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政治局再度部署稳“双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2-07-28 21:0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受疫情反弹、国际地缘冲突等复杂因素影响,上半年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转均受到明显冲击。早在4月份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就已强调要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28日公布的上半年物流运行数据显示,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加之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显效,5-6月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已企稳回升至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三季度随着高温雨季等极端季节影响因素增多,物流业务活动将进入传统淡季,加之疫情风险等因素影响,运行效率不确定性也将增多。需要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物流保通保畅相关政策,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工业品物流需求和民生物流需求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7%,增长贡献率达近九成。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表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对于工业经济恢复乃至稳定整个经济大盘至关重要,需要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全国层面的工业物流跨省协调机制,保障物流畅通和人员有序流动,为经济活动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对于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国在今年年初就已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产业承接方向,将有助于引导市场将制造业关键环节留在国内,避免产业链过度外迁,稳定制造业比重,保障国内大循环畅通。

“我国中西部的市场规模、产业配套与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劳动力素质和社会环境要明显强于东南亚国家,而东南亚国家则在区位、港口便利程度、劳动力成本上更具相对优势。” 陈耀进一步分析,随着高铁、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新型城镇化的加速,以及清洁能源的规模开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要素流动堵点已逐渐打通,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新一轮产业转移升级的重要支撑。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较大冲击,而得益于我国完整的工业门类体系和供应链的竞争力,上半年外贸出口韧性明显,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恢复,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下半年出口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在7月26日举行的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强调,当前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今年1-5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超七成德资企业、超六成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围绕低碳领域加大在华布局,我国依然是外商最佳的投资选择地。

“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我国不断缩减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推动一般制造业领域全面开放,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姚珺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对各类资源要素的吸聚力正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外资主动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

姚珺表示,下一步将支持外资加大在华投资,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运用“直通车”、“绿色通道”等部省联动服务保障机制,全力支持重点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做优做精一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作者:缴翼飞 编辑:周上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