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这五年丨一体化进程再加速,长三角为何这么“热” ?

意江南卜羽勤,实习生陆爽,潘家传 2022-08-18 16:05

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额达27.6万亿元,占全国GDP总数的24.1%;研发经费投入8305亿元,全国占比29.8%;进出口总额达到14.1万亿元,占到全国的36.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卜羽勤 实习生陆爽、潘家传  上海报道

8月16-17日,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自2018年起,这一座谈会已经召开了5次。5年来,长三角地区在交通一体化、科创一体化、文旅一体化、数字化创新融合等领域成果显著。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额达27.6万亿元,占全国GDP总数的24.1%;研发经费投入8305亿元,全国占比29.8%;进出口总额达到14.1万亿元,占到全国的36.1%。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全国有16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规模破1万亿,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分别位列三、四、五,安徽的排名也跻身前二十。此外,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积极落实“一卡畅游”等文旅政策互惠,共同推出优质文旅项目、产品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长三角跑出新速度

截至目前,长三角区域铁路高速里程超6500公里,覆盖三省一市95%的设区市。今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多条铁路陆续传出“捷报”,助力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7月13日,沪苏嘉城际铁路在上海市青浦新城站、江苏省汾湖站(即苏州南站)、浙江省嘉兴南站三地同步开工,预计将于2028年建成投用。沪苏湖铁路总长170公里,设计时速达160公里,投资总计940亿元。城际铁路全线呈Y字形分布,起点分别为上海虹桥商务区、浙江嘉兴市区和苏州市吴江区,途经虹桥商务区、青浦新城、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核心功能区,实现重要功能节点间30分钟可达。

近日,沪苏湖铁路上海段首个连续梁完成合龙,施工进入“加速度”模式。沪苏湖铁路于2020年6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完工期为4年。铁路全线总长163千米,起于上海虹桥站,止于湖州站,全面建设完成后将与沪杭客专、宁杭高铁、沪杭高铁相连,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路网布局,增强上海对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辐射效能。

开工于2018年10月8日的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已历时四年,计划于今年12月底完成项目整体验收,明年即可建成通车。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起于南京南站,止于太仓站后利用沪苏通铁路进入上海枢纽。正线全长278.53千米。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进一步缩短了苏南经济发达县和上海、南京等地的空间距离,密切区域内经贸联系和人员往来,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快速铁路网。

此外,在运输机场方面,长三角区域目前共有运输机场24座,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等机场为重点的长三角机场群已初具规模。今年,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建一条3200米平行滑行道及相应的滑行道系统,新建T2航站楼9.7万平方米,新增站坪机位36个。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也即将开工,建成后有利于常州加速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

“铁路线”上的科创走廊

不仅仅是铁路上的长三角在加速奔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也在马不停蹄的推进。

从科技研发投入来看,2021年,上海科技投入稳步增长,预测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达1700亿元,同比增长5.22%,R&D经费投入强度预计达4.1%左右;江苏省R&D活动经费支出3448亿元,比2020年增长14.7%,占GDP比重达2.95%,比全国高0.51个百分点;浙江省预测R&D经费投入达21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9%,力争到2025年全省R&D占GDP比重达到3.3%;安徽省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883.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28%。

随着长三角区域铁路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空间距离缩短,扩大了上海在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G60科创走廊便是沿着长三角铁路网的延伸而不断拓展。从2016年的上海松江区,到2017年的沪嘉杭联动,再到2018年以沪苏湖高铁建设为契机,辐射范围扩大至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间布局。

截至目前,G60科创走廊覆盖面积已达7.62万平方公里,区域常住人口约为4900万人,GDP总量达4.86万亿元。8月11日,G60科创走廊新一轮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额突破50亿元,在连续三年跨越式增长的基础上再次实现井喷。通过不断深化产业集群布局、推动协同创新、加强区域间产融结合等措施,G60科创走廊已成为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产业集聚带。

截至2021年底,G60科创走廊内九座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25%,已集聚各类市场主体超过959.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65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9家,构建并持续完善G60跨区域合作载体,已成立16个产业(园区)联盟、11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13个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运行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数字化融合加速,浙江带动作用明显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年7月22日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数字长三角协同建设不断提速,各取所长多点开花。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高起点打造标志性多跨场景应用;上海积极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在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诸多突破性成果;江苏立足制造业基础,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安徽汇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创新资源,联合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的数字经济指标,三省一市均呈加速增长之势,包括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上海,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同比增长8.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浙江数字化成果突出,2022年上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4.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作为数字化改革首批11个跨部门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之一的“浙冷链”,已走出浙江,在长三角地区基本实现数据交叉比对,自动预警交办。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5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长三角正式开始政务协同+数字化之路,截至今年8月,长三角地区已推出138项跨省通办服务,567个线下窗口实现对41个城市全覆盖,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便利的“同城服务”。

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在长三角地区布局数字中心,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平台协同新机制。目前除了无锡和昆山两个国家级超级计算机中心,“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也先后于2019年、2021年落地长三角,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也将落地上海。此外,根据各省通信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长三角已累计建成5G基站近42.3.万个,其中江苏省最多,建成近16万个。

2022年3月三省一市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2022年工作要点》还明确提出,要共建新一代泛在融合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进三角北斗一体化合作及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应用等。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共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文旅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

文化旅游合作发展、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据公开数据统计三省一市文旅收入及接待旅客人次较2019年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依然势头良好,近三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都在积极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

2019年8月14日,统一长三角旅游市场守信激励名单和失信“黑名单”标准;2020年5月,三省一市文旅部门联合制定了《2020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重点工作计划》,提出包含6方面31项重点工作,明确围绕“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深化协作机制,联合推出优质文旅产品;2021年4月27日,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推出22条长三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旅游示范基地”;2021年12月23日,联合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三省一市将谋划绿色生态共保、文旅产品共建等十大工程,重点建设江南水乡客厅,淀山湖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度假区等73个重大项目。

此外,沪苏浙皖正大力推进社保卡在长三角区域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推动实现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同城待遇”。

率先做到疫情防控信息和资源协调联动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疾控中心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区域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合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区域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于跨区域病例,三省一市疾控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互通信息,联合研判疫情传播链条,会商协调防控一致性措施,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浙江上海江苏三地八个县市建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疾控联盟”主任工作群、业务条线钉钉工作群,每日及时互通工作信息,交流各地的经验和做法等。随后长三角地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做到防控信息实时共享。今年上海疫情期间,长三角地区苏、浙、皖三省在医疗救治、物资保供、产业保链等方面及时为上海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在数据互认方面,2020年2月11日,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码,随后迅速推广至长三角和全国。同年3月26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便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落实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健康码”在长三角区域互认通用和数据共享。

截至目前,上海“随申码”已经实现了“长三角地区核酸结果互认”,在江苏、浙江、安徽做核酸检测,结果也能同步到上海“随申码”,这也为此次长三角地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三角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链同向发力

从三省一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2021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60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生物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9倍、16.1%和12.1%;江苏省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9.8%、47.5%,分别比上年提高3个、1个百分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6750亿元,同比增长17.6%;安徽省新兴动能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1.2%和31%。在2021年5月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四个产业链联盟正式成立。

在具体产业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设计、制造、封测等各环节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链。2021年,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为58.3%,其中设计业、制造业和封测业在全国占比分别为48.9%、47.2%和78.4%。据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公布,排名前15的城市中,长三角地区有六座城市上榜,分别是上海、无锡、合肥、南京、苏州、杭州。其中,2021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同比增加20%,位列全国第一。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三分之一,近三年获批新药数量在全国占比为70%,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其中,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数量达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2021年,上海发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表明,将持续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到2025年,力争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持续发挥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企业数全国占比达到30%。目前,上海、杭州、合肥、苏州等城市均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沪浙苏皖协同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并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两大算力集群。

【瞰见长三角·2022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解读专题】

本篇采写:卜羽勤、陆爽(实习)、潘家传(实习)

数据搜集分析:陆爽(实习)、潘家传(实习)

编辑:钟映佳

(作者:卜羽勤,实习生陆爽,潘家传 编辑:钟映佳)

卜羽勤

政经版记者

常驻上海,关注宏观经济、财税政策和区域发展,欢迎交流或爆料。邮箱:buyq@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