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十年功,诈骗一场空

“守护钱袋子建功新时代”全媒体创作大赛·参赛作品

作者:罗育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防诈“五不要”,一不盲目轻信,二不理睬,三不透露个人信息,四不汇款转账,五不擅作主张。经过警民的不断配合与努力,打击与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大大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所谓害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论生活中多亲近的亲朋好友或装可怜的陌生人都好,我们都需要擦亮双眼,学会辨别好坏,当今互联网格外发达同时我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手机的支持。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于我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同时也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以诈骗的机会。我们举个例子让我们更加了解诈骗分子是如何进行诈骗:A同学通过朋友推荐添加陌生微信号,想购买一台二手手机,价值2500元。双方在微信上确认购买后,A同学通过扫描对方发来的微信收款二维码方式,分两次转账共计1500元的订金给对方。对方在收款后,至今不发货、不退钱,也联系不上,A同学随后意识被骗。   

实践证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不能止于见招拆招,我们要走于网络诈骗的前面。近年来,犯罪分子的诈骗套路与时俱进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其他国家内实施违法犯罪。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法律,面对诈骗可能存在大小不同的差异.。造成我国公安机关不易打击,这些都是我国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困难之处。需要我们从源头抓起注重源头,不断整治。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国不断起草法律文案整治违法诈骗行为。从公安到通信管理局再到我们人民百姓,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百姓们的防诈意识不断提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百姓的防诈意识,使防诈刻入人们的心中使其家喻户晓。再完美的犯罪也有他的致命弱点,电信网络诈骗无非就是利用人们的贪便宜、立场不稳的弱点不断循序渐进地诱导我们随后进入骗局。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对老年群体进行诈骗犯罪,因为老年群体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对于各种诈骗套路并不了解,容易上当受骗。作为这些老年人的情感后盾,子女应该主动帮助老人远离套路营销,让老人多了解诈骗套路例如诈骗分子通过售卖保健品为突破口不断进行诱导从而上当受骗。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推动诈骗防范预警也有助于遏制诈骗犯罪。当今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帮助老年群体远离诈骗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骗子们往往抓住同学们校园生活时的经济能力追求富裕与对金钱的渴望进行“抛砖引玉”。刷单等不同的诈骗套路,这些都将会使我们引入骗子的陷阱当中。作为新青年我们更加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诈骗行为立马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尽量避免损失,维护好自身的财产与安全。我们不能擅自做主,否则容易走进不法分子的圈套当中。从今以后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不让骗子有机可乘。另外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谨防上当受骗。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圆满的快乐的生活。 

(作者:罗育淇 编辑:梅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