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这十年丨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海平 南京报道
2022-08-12 21:19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8月12日,中共江苏省委“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政隆作主题发布,并与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一起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十年来,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1.64万亿元(2021年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居各省(自治区)之首,实体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80%以上,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高铁通车里程从627公里增加至2212公里,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发展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40万人、占全国1/1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十年来,江苏在经济总量在翻了一番多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现在,江豚重现江苏段,桃花水母再现太湖,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十年来,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江苏创新版图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布局建设了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锻造了一批“国之重器”,纳米、超算、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和创新水平均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56.5%提升到66.1%,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下一步,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勇当中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十年来,江苏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更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一步,将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强省建设,努力把江苏打造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十年来,江苏坚守实体经济“看家本领”,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基础不断巩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竞争力加快提升,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13.4%、全球约4%,规模超万亿元的行业达到5个,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纳米新材料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下一步,将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努力把江苏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十年来,江苏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下一步,将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十年来,江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抓长江大保护,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实现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历史性转变,绿色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江苏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群众对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3.6%。

十年来,江苏全省生态环境沧桑巨变,拥有国家森林城市8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个,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5个,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46个。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变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从“垃圾围城”变成全省闻名的生态镇、电商镇的耿车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华丽转身”的张家港东沙化工园等,都是全省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将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新”“三主”定位要求,努力把江苏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

(作者:王海平 编辑:陈洁)

王海平

政经版记者

浸淫区域、产业经济和财税金融等领域,关注政府治理,关心两岸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