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推动大湾区规则机制“软联通”

21对话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2022-08-10 19:25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郭晓洁  广州报道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也是《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5周年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3周年。随着今年6月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迎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在大湾区发展提速的重要节点,安永成立以“六通十一城”作为架构的大湾区业务发展中心,提供金融、科技、医疗、基建、人才、ESG等领域的服务。如何在“六通十一城”架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大湾区的协同、融合、发展,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就此与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进行了对话。

 

 图为安永华南主管合伙人黄寅  受访者供图

黄寅认为,大湾区城市群特征优势明显,加大融合及优势互补,将创造湾区发展的合力,而安永将继续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整合其在大湾区的服务能力和资源,推动大湾区多维度跨境合作及跨境制度体系衔接、产业融通和民心融合。

拥抱湾区发展新格局

南方财经:安永今年3月提出大湾区“六通十一城”架构的具体背景和考虑是什么?六通与国家在湾区的发展战略及安永今后的业务发展重点如何结合?

黄寅: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四个核心城市”的湾区城市群,涉及港澳与内地城市之间多维度跨境合作。只有进一步加大融合力度,构建一体化制度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等,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区域间合作,同时互补各地优势,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合力。

安永也紧随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不断做深入洞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周年之际,发布了《聚能大湾区——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洞察报告,我们认为未来6大领域将在大湾区有较大发展潜力,分别是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绿色发展及新能源汽车。

基于这些洞察,安永成立了以“六通”和“十一城”为架构的安永大湾区业务发展中心。“六通”指我们在大湾区六个潜力领域的专业服务,包括金融、科技、医疗、基建、人才、环境与社会治理等;同时,我们在湾区11个城市进行人才布局,吸纳一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了解港澳及内地市场的专业人士,根据项目需求进行人员的灵活配置。可以说,这种架构实现了“国际化”及“本地化”服务能力的整合,能更好地为湾区客户提供服务。

南方财经:今年6月出台的《南沙方案》对促进粤港澳合作有哪些特殊意义?

黄寅:《南沙方案》更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包括提出了“到2035年,南沙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重要平台”的目标。在此目标前提下,方案提到了五大重点任务,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青年创业就业平台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这些都将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有力支撑。

例如在产业创新方面,航运、汽车和造船已经成为南沙的支柱产业,并且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行业也在蓬勃发展、迅速崛起。再加上南沙803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足以为香港“科创”“再工业化”产业的落地奠定良好基础。

在人才流动方面,《南沙方案》不仅为港澳居民提供创业补贴、贷款担保等扶持,还从他们的工作生活需求出发,在教育、就医、养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解决港澳居民的后顾之忧,将增强港澳青年到南沙发展的信心。

同时,《南沙方案》也强调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提升与港澳金融市场的衔接水平,在南沙筹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这些措施将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向纵深推进。 

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管理

南方财经:《南沙方案》为促进粤港澳三地跨境投资便利化提供了方向。安永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协助满足湾区企业的投融资需求? 

黄寅: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安永是唯一一家将全球金融服务部整合为一个独立“子业务领域”的机构,部门涵盖了银行业及资本市场、资产管理、保险业三大板块。特有的金融服务部架构贯穿于审计、咨询、税务、战略与交易咨询等多条业务线,将来自不同区域、行业及监管环境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专业金融服务。

在大湾区,安永金融服务部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均设有机构和服务团队,统一的金融服务架构有利于整合和调动全球及区域内的各类资源、信息,为大湾区内公司提供一体化的投融资方案,包括市场战略规划、尽调、税务、IPO审计等多元化服务。

南方财经:在开展跨境创新金融产品风险管理与评估以及建立多元金融市场方面,安永有何建议?

黄寅:首先加强粤港澳金融监管合作,逐步建立起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的沟通机制,通过加强三地金融监管交流沟通,推动完善金融监管规则。而在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平衡上,可研究建立跨境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盒”;强化内地属地金融风险管理责任,协同开展跨境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

其次,建立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体系。对于重点的风险领域首先进行研判,设置风险防线,完善区域金融业的统计、分析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预警、早处置。

第三,建立跨境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通过引入珠三角地区仲裁委员会及金融法院等仲裁机构,构建以调解为主体、与国际接轨的大湾区金融纠纷跨境化解机制。这将助力打造湾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最后,还需要关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网络安全,加强湾区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建设,强化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管理水平,确保业务开展的连续性和运营的安全性。

探索建立碳市场跨境交易机制

南方财经:安永设立了ESG管理委员会,安永如何发挥桥梁作用,将国外、港澳地区先进的ESG理念传递到内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黄寅:安永一直是ESG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在安永大中华区,我们成立了ESG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自身ESG的战略和规划、监督和指导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落地。今年我们也发布了安永首份ESG报告,在2020年和2021年,安永在全球实现了碳中和及负碳排放目标,并承诺到2025年将碳排放减少40%,实现净零。在自身做好ESG的同时,安永也在为客户制定ESG愿景、目标,并进一步搭建ESG治理框架,为客户落实ESG执行和信息披露。

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安永将继续参与大湾区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和产品体系的完善。利用好深港澳金融市场的集聚优势,支持创新多种类的绿色金融、ESG投资领域产品;其次开展绿色金融标准方面的研究,推动大湾区在绿色金融、绿色企业、绿色信用等标准的统一、互认。

另外,在“双碳”目标下,国际化碳减排市场发展和完善将是大势所趋。在今年6月15日第十个“全国低碳日”,安永与广州碳交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未来一个重要的合作方向是:携手探索建立碳市场跨境交易机制,打通碳市场境内外的交易渠道,协助广碳所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碳市场,提升中国碳市场定价的国际影响力。

而人才不足可以说是目前大湾区ESG行业的一大挑战。安永也在这方面进行了资源投入和布局。2019年,安永在大中华区启动“EY Ripples”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推广环境友好的技术和业务模式,同时培养年轻一代的企业家精神,激励安永员工和合作伙伴一起去帮助、影响身边的人。除了项目活动,我们也提供了ESG相关的实习机会和培训,与香港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推进 ESG和绿色金融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促进大湾区多元融合

南方财经:你认为未来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快建设,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融合发展?

黄寅:大湾区建设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制度之间能产生特殊的效应,难点在于三地规则衔接和各类要素的跨境流动。随着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安永建议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促进湾区协同。

一是打造“一体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在执业资格、食品安全、货物通关等领域衔接取得了不少突破,未来可以通过横琴、前海、南沙尝试更丰富的跨境协同模式,重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一体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在三地的社会治理方面,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快协同,并加强三地行业协会合作。 

二是建设“科创”湾区。目前以“广深港”“广珠澳”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走廊推动了创新要素在大湾区集聚,同时广东已启动超过30个粤港和粤澳科技合作资助项目,一批高水平研究院相继落户湾区。这些都打造了湾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与氛围。我们相信,以深圳的创新活力与氛围、香港便利的营商环境及基础科研优势,加上广州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的雄厚基础,粤港澳三地有望实现大湾区科创生态环境。

三是建设“绿色”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绿色发展,保护生态”作为大湾区发展的六大基本原则之一。大湾区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可充分借助绿色金融撬动社会资本进行绿色低碳投资,为绿色产业的聚集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和渠道。香港、广州、澳门、深圳四地可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对绿色金融特定环节进行不同尝试。广东地区可探索绿色金融激发制造业、供应链转型;香港地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探索建立绿色金融对外合作平台。

我一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元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和心的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就业和创业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完善政策举措,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就业和创业。

在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企业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安永早在2019年就率先在内部启动了青年人才交流计划项目,希望推动湾区融合发展,协助并加深港澳青年对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认识,鼓励他们更多地加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随后还成立了安永审计大湾区组及“港澳台大学生实习项目”,推动三地人才日趋紧密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青年人的“心融合”。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郭晓洁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