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的IoT生态大战

21Tech骆轶琪 2022-08-12 18:30

借助大终端核心入口,连接智能互融生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 

万物互融时代演进过程中,手机厂商在IoT领域的抓手演进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近日,OPPO在智美生活发布会期间推出了一系列IoT新品,除了常规迭代的TWS耳机、平板电脑、手表和手环之外,还有智能摄像头、智能猫砂盆、智能门锁等新品类。

这被视为是OPPO旗下IoT新品的一次爆发。据OPPO助理总裁、IoT事业群总裁李开新介绍,OPPO将聚焦智慧文娱、智慧生产、智慧学习、智慧健康四大场景,通过三类方式完成IoT产品的生态圈布局:第一类以OPPO自研终端产品为核心入口,第二类为与垂直品类头部第三方品牌共创第三类以HeyThings平台接入符合价值主张的产品方式融合。

(OPPO IoT生态构建逻辑,图源:发布会展示)

对于OPPO来说新品类正在逐步开发过程中,不过对于其他头部安卓厂商华为和小米,此前早已开启这类生态的落地探索。

如今随着智能化生活方式快速渗透到生活的角落,厂商之间IoT的生态融合战也逐渐开启。 

可穿戴竞合

若对比同行,OPPO在IoT生态方面的起步显得偏晚,不过也正当其时。

李开新介绍,OPPO IoT业务在3年时间,销量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品类完成至少120%高增长;同时Heythings生态中达到近3亿装机量,用户数近1亿。

(OPPO IoT主要品类销量增速,图源:发布会展示)

此次发布的手表产品延续了OPPO对健康功能的落地。据悉,OPPO Watch 3系列升级光学血氧监测传感器,新增血管健康研究功能等。OPPO Watch 3 Pro首发骁龙W5旗舰平台,采用4nm制程工艺,标配eSIM独立通讯,可以实现脱离手机操控汽车,目前与众多汽车品牌有接入。不同配置版本售价在1500-2000元左右。

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潘雪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目前在中国的可穿戴市场(包含手表、手环、智能耳机),厂商Top3均为手机厂商,大概占5成左右份额,呈现一定头部聚集效应。“目前头部厂商的优势是能够在某一个或几个强项上击穿,才能够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包括产品体验及先发优势、品牌号召力、渠道、性价比等。”

她进一步表示,小米在手环市场具有先发优势且在份额上基本领先。而其他“后来者”的安卓厂商,在可穿戴的一些细分市场,例如智能耳机,其实已经在和头部厂商间逐渐缩小差距。

相对于智能耳机和手环,手表市场具有更大空间。但手表市场以华为和苹果为主导,其他厂商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对产品体验优化、品牌力提升及手机用户群体的中高端拓展和适配方面。”潘雪菲指出。

多元生态

在可穿戴之外,OPPO此前陆续开始发布平板电脑产品,且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反馈,并在此后快速迭代。

虽然随着居家办公的浪潮减退,平板电脑和PC的销量热度也在下滑,但是从整体IoT生态的发展趋势看,潘雪菲指出,IoT行业呈碎片化发展,部分安防、照明等品类相对于成熟设备而言,依然在增长态势中,但整体增速相比之前会有回落。

不过这背后构建出的IoT生态才是更大的意义所在。

同时,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告诉记者,手机厂商纷纷入局平板甚至PC市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助于降低部分零配件的库存压力,毕竟SoC、存储等很多零配件的通用性较高。

不止于此,OPPO此次令人意外地发布了猫砂盆、台灯等智能化产品,也显示出构建更大互融生活的野心。

当然,这些品类多来自与第三方厂商共创,如护眼台灯是与欧普联合,但配有OPPO旗下小布语音助手可进行操控;与小豚当家联合推出的智能摄像头也有与ColorOS深度联动、并配合OPPO的云加密算法。

这种模式与此前小米的米家、华为智选等模式看起来类似。

郭天翔分析,此类模式下,手机厂商更多是投资或帮助相关企业进行供应链等资源整合;甚至只是双方合作,手机厂商在自有渠道进行售卖,因此对于帮助降低手机厂商零部件库存压力并不明显。

“这种合作一是能快速增加销售品类,吸引消费者,增加收益。二是符合各厂商多终端、多品类的IoT布局,尤其是可以扩大厂商操作系统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范围。”他续称。

(作者:骆轶琪 编辑:张伟贤)

骆轶琪

资深记者

关注5G、半导体、智能硬件等前沿硬科技的发展脉络和上市公司财报,尤其是国产力量的崛起;也关注游戏趋势及房地产生态的演变。联系邮箱:luoyq@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