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8月19日,由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积极发展个人养老金,构建养老体系新支柱”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刘志勇出席会议,并做了“养老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前景”主题演讲。
刘志勇表示,今年是资管新规全面施行的元年,更是国家全面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之年,国家在努力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同时,对于银行理财行业如何大力支持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
“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逐步取得成效,未来,理财产品或将成为个人养老金资金投资的主要产品之一,既有利于解决人民在不同生命阶段收入与支出的平滑问题,切实提高老年收入水平,又有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自主合理选择产品,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进一步助力个人养老金成为我国养老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刘志勇认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经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投资者累计认购金额超过600亿元。刘志勇表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的开展,是银行理财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为人民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在养老金融改革加速期,养老理财必将在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志勇介绍,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市场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作为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集中登记机构,始终秉持“服务监管、服务市场、服务投资者”的职责使命,全力配合做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
一是开展养老理财产品信息集中登记。为全力落实监管要求,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制定试点期工作方案,在系统中完成对养老理财产品的特殊展示标识和单独统计。
二是做好限额监测与管理工作。目前,养老理财产品销售范围只针对试点地区内的个人投资者,且单一个人投资者购买的全部养老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不得超过300万元人民币。为此,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开发养老理财投资者额度监测功能,以协助机构通过系统自动查询投资者超额情况,并按照反馈信息开展超额退回工作。
三是完成养老理财产品信息集中披露。为方便投资者有效识别养老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在中国理财网开放养老理财专有模块,全部的养老理财产品均在中国理财网集中披露,投资者可用“养老”字样快速查询到试点机构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将按照监管要求,进一步做好监管部门、市场机构和投资者的服务,发挥养老理财销售机构和发行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养老理财普惠民生,共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刘志勇表示。
此次演讲中,刘志勇还介绍了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相关情况:理财登记中心由财政部、原银监会批准成立,主要负责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集中登记、托管结算、理财业务的风险监测与分析、理财信息披露、培训宣传、咨询评价和投资者教育等相关工作。在监管机构正确领导和机构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建成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银行机构和理财公司发行的每一只理财产品,都实现了从产品端到投资端的全流程、穿透式、无纸化登记。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与全国90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专线联网;实现与140余家机构内部系统的数据直联。
二是依托登记数据,充分挖掘大数据资源,通过机构、产品、资产、时间等多重维度,撰写并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报、半年报等研究报告,实现理财数据统计和全方位监测服务,为市场监管和业务开展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三是发起设立“中国理财网•理财20+论坛”,发挥研讨平台和专家智库作用,推动行业统一标准建立,致力于成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运营中国理财网,投资者可通过中国理财网,查询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登记编码、产品名称、发行机构、运作模式、风险等级等信息,核实理财产品真伪,有效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依托中国理财网,理财登记中心已经搭建了理财行业统一信息披露平台,强化信息披露功能,及时、多维度反映理财产品信息和市场动态,支持和引导理财产品发行机构特别是各理财公司通过统一平台开展信息披露,推动行业透明度提升。
(统筹:马春园)
(作者:李愿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