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业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近200万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2-08-19 19:3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电信业务收入达1.47万亿元、单位流量平均资费下降超过95%、全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新闻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过去十年间,我国信息通信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迭代,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业务融合应用蓬勃发展,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数字经济“新基建”

“十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跃升,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跨越。”谢存表示,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目前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6%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比2021年末净增1.2亿户;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4亿户家庭的能力,已通达全国所有城市地区,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超6570万户,比2021年末净增3100多万户。

谢存表示,目前97%新建5G基站都是通过共享存量站址资源实现。同时还推动出台了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已基本实现同步配套建设光纤宽带设施。

此外,为进一步满足5G商用部署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表示,工信部接下来将分阶段出台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并根据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需求,推动2G、3G向5G频率重耕,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率。在国际上,将在国际电信联盟框架下,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双多边合作交流,持续推动相关频段5G/6G频率划分全球或区域协调一致。

在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互联网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介绍,目前全国电信业务持证企业超过13万家,是2012年的4.9倍,市场主体更加多元;10家企业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三十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网民规模居世界首位,手机上网比例达99.7%,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130多倍,进一步奠定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应用也在走深向实。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底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工业互联网加快崛起,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行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们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走到了‘从1到10’的复制阶段,但离‘从10到100、到1000’的大规模复制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个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此前坦言,5G技术和行业的深度结合是4G未曾尝试过的,需要解决每个行业的标准化问题和行业的门槛及需求问题,目前在国内钢铁、采矿、电力等主要行业中已有不少成功的5G商用技术,5G应用创新正在从“边缘探索”向“增量创新”迈进。

为进一步鼓励应用创新,谢存表示,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也在深入落实,通过举办“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和“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累计征集到的5G应用案例已超5万个。

加速构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网络安全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局性影响愈发突出,关系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大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周少清表示,我国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5G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创新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管理、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等制度,初步建立适应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特点的安全保障体系。

市场情报和咨询服务组织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中国安全服务市场未来五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26 年服务支出规模预计达86.1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1.6%。

周少清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总体规模突破2000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率达15%,产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目前正在布局建设北京、长沙、成渝三大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打造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示范中心,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式、规模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这两年,无论是我们的客户还是做数字解决方案的公司都越来越关注数据安全,这得益于国家不断推出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和法规,执法的力度也在加大。”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少清强调,我国正在全面构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深入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等配套规范和数百项标准,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检测、重要数据保护等重大制度也在加快实施。

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相关实践正在走深向实。对于下一步的数据安全工作,周少清指出,重点是抓好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将制定出台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工信领域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标准,深入开展贯标达标等工作。

为进一步发展好数据安全产业,周少清表示,将推动出台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等政策文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安全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为国家数据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缴翼飞 编辑: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