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资产管理闭门研讨会(夏)”顺利举办 众机构共议后新规时代多资产配置之道

21资管+吴霜,唐曜华,李览青, 2022-08-18 17:19

【9月17日,“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将在上海·虹口隆重举行,届时,诸多来自金融监管部门、全球资管巨头、国内重要资管机构的嘉宾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和全球资管发展最新趋势。】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疫情反复和国际地缘冲突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之下,中国及全球金融市场都出现了剧烈波动。作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银行理财产品也饱受股债市场波动之扰,一度出现大量产品破净,转型后即面临大考,市场各方均在进一步思考产品设计和投资布局,多资产配置能力开始凸显出其重要性。

8月12日,21世纪资管研究院在上海虹口举办了“2022中国资产管理闭门研讨会(夏季)”,邀请来自银行理财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券商资管公司的相关投资负责人,围绕“全面净值化时代资管机构多资产配置方法论”这一主题进项分享、展开讨论。

会议由21世纪资管研究院副院长方海平主持,21世纪资管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芳艳代表主办方进行致辞发言。在主题发言环节,来自浦银理财、广银理财、平安理财等多位负责人详细分享了其对多资产配置的思考,以及开展多资产配置的方法和难点。

浦银理财副总经理初冬认为,目前银行理财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低波动高收益的资产缺失,在资产配置上,非标资产大幅下降,债券的占比显著上升;二是银行理财负债久期短,收益率需求刚性。目前银行理财整体负债久期平均也就半年左右,且由于竞争格局影响,各家银行理财子的报价区间没有出现显著下降态势;三是客户对于理财产品净值化的接受程度仍需进一步适应和提升,客户陪伴与成长工作要花费更长时间和更多精力。

不过,初冬也指出,从投资者的回报上来看,银行理财今年上半年的收益还是很好的,中位数达到了4. 31%,80%的到期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于平均数。

初冬认为,银行理财需要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个不可能的三角中做平衡,这也是为何银行理财需要重视资产配置。

在资产配置策略方面,各家资管公司有所侧重。初冬认为,银行理财负债偏短,因此对资产配置策略的要求更高。资产配置、固收策略和权益策略主要取决于对于宏观经济及趋势、类属资产性价比等的判断,具体因素包括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变化趋势、企业盈利情况及市场情况等。

广银理财副总裁张瑞表示,目前固收类资产在行业上很集中,主要分布在城投、地产、金融这些周期性领域里,而且固收的投资者选择上的同向性非常强,只要出现风险,流动性可能就迅速枯竭了。

张瑞提出,为了保持产品在年初以来这样的市场行情下净值不破1,使得产品在投资上受到了一定的束缚,可能需要对权益类产品提前清仓,不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

他认为,净值型产品已经成为了理财产品的绝对主流,但是从客户认知的角度来看,投资运作、风险控制还是任重道远。经过上半年的冲击,客户开始真正去认识理财产品,客户的风险分层也开始逐步形成。同时,理财公司也开始更多的去思考产品的定位,更细致地控制回撤,优化从资产配置到投资运作到风险控制。

平安理财固收投资总监熊珣认为,净值化是资管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在净值化产品时代,银行理财客户仍然期望获取绝对收益,开展多元化资产和策略配置是理财投资的必由之路。在做配置时,除了通常的SAA-DAA-TAA及账户战术调整的思路外,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资产和策略走势很难外推,需要分场景假设资产胜率的问题,追求大概率下的投资,二是,承认宏观系统的复杂性,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处理资产、策略与其长期回报中枢的估值波动。

熊珣分享了其概括为“长期为矛,短期为盾”的资产配置理念。首先,要寻找能够提供长期回报的资产和策略,底层收益来源要非常丰富,不依赖单一资产;其次,通过低相关性的组合配置尽可能在控制波动性的基础上抬升收益中枢;最后,具体在的投资和账户管理中处理短期波动,在操作上按照刻画经济周期、资产估值、单一资产解构、风险收益比、组合配置优化等步骤进行实践。并提出,机构对理财资金开展有效的大规模资产配置,一个关键点是要形成并反复实践科学决策的投资流程。

熊珣表示,“银行理财对波动的管理要求比较高,一方面,我们持续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和策略,这类策略通常是会有容量限制的,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有效配置各类型风险收益定价合理的资产及策略,通过组合的方式匹配每只理财产品对应的风险收益目标”。

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如何寻找高性价比资产成为机构共同面临的难题。来自某头部证券公司场外机构产品团队负责人认为,多资产配置是投资的“免费午餐”,主要是源于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但如果资产配置只停留在股票、债券、商品、现金等品类,很难做到持续的低相关,因此他指出,可以利用场外衍生品来创新资产品类和结构,为多资产配置提供更丰富的配置供给。

谈及衍生品如何与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相结合,该人士表示,衍生品的一个应用是在底层资产创设的层面,无论从穿透底层资产后的因子配置视角,还是基于特定算法的底层资产动态组合,本质都是通过策略来改变资产原有的属性,为未来的资产配置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多资产配置到底应该怎么配?该人士认为,核心需要抓住经济状态,通过主动研究加深对市场状态的理解,通过另类数据来丰富线索,从多角度交叉验证,形成基于概率的分析决策。交易层面,衍生品提供的可以是一种卖方策略,更应该是一种实现买方观点的表达方式。如何更精准地满足投资者观点,将成为结构设计者始终求解的问题。

在主题讨论环节,与会资管机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享和探讨。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浦银安盛副总经理汪献华提到,第一,理财子公司客群特点决定了理财子公司大类资产配置更多让让客户感受到固定收益的获得感,这一点与基金公司多资产配置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第二,大类资产配置首要原则是各类属资产定价原则是啥,避免把各类资产的相关性与因果关系混为一谈。如利率在大部分时间定价的是库存周期波动,股票定价是一个更长期的偏结构资产,如果硬拿利率把二者绑在一起,可能会有问题。

第三,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当下经济状态刻画非常关键。我们是以历史视角去刻画还是在当下细节中去推演,这也非常重要,这可以提升大类资产配置的效率。

农银理财混合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刘湘成表示,在农银理财转型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理财公司应当建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了解自己的能力圈,深耕熟悉的优势领域做可复制的投资,来获得可持续的经营能力。

从多资产配置与投研之间关系的视角,工银理财研究部执行董事宋玮坦言,做多资产配置最大的感受是知易行难,而投研水平和投研体系建设才是持续提升资产配置能力重要抓手,目前银行理财行业的投研能力与公募、私募、保险资管等同业各有所长,银行理财需要博采众长,建立适配理财资金属性特点的投研体系,才可能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中求得平衡。这需要理财公司推动“建体系”“强队伍”“育文化”的全方位变革,不断优化研究模式、投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强有力的专业投研和交易团队,持续探索、打磨和修正符合自身特点的多资产配置决策机制。

中银理财权益与量化部总经理王起为指出,理财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资管产品,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财要坚持普惠性、人民性原则,并且需要紧跟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投资管理。

今年以来市场的大幅波动,让理财产品管理人重新检视了理财客户现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承担意愿,理财产品在资产配置方面整体更加谨慎。

也有部分客户体现出追求一定收益弹性的特点,比如混合类最短持有期产品,在净值阶段性回撤过程中接受了不少申购。这进一步要求理财公司更精细化地管理客户分层和产品分类,提升客户持有体验。

东方红资产管理私募固定收益投资部部门总经理蒋蛟龙提到,2016年“债灾”发生后,资产配置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使得多资产配置面临机遇。他指出,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东方红资产内部将股票和债券放在同一部门中管理,而不是采用权益基金和固收基金分开管理的模式,以避免出现各管各的,反而导致整体组合发生风险。

平安基金FOF投资总监代宏坤认为,一套有效的资产配置体系的建设要基于团队的投资理念以及核心竞争力所在,并不要求在各个方面都做的很好,只要在某一点上有显著的能力,就有可能做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有的团队强调做好战略配置,有的团队专注在战术配置上,还有的团队专注在风格配置上,或者同时在这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因此,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资产配置体系,最终的目的是做出特色,在控制组合风险的同时努力提升收益率,达成投资目标。

兴银理财多资产投资部负责人叶予璋认为资产配置是必由之路,银行理财子擅长的债券投资过去几年体现了较强的行业竞争力,但是在当前低利率、低信用溢价,以及风险逐步与收益匹配的环境下,信用策略在资产组合中的优势可能弱化,必须加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才能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风险收益比。在债券、股票这类主力投资品种外,可挖掘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机会,比如可转债、ABS、优先股、Reits等泛固收资产,或者添加商品或衍生品,通过套保策略、套利策略、反脆弱策略等使得整个组合更加稳健。此外在海外出现更好机会时,也可以适当配置海外资产。 

光大理财专户投资部负责人程鹏亮表示,由于银行客户仍然偏稳健,银行理财的多资产配置最终目标还是实现绝对收益,相对于各种策略和模型,真正有效的方法有通过控制仓位减少波动,或逐步拉长久期、拉长产品的期限等。银行理财做权益资产,还是要控制好深度和广度,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施罗德交银理财多资产投资负责人郝琳表示,多元资产投资应尽可能从客户的需求入手做到产品的减法、资产和策略的加法。施罗德交银理财在多元资产投资方面传承了外方股东施罗德集团基于风险溢价的投资方法论,更注重资产背后的收益和风险驱动因素,活用量化工具和具前瞻性的情景分析,通过分散投资、动态配置和灵活执行达成特定投资目标。此外,专业的多元投研一体化团队以及从产品设计到投资研究再到风控的良性互动都是做好多元投资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

在闭门会议上,南财理财通团队还介绍了《银行理财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基于产品业绩表现、费率结构、持仓规模等多维数据,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动态量化评估、全面评价追踪。

“中国资产管理闭门研讨会”是21世纪资管研究院的重要活动之一,与“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对话资管30人》等一起构成大资管领域的系列品牌活动,其中,“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始于2008年,已经连续举办14年,目前是国内资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资管大会之一。

(作者:吴霜,唐曜华,李览青, 编辑:方海平)

吴霜

记者

记者,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关注资管、财富管理最新动态,欢迎爆料、讨论,邮箱:wushuang@sfccn.com

唐曜华

记者、研究员

多年财经媒体经验,关注金融合规、资管、信用预警等领域,欢迎交流及爆料,邮箱:tangyh1@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