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幻核正式宣布关停,业界普遍认为腾讯是出于数字藏品政策不明朗的原因,但在我看来,是因为幻核业务做得不好才导致被关的结局。
幻核于去年8月上线,随着春节后数字藏品在中国大热,幻核也火了一阵子,在众多的数字藏品平台中,它是仅次于阿里鲸探的一个数藏大平台。两家的藏品也大同小异,大多数也是文物字画的图片。跟众多来历不明的草根平台相比,这两个富二代,在藏家心目中算是正规平台了。
有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鲸探发行 144 套、474 款数字藏品,发行总量 560 万 份,销售额 8948万元,平均藏品价格在 16.29 元;
幻核发行 47 套、242 款数字藏品,发行总量 61.30 万份,销 售额 8567万元,平均藏品价格在 169.45 元。
两家的发行额差不多,但幻核的藏品发行量是鲸探的大概十分之一,而藏品的均价却是鲸探的10倍。
整个上半年,中国的数字藏品市场行情火热,无论什么藏品一上线就被抢光。但市场从下半年开始走下坡路,秒罄的盛况不再,还开始出现藏品滞销的现象,包括幻核。
业界普遍认为,幻核之所以出现藏品滞销的情况,除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还因为它的定价偏高,并且没有开启转赠功能,导致玩家购买热情不高。
在关闭的传言传了两个月后,幻核终于迎来了最后被关停的命运。很多人感慨,数字藏品监管政策不明朗,腾讯家大业大,不差这一点。
真的是政策原因吗?
在幻核通知用户可退款的同时,我发现,鲸探的新版本上线了社区功能,不少发行方、藏家、IP方都在上面发消息,有点类似微信朋友圈。阿里巴巴数次想做社交,均以失败告终,如果能做起一个数字藏品界的社区,也算一个突破吧。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消息,8月18日阿里拍卖的数字藏品版块将上线新文旅频道。鲸探发行的都是单一的文博类藏品,而阿里拍卖的数字藏品已经囊括了十几大类,包括数字非遗、数字潮玩、数字乡民、数字公益等。即将上线的新文旅频道,是阿里巴巴联合了一些技术公司,为旅游景区提供融数字藏品和AR/VR于一体的体验。
经过大半年的市场培育,数字藏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牌营销手段,以前很多品牌给用户奖励实物礼品,现在都改成了送数字藏品。双十一还有好几个月,已经有企业开始在筹备发行双十一的数字藏品了。
可以说,数字藏品已经融入了阿里电商大体系,有了清晰的定位和布局。
而相比之下,幻核在腾讯仍是一个奇怪孤立的存在。
幻核何曾没有努力寻找自己之于腾讯的定位和价值?从幻核早期发行的藏品看得出,它一直在努力整合内部资源,包括跟QQ音乐合作发行的胡彦斌《和尚》20 周年纪念黑胶数字藏品,腾格尔《天堂》25 周年纪念数字黑胶唱片;跟阅文集团合作发行的首个网文 IP 数字藏品《大奉打更人之诸天 万界》;跟腾讯动漫合作发行《一人之下》;跟腾讯视频合作发行的几档综艺节目同名数字藏品等。
但这些内部的合作也就止于此,很快幻核也被各种博物馆的文物图片占领了,变成了另一个鲸探。是内部资源难以撬动无法持续,还是幻核随波逐流失去了自我,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单一的图片电商平台,对腾讯来说没有价值。
幻核显然只是腾讯探索元宇宙和web3的其中一个方向,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内容供应商,囊括了游戏、动漫、影视、音乐、网文,面对web3将一切数字内容资产化的趋势,腾讯一定还在其它方向上探索。
(作者:科技资本论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