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报道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使中泰双方拥有非常好的合作契机,也促使中泰的合作不断提速。可以说,这几年中泰之间的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在开花结果。”近日,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泰两国的合作模式和合作领域比以前更广,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泰的双边贸易依旧保持着增长趋势。
今年是中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在这标志性的一年,两国高质量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泰铁路也迎来了新进展。上月初,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首座特大桥曼谷至呵叻段完成架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谈及中泰铁路的重要意义,披尼·扎禄颂巴向记者表示,中泰铁路不仅贯通中泰老三国,还将是连接东南亚的一条运输“大动脉”。同时他指出,这条铁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中泰两国之间的贸易,还有助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预计铁路途经地区的经济也会被带动。
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泰两国将有哪些新的发展契机?对此,披尼·扎禄颂巴认为,在能源方面,泰国可以在煤炭等能源领域、核电站建设等方面寻求与中国合作;在旅游、人文方面,泰国还有很多旅游资源未被挖掘,未来中泰旅游将在品质上有更好的提升;另外,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泰国可以以中国作为样本,学习中国的经验。
中泰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进入泰国,双方企业的合作领域从农业、汽车、能源拓展到高新技术。这说明两国企业的合作模式和领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披尼·扎禄颂巴: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到泰国进行投资,其中不少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比如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板和化工企业。可以说,在泰国的中国企业已经大幅度增加,中国也已经成为了泰国第二大投资外资来源国。
中国企业的到来,为泰国带来新的合作机遇。比如中国电器厂商来到泰国,给泰国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在疫情之下,有不少中资的医疗领域的企业到泰国投资。可见,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泰两国的合作模式和合作领域比以前更广,比如,现在有一些比较传统的中医药企业会在泰国开发市场。另外,在水果领域,在泰国各个府有不少于1000家中国企业在此投资。这些中国企业会把比较先进的冷藏技术带到泰国,保证了更好的水果品质。
即使在新冠疫情的笼罩下,中泰的双边贸易还保持增长趋势。在合作过程中,中方企业的优势越发凸显。比如在农业方面,泰国当地农民更希望使用产自中国的农业器材,因为这些器材有较为良好的品质和更优惠的价格,尤其是重型机械,如今生产重型机械的中国企业已经占领了泰国大部分市场,可以预见,未来该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使中泰双方拥有非常好的合作契机,也促使双方的合作不断提速。可以说,这几年中泰之间的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开花结果,且成果也是成倍地增加。
《21世纪》:202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达8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东盟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为中国在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在有利的合作背景下,您认为中泰合作将迈上怎样的新台阶?
披尼·扎禄颂巴:中泰两国友谊是比较特殊的,两国领导人也曾多次提到“中泰一家亲”,即是兄弟朋友般的友谊,是亲人般的情谊。
可以说,中泰之间的友好往来在东盟国家中是尤为突出的。未来,中泰之间将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不管是泰国政府、泰国企业还是普通的民众,都逐步感受到与中国合作的优势和前景。
对泰国民众来说,中泰两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最能让他们感受到中泰合作所带来的实惠。中国企业向泰国大量采购水果等农产品以及橡胶等,都使得当地农民的收益有所提升。像榴莲,受惠于中国巨大市场的不仅有泰国,还促使泰国周边国家如老挝、柬埔寨、越南等纷纷增加种植榴莲的面积。
中泰两国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一直以友好的方式进行,同时中国也向泰国传授最先进的技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与世界上各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在增加这些国家就业率的同时,也增强了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经贸领域,中泰两国在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合作也迈上了新台阶。如今,不仅泰国的学生对汉语产生浓厚兴趣,泰国政府的官员、学校的老师都对中文和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因此,文化和语言将是中泰以后应该加强合作的一个新方向。
近期,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得到了中国国务院侨办的支持,针对泰国在职公务员给予奖学金名额。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办、北京华文学院承办的中泰文化交流项目至今已经举办五年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目前只能进行线上教学活动,但依旧没有减少学员的积极性。基于泰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可以预见,若联通中国、泰国和老挝的中泰高铁全线贯通,会有更多泰国游客通过这条铁路到中国旅游。
近年来,中泰两国的贸易往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未来,还需要在税收、运输合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中泰铁路将是贯通中泰老运输的“大动脉”
《21世纪》:世界银行有研究表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贸易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受益最为显著,到2030年本地区贸易将提高3.8%,其中泰国将提高14.9%。您认为泰国基础设施建设在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中获得怎样的受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对泰国地区贸易的提升起到怎样的作用?
披尼·扎禄颂巴:其实,目前泰国因“一带一路”受益的数据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相信疫情过去之后,中泰双边贸易额可以达到2000亿美元,目前而言,该数字还是有所降低,特别当前很多游客没办法到泰国旅游。
中泰之间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方方面面的。在运输方面,比如说中泰高铁、码头,我们都在提升基础设施,包括泰国开设了国际机场,湄公河次区域的运输,这些都是在运输方面的提升;再者,我们还在绿色出行、低碳减排、垃圾处理方面有很多合作;第三,在文化和教育交流方面项目日益增长;此外,在疫情下,中泰在医学领域的合作也在加强,这也是两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1世纪》:中泰铁路联通中国、老挝和泰国,是“一带一路”倡议下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泰两国推动中泰铁路建设,将有怎样的意义?当贯通三国的运输通道完成后,将为中泰老三国的贸易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
披尼·扎禄颂巴:中泰铁路不仅贯通中泰老三国,还是连接东南亚的一条运输“大动脉”。
就目前而言,我认为泰国政府推动中泰铁路的建设还不够快。(快速推进)将使得更多的中国投资者能够来泰国进行投资。这条铁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中泰两国之间的贸易,还有助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预计中泰铁路建成后,仅是游客的数量,每年就能超过100万人。铁路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我们之间的通行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带动铁路途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会因为游客需求的提升,增加酒店、餐厅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从能源、旅游到数字化,中泰合作前景广阔
《21世纪》:当前东盟对能源的需求正不断提高。面对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紧迫的情况,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泰两国在能源领域有怎样的合作前景?
披尼·扎禄颂巴:泰国的能源十分紧缺,现在天然气的价格已经比以往提升了30%。若电价增长,那食品和众多商品的价格都会增长。与此同时,泰铢出现一定的贬值,并且国内通货膨胀有所提升,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泰国政府应该去想办法,比如尝试找到与中国在能源方面合作的机会,以取得更优质的能源。
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有着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在新能源方面,中国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泰国要像以前一样,在能源方面仅仅依靠中东地区已经不现实了。因此,泰国可以在煤炭等能源领域,以及核电站建设方面寻求与中国合作。
《21世纪》:泰国是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在多个领域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深化,泰国和中国在旅游、人文、金融方面有哪些合作机遇?
披尼·扎禄颂巴:在旅游方面,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业中应该是绝对的主角。中泰在地域、人文方面都比较相近,而且在文化上还有不少相通之处,因此中国游客到泰国旅游会感到很亲和方便。此外,泰国的旅游资源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而且泰国每个地区的著名景点和旅游区都有机场。希望未来中泰旅游在品质上有更好的提升,因为泰国还有很多资源还未被挖掘。
另外,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也越发频繁。比如,中国在泰国成立了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在泰国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希望把文化深入到年轻群体。
金融也是中泰之间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现在不仅有很多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而且中泰两国双边贸易也在逐年提升。在金融方面,我们应该更好地支持来泰投资的中国企业,另外也给中泰两国的双边贸易提供更多的便利。
《21世纪》:东盟数字经济报告预计,2025年在东盟地区互联网行业商品交易总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另外在疫情期间,东盟多国的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提速。您如何看待泰国当前的数字化转型?泰国将如何运用数字“一带一路”的契机,继续深化本国的数字化转型?
披尼·扎禄颂巴: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对我们有很多好处,例如节省时间、节约成本等,因此这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是世界领先的,甚至很多领域是世界第一。因此,泰国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可以以中国为样本,学习中国的经验。
如今泰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数字经济使我们传统的经贸往来方式彻底改变了。现在泰国很多实体店都开始接受数字化经济,相信未来数字化经济发展进程会非常快。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后续还得提升金融的支持能力,来支撑数字化经济。
《21世纪》:您认为该如何借助中国的经验,在泰国进行电商扶贫,带动经济发展?
披尼·扎禄颂巴:中国在解决绝对贫困上经验非常丰富,也是值得借鉴的。因此泰国也应该去学习中国政府的这些经验,来解决泰国的贫穷问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保障。
中国电商扶贫的经验也可以用于泰国。让农民接触到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了解整个市场的价格,并通过电商平台联系到客户,节省交易的流程和时间。另外,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仅是在电商领域,还可以用在人文、教育和线上医疗这些领域。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胡慧茵
编辑:李艳霞
制作:李群
拍摄:李群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海报设计:实习生 刘雪玲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胡慧茵 编辑:李艳霞)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