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气候官丨专访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执行董事、总经理薛红卫: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跨境绿色投融资等服务

21对话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2022-07-27 16:20

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将以大湾区跨境环境权益与自然资源交易为基础,强化大湾区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提供跨境绿色投融资、绿色资产跨境转让、绿色金融标准互认等服务,打造大湾区“环境与资源要素配...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与碳达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点领域绿色金融标准基本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不断健全。作为配套措施,方案提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培育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前不久,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用能权交易市场,探索电力交易市场、绿电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等协同运行机制。

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权益是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作为环境与生态关系的衍生品,其核心在于提高自然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排放。在“双碳”战略下,对企业来说,环境权益是最直接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也是未来绿色金融市场的蓝海,抓好环境权益有利于降本增效,企业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机遇和发展前景。

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以下简称“广东环交所”)成立于2010年6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集各类资源与环境要素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化平台,也是《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重点规划单位。

广东环交所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有广东省水权交易平台、广东省排污权交易平台、广东省碳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广东省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广东省用能权交易平台(筹)、广东省自然资源交易平台和广东环境·资源金融服务中心,已初步形成“环境与资源要素配置+科技+绿色金融”的市场化全过程服务生态圈。

作为广东省唯一的省级专业的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如何针对《实施方案》提出的“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机制,探索搭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等相关要求进行积极探索?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就此专访了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执行董事、总经理薛红卫。

广东省已具备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基础

南方财经:《实施方案》提出要培育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机制。目前,广东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方面是否具备交易机制的基础?

薛红卫:近些年,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和市场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序开展了排污权、生态产品、水权等环境权益与自然资源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具备环境权益交易机制的基础。

排污权方面,在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广东环交所搭建了广东省排污权交易平台,并探索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等方式,打造广东特色排污权交易市场。截至目前,累计市场化配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VOC各类排污指标46978.45吨。2022年上半年,落地企业间排污权交易,开启了广东省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

水权方面,在省水利厅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广东环交所搭建了广东省统一的水权交易平台,并负责组织开展水权交易的相关工作。2017年7月,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首宗用水权总量控制指标交易在广东环交所正式挂牌。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约5.4亿立方米,同时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市场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产品方面,为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广东环交所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也在探索构建相关业务模式。2021年下半年,广东环交所在局部地区开展了生态券运营创新试点,创新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探索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与试点工作。

环境权益可作为新型增信手段

南方财经: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绿色项目收费权等环境权益的公允价值如何计算?如何将环境权益作为增信手段加到不同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

薛红卫:目前,环境权益价值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法、市场价值评估法、调查评估法、收益分析法等。环境权益交易产品主要分为自然资源交易产品和环境排放交易产品两个大类,各品类的起始价格由政府来制定相应的标准,通过省级三公平台形成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交易来形成环境权益的公允价值。

同时,环境权益是绿色金融的基础,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增信手段被纳入现有的金融机构风控体系。传统意义上,金融机构的对抵质押等金融活动的风险评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参与金融活动的市场主体是否有可持续发展与生存能力;二是是否具有良好的固定资产来确保市场主体具有清偿能力。

环境权益的价值逐步被认可,一方面它可以成为衡量市场主体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环境权益可以作为一种绿色资产成为金融增信手段。2020年广东环交所成功落地的省内首批排污权质押融资项目,就是将排污权作为一种绿色资产进行质押融资,为两家企业共取得4000万元排污权质押融资贷款。

南方财经:探索建立高效的抵质押登记及公示系统,推动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成为合格的抵质押物,在这些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薛红卫:从金融的角度来说,作为合格的抵质押物,均需要具备可确权、可交易、可处置的特点。环境权益的确权、市场化交易和流通处置尤为重要,这是成为合格抵质押物的基础。

在确权方面,广东环交所在现有环境权益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排污权、水权、自然资源、生态产品的交易管理系统,提供环境权益的线上登记、抵质押、结算等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协助相关主管部门对全省环境权益与自然资源进行确权的作用。

在交易方面,作为唯一省级专业的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广东环交所已经形成“七平台一中心”的主体业务格局,搭建了广东省水权、排污权、碳市场综合服务、生态产品、固废(危废)、自然资源的交易平台,推动全省的环境权益市场化常态交易。

另外,环境权益作为一种绿色资产,要实现环境权益的流通处置,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价值评价。2021年4月,广东环交所发布了国内首个绿色资产评估评价体系——“绿创通”,采用了定性、定量、交叉对比等多种分析方法搭建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科学评估环境权益等绿色资产的价值,并作为典型案例进入多个层级的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库。

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互联互通

南方财经:《实施方案》提出“探索搭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对该平台的定位主要是什么?

薛红卫:《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48号)与《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61号)中提出,依托广东环交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金融服务平台,培育区域环境权益与自然资源交易市场,积极开展环境权益交易与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探索大湾区国际碳交易市场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资产管理等服务。

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将以大湾区跨境环境权益与自然资源交易为基础,强化大湾区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提供跨境绿色投融资、绿色资产跨境转让、绿色金融标准互认等服务,为大湾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打造大湾区“环境与资源要素配置+科技+绿色金融”的市场化全过程服务生态圈。

搭建专业化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引入激励约束机制,是构建多元化大湾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的重点。依托广东环交所建立大湾区环境金融服务平台,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连接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整合市场、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资源,实现大湾区政策、市场、技术、资金的互联互通,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服务。

南方财经:如何推动湾区绿色金融互联互通?

薛红卫:广东环交所在促进大湾区绿色金融互联互通、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一直在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上述的“绿创通”项目,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省绿色大数据为支撑,通过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分析,来实现大湾区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以“绿创通”评估评价体系为基础,广东环交所与香港品质保证局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相关认证服务的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品质保证局的跨境和国际标准的优势,携手打造国内国际互认的绿色金融相关标准体系,在大湾区探索开展包括发行绿色债券等跨境绿色认证与评估评价业务,以及境内外国际化绿色金融服务。2021年,广东环交所联合相关机构成立碳中和·绿色大数据标准实验室,并共同合作进行系统研发,拟运用“绿创通”体系对全省绿色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与应用研究,为政府多部门协同推进“双碳”工作、企业节能减排降碳、对接绿色金融支持标准落地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助力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

今后,广东环交所将继续深化大湾区绿色金融领域合作,开展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研究,包括环境信息披露、绿色信用评级、绿色企业项目认定标准等,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和服务的互认共认,加强与国际机构和平台的交流合作。

南方财经:目前,广东在绿色金融领域继续创新发展需要哪些机制保障?

薛红卫:在“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全局出发,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需要多部门、多行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各方资源与业务优势,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和创新转型升级,推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和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衔接。目前,相关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在政策协同、激励约束机制、监管考核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强化。各主管部门可链接绿色金融发展相关的各个环节,推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落地政策与配套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绿色金融政策的协调。

绿色金融发展要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当前绿色金融的产品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主要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主,而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产品与服务稍显不足。大湾区环境权益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需要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是保证绿色金融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核心。目前,绿色金融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类型繁杂多样,覆盖范围、认定标准、组织形式不一等问题。因此,探索统一的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并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协同,有利于推动大湾区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作为大湾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一极,广东环交所将以“绿创通”体系与环境管理数字化转型为基础,充分运用绿色大数据,科学评估生态环境风险,推动环境信息披露,打通具体工业指标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之间的屏障,促进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对接,进一步拓宽环境权益与自然资源绿色投融资渠道,支撑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