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之城”的味道,以及迷恋

21世纪经济报道 易佳颖 上海报道
2022-08-06 05:00

袅袅咖啡香气里涌动的是上海这座城市永不止息的消费活力。

没有几个城市,像上海这样酷爱咖啡。

在上海,咖啡早已不止于一杯消费饮品,更是逐渐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成为了独特的城市名片。

8月4日,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式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海咖啡馆达到7857家,数量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门店的快速扩张,咖啡经济火热的背后,是市场的广阔和品牌创新的步履不停,亦折射出这座城市强大的消费韧性。

以蓝瓶咖啡为例,其中国首店落地于香港之后,8月5日又在上海开出了第二家门店。另外,星巴克在上海的门店数量超过940家,成为全球星巴克店数最多的城市。与此同时,上海也诞生了诸多本土品牌。新一代精品咖啡如Manner、永璞、M Stand、挪瓦咖啡等品牌总部均位于上海。

《2022中国咖啡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3817亿元,同比增长27.2%;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而上海2021年的咖啡消费金额比北京、广州、深圳之和还要多。

据了解,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咖啡行业的“上海标准”也在推动中。在开幕式上,“上海咖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将参与编制中国咖啡师职业认证标准,共推行业人才标准。而虹桥国际咖啡港将打造成首个百亿级进口商品集散地,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咖啡上海价格、上海指数。

品牌偏爱上海

6月以来,上海经济快速回弹,消费活力也加速回归,咖啡香气再次氤氲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9%。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制造业PMI也从4月的32.1回升到67.4。国家信息中心测算显示,6月上海市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为58.1,较5月最后一周提升20.2个点。

与之同步的是,咖啡外卖订单的快速反弹,也是上海城市烟火气加速回归的信号。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6月,上海咖啡外卖订单量较去年同期上涨超80%,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咖啡企业集聚地、咖啡创业者首选地。不少国际咖啡品牌也在加速扩店。多位咖啡品牌负责人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会因疫情影响开店计划,“上海是打响品牌的地方。”

咖啡品牌偏爱上海不是毫无缘由的。根据天猫、淘宝、饿了么数据,经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分析,上海咖啡消费、上海咖啡爱好者人数均领先全国。“喝咖啡的人在哪里,蓝瓶咖啡就把店开在哪里。”这句话无疑道出了上海咖啡之都美誉的另一个解释。

今年2月,刚在上海开出内地首店的蓝瓶咖啡,不到半年,第二家门店再次选择了上海。其新店借鉴上海石库门里弄的结构,并以中国传统的屋面瓦为设计灵感。

本土化是国际品牌进军中国的重要砝码。此前,Tims咖啡中国首席执行官卢永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坦言,除了品牌理念不变,在其他很多方面都会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做本土化运作。“在国外品牌名为Tim Hortons,我们认为Hortons在中国很多人记不住,所以就进行了设计优化,方便品牌在中国更容易被传播。”

产品创新推动

前述报告显示,仅2021年,上海就新增咖啡馆近千家,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已达3.16家。不仅是星巴克、Costa这样的老牌咖啡巨头,瑞幸、Manner这样的咖啡新势力将上海作为第一线下战场,以及三顿半、永璞等线上咖啡品牌,都将品牌落地线下的首站选在了上海。

上海咖啡市场早已“卷”了起来,新技术、新口味层出不穷。缶乐咖啡店主刘厚军就把舶来品咖啡做出了中国味道,用中国式隔水炖、小火慢炖的方法,来完成咖啡萃取。店里不仅有上海清咖、上海奶咖等老上海的味道,也有他自己研发首创的酸奶咖啡、冰澳白、酒香奶咖、米香奶咖、红豆沙拿铁等。

精品、高性价比、特色小店,是上海咖啡消费的标签,并不断向多元化、本土化趋势发展。高性价比的连锁咖啡店以及便利店咖啡,最受年轻人喜爱。此外,不少消费者对各类特色咖啡小店情有独钟。生椰拿铁成2022年代表性爆款,本土化口味越来越受欢迎,大众点评搜索显示,茅台咖啡、桂花拿铁、黑芝麻拿铁等中式咖啡排名靠前。

根据天猫和饿了么的数据,2021年中国线上咖啡消费群体已达到2019年的1.5倍。从人群来看,女性撑起了咖啡消费市场:女性消费金额占比继续上升至65%,25至40岁年龄段的职业女性是咖啡消费的绝对主力。Z世代新势力正在入场,其消费金额占比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8.6%。

咖啡连锁品牌也在“创新”上紧随消费者。除了新产品和新口味,新技术也在迅速发展。8月4日,MANNER就联合美团完成了无人机送咖啡的首飞仪式,在世博公园内的全国首家无人机咖啡快闪店,快闪店所有上线的Manner饮品均由无人机配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限时营业的咖啡快闪店,是美团无人机业务在上海拓展的前哨站。根据规划,美团很快也会在上海落地首条无人机常态化试运营航线。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指出,“由于管理的需要,目前国内多数景区和露营地内的外卖服务,仅可将商品送到门口,用户必须步行到景区外自提。一杯冰咖啡拿回营地,可能就变成了咖啡兑水,在这最后3公里的场景下,以无人机为代表的科技就可以发挥更大的配送价值。”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上海咖啡外卖的订单量、交易额、商户数在全国均排名第一。2021年,美团餐饮外卖的小众品类订单中,咖啡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178.7%,是众多细分品类中的第一名。

“实际上,上海无人机的飞行环境相对于深圳,技术难度更低。未来,送餐入户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毛一年介绍。在进入上海前,美团无人机业务已在深圳、杭州等地常态化试运营近两年时间。

“上海”标准

中国咖啡市场在历经多年沉淀后,已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日益坚实的产业基础。2021年我国新增咖啡相关企业2.59万家,同比增长12.5%,现存咖啡相关企业达15.9万家。

而作为中国咖啡产业引领者,上海正进一步提升咖啡市场影响力。2021年,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导下,虹桥品汇推出了首个专业品类进口集散平台虹桥国际咖啡港。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嘉吉、雀巢、JDE等知名咖啡贸易企业和进博参展企业入驻咖啡港;同时还与云南、海南等国内咖啡主产区合作,助力中国咖啡走向世界;通过为咖啡贸易企业提供保税展示、保税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金拱门、瑞幸咖啡、TimHortons、挪瓦咖啡、SeesawCoffee等品牌和上海技师协会咖啡专委会在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式中,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咖啡产业联盟”。

为推动咖啡行业人才的“上海标准”早日出炉,咖啡港与上海市人社局技师协会达成深度合作,将与盟友们共同参与编制中国咖啡师职业认证标准。通过举办咖啡师职业认证、专业咖啡师培训、高能级行业大赛,促进提高上海咖啡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并逐步实现咖啡师国内外标准的一体化,打造咖啡产业的上海标准、上海规则,成为以认证赛事为核心的人才培训中心。

“上海咖啡馆数量有7857家,保守估计一线咖啡师至少有2.3万人。”上海市技师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夏渊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于6月27日颁布《咖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意味着企业在对人才的选择、对员工的评判上,有了更权威的标准。“未来,咖啡人才的培养与认证将成为咖啡港的核心板块,通过统一的认证来评定咖啡师的技术技能水准,共同推动整个咖啡行业的品质升级。”

此外,“上海咖啡豆价格指数”和“上海咖啡金融产品”也在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式上发布。文化周期间,上海将依托虹桥国际咖啡港,推动相关金融机构推出咖啡贸易专项金融产品,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咖啡上海价格、上海指数。

随着“咖啡”文化在上海的深植,咖啡更成为了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连接载体,袅袅香气里涌动的是上海这座城市永不止息的消费活力。

(作者:易佳颖 编辑:陶力)

易佳颖

记者兼研究员

关注互联网与新消费领域。微信号:yjjann(添加请注明身份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