在各生产工艺段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起了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基于晶科能源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带来的协同优势,能进一步帮助其核心产品成本降低、提升附加值,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赢得先机。公司一体化研发针对行业技术迭代快的特点,可将技术革新在各环节高效嵌入,从而实现研发价值的最大化。公司一体化产能和供应针对部分环节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可有效提升自供保障和产品毛利。”蒋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N型时代,产品提效降本空间更大,同时技术路线更加复杂,技术门槛和壁垒更高,垂直一体化能力将是光伏企业的必备竞争力。“在研发环节针对技术迭代快的特点,可将技术革新在各环节高效嵌入,从而实现研发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在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下,通过垂直一体化可延长产业链、降低上游环节的成本,抵御供应链各环节价格波动风险,有效提升产品毛利水平。”

在科创板上市后,晶科能源在光伏行业率先大规模投入N型电池产能,实现一体化率有效提升,预期在N型产品大规模出货后可做到N型和P型一体化成本持平。公司所推出的N型TOPCon电池技术的Tiger Neo系列组件产品,兼具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衰减等特点,可带来相同投入下至少3%的发电增益,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并获得明显的销售溢价。

蒋瑞认为,未来,随着一体化产能持续扩张,晶科能源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成为“N型时代”的领跑者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减碳共识下,光伏市场需求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均维持较高的增长。中国光伏行业通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业链,各环节出货量连续多年均处于世界第一,同时一线企业品牌在海外亦具备较高认可度。同时,中国市场有全球增长最快的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也是各头部企业重要的战略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电池技术方面,N型光伏电池技术已经开始成为市场主流。目前市场主要N型技术包括TOPCon、HJT和IBC等。就理论极限而言,晶硅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9.4%,行业普遍认为TOPCon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8.7%,HJT最高效率在27.5%。目前,晶科能源的N型TOPCon电池实验室转化效率已达25.7%,同时大规模量产效率突破24.7%,良率和PERC持平,均属于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从P型技术向N型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蒋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晶科能源着力于成为行业“N型时代”的领跑者。

“公司从2019年就开始布局TOPCon产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工艺储备,目前,无论从产能规模还是量产指标方面,公司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年初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投入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已经相继满产,目前二期产能也已经在规划建设中。”蒋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N型产品相较P型有更高的提效降本空间,未来有望在硅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实现一体化成本的持平,届时N型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发电增益和成本优势将更加凸显,N型产品市场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扩大。

蒋瑞认为,晶科能源主导的N型TOPCon技术和产品创新,无论从量产指标、产品性能还是未来提效降本空间上都已处于领先,是目前行业公认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公司推出的应用N型技术的TigerNeo旗舰产品具有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低衰减,长寿命等特点, 可覆盖分销户用屋顶、工商业及大型地面电站等多应用场景,广受市场好评, 有力推动光伏度电成本进一步降低。目前N型组件全球需求旺盛,订单饱和度高,随着公司一期16GW大尺寸TOPCon产能满产和后续持续产能投入,公司有信心完成全年10GW的N型产品出货目标。”

在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2020年二季度,晶科能源有信心完成8.5-9.5GW的出货量目标。并且,尽管上游硅料涨价不断,但是晶科能源的国内各主要基地排产等维持较好水平、均未出现停产减产的情况。

蒋瑞坦言,当前光伏行业头部企业都有较为成熟的研发底蕴和战略方向,希望行业各种先进技术百花齐放,共同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健康发展。“公司坚定投入TOPCon技术路线,是因为经过验证其在几种技术中具有较高的理论效率上限,和更明确的提效降本路径,且在当前及未来一个阶段都将是最具量产性价比和商业化价值的技术路线之一。公司在TOPCon领域有丰富的技术储备,量产规模和核心工艺优势明显,并且未来2-3年有清晰的提效降本路径,有信心在行业持续保持领先。”

此外,蒋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晶科能源也在积极布局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储备了IBC、叠层、钙钛矿等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技术。“技术升级始终是光伏行业的主旋律,同时垂直一体化是光伏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多年,技术品牌产品领先、全球布局均衡、优势产能投产、战略执行高效等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作者:韩迅 编辑:朱益民)

韩迅

高级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关注资本市场新闻。爆料邮箱:hanxu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