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三成以上,安井食品持续加码预制菜

21大消费陈莎 2022-08-24 11:07

万亿预制菜产业很热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莎 广州报道

8月23日,安井食品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5亿元,同比增长35.47%;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30.35%;扣非净利润为38.04亿元,同比增长25.08%。

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6亿元,同比增长46.07%,实现归母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6.75%。

根据财报,此前并入报表的子公司新宏业、冻品先生、Oriental Food Express Limited均给上半年营业收入带来新增量。

同日,安井食品发布关于提前收购新柳伍食品部分股权的公告,由于新柳伍2022年1-6月实现的净利润已超过5000万元,双方拟于近期签订提前收购新柳伍30%股权的补充协议。在这第二步收购完成后,安井食品将合计持有新柳伍70%股权。

主业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安井食品在继续深化预制菜领域布局。随多方巨头涌入,如何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预制菜赛道突围,保持相当优势,这也给安井食品带来考验。

预制菜业务增势喜人

安井食品前身系厦门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2月,公司名称变更为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月,公司经证监会核准上市;2017年2月,安井食品在上交所挂牌。

公告显示,公司主要经营“安井”“冻品先生”“安井小厨”等品牌的速冻食品,主要包括鱼豆腐、仿蟹柳等速冻鱼糜制品;撒尿肉丸、霞迷饺等速冻肉制品;手抓饼、奶香馒头等速冻面米制品;小龙虾、蛋饺、虾滑等速冻菜肴制品。据安井食品表示,目前公司共有速冻食品超400个产品。

2022年上半年,安井食品收入前三的商品类型为鱼糜制品、菜肴制品、面米制品,分别实现收入16.24亿元、13.90亿元、11.4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78%、26.36%、21.75%。主营之一的肉制品期内收入为9.67亿元,营收占比不超过20%,较上年略有下降。据安井食品解释,因国内3-4月疫情因素,华东等地物流运输在此期间出现运力不足、运费大幅增长的情况,加之部分区域餐饮休闲渠道关闭,公司传统B端速冻肉制品、速冻鱼糜制品的销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不过,也是在受疫情影响推动下,报告期内家庭类消费场景及消费频次增加,以菜肴、面米等产品为代表的家庭端消费大有增长。尤其预制菜肴,数据显示,2019-2021年,安井食品菜肴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10.37%、9.66%、15.41%,2022年上半年,该占比已达到26.36%。在安井食品看来,消费者对于速冻食品,尤其菜肴类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已进一步提高。

据安井食品透露,公司是依照“自产+并购+OEM(贴牌)”三路并进的策略继续深化预制菜领域布局。

首先,公司设立的“安井小厨”预制菜事业部以自研自产为主,通过现有厂房改造和新建产能,目前品类方向是以“B端为主、BC兼顾”的调理类、蒸炸类产品。期内,安井小厨已陆续推出了小酥肉、荷香糯米鸡等品项,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安井食品研发费用投入4392.07万元,同比增长16.85%。

再者是并购。2018年,安井食品收购新宏业19%股权;三年后,公司在持股19%的基础上加大投资,收购了新宏业71%的股权,公司控股比例达到90%,并于2021年8月开始并表。2022年1-6月,洪湖新宏业食品实现营收9.1亿元,净利润6139.9万元,营业利润6476.5万元,为安井带来新增量。

此外,4月25日,安井食品通过《关于对外投资的议案》,同意公司以总计不超过人民币6.44亿元分两步收购新柳伍食品70%股权。8月22日,安井食品发布关于提前收购新柳伍食品部分股权的公告,由于新柳伍食品2022年1-6月实现的净利润已超过5000万元,双方拟于近期签订提前收购新柳伍30%股权的补充协议。

收并购企业,在获得营收新增量的同时,公司也通过原料优势和行业经验增强了行业话语权。日前,安井食品在机构调研活动中提到,原料足量的供应比价格对公司的影响更明显,收购新宏业、新柳伍保障了上游原材料鱼浆的供应;除鱼糜外,新柳伍主营业务还包括淡水小龙虾等,小龙虾是预制菜肴行业中较早出现的大单品,在新宏业的基础上增加新柳伍,将进一步提高安井在小龙虾菜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企业收购,安井食品加强了在行业上游段的话语权,在终端产品上体现出更强的控制力。

最后是OEM贴牌模式,安井冻品先生继续依照整合上游供应链发展模式,深化渠道建设,产品以“C端为主,BC兼顾”。2022年1-6月,冻品先生实现净利润278.79万元。

安井食品表示,公司按照火锅料、面米制品、预制菜肴三大品类“三路并进,全渠发力”的经营战略和“BC兼顾、全渠发力”的渠道策略组合模式,希望能大幅提升全渠道大单品竞争力,不断提高速冻食品市场占有率。

产业入局者众,产能竞赛激烈

自疫情发生后,线下餐饮企业发展受挫,宅经济快速发展。随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和家庭消费场景的丰富,市场对预制菜肴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8.94%。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77%。艾媒咨询预计,未来几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将延续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26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亿元。

与此同时,根据Statista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预制菜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为8.9kg/年,而日本的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为23.59 kg/年,日本的人均预制菜消费量约是我国人均预制菜消费量的2.65倍。《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可见,我国预制菜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新风口吸引来无数“追风者”。东莞证券研报指出,目前,涉足预制菜的上市公司较多,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如专注预制菜领域的,以味知香、盖世食品等为代表;如冷冻食品企业拓宽预制菜产品线的,以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为代表;如上游农牧水产企业向下游预制菜延伸的,以圣农发展、国联水产等为代表的;还有餐饮企业拓展预制菜,以同庆楼、广州酒家等为代表。

除此之外,零售端玩家因拥有前置仓、配送系统、用户基础等优势,也踊跃入局。如在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的App或小程序上,都能看到预制菜的身影。

当下预制菜领域产能竞赛颇为激烈。8月19日,国联水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主要用于扩充预制菜产能的计划。其中包括中央厨房2亿元、水产品深加工扩建5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该中央厨房项目达产后,合计新增产能2.4万吨;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达产后,年规划产能可达4.5万吨。

同日,得利斯发布半年报,首次单独披露“预制菜类”产品业绩。报告期内,公司10万吨/年肉制品加工(预制菜)项目逐步投产运营。截至目前,其山东本部新增10万吨预制菜产能,已于2021年11月初开始部分试生产;陕西基地5万吨预制菜产能预计将于2022年年底投产。得利斯预计,到2022年底,公司预制菜总产能将达到20万吨。

安井食品也持续加码预制菜产能。除收购新宏业和新柳伍外,今年3月,安井食品完成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6.7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其中新建速冻菜肴制品10.5万吨的产能。3月4日,公司公告以总额约10亿元人民币,投资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根据半年报,目前安井食品13个重要在建工程项目中,速冻食品项目新建扩建产能合计超过90万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速冻面米等产品,预制菜的差异化程度更为显著,使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便是企业研发创新的能力。在产能扩充的另一头,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也尤为凸显。

以同是冷冻食品巨头的日冷集团为例,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日冷集团研发费用达1.4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7.3%;2016-2021年,日冷集团研发费用复合增速达8.5%。而2021年,安井食品研发费用为8779.13万元,研发费用率为0.95%。2018-2021年,安井研发费用复合增速为0.87%。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4392.07万元,同比增长16.85%;研发费用率0.83%,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在研发投入产品创新方面,安井食品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除此之外,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其中35.9%的消费者偏好保质期在7天内的预制菜;27.5%的消费者偏好保质期在1个月以内的预制菜。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短保质期食物往往意味着更少添加防腐剂,食物相对更新鲜、更健康。显然,与长保预制菜相比,短保预制菜更受消费者欢迎,但这也将更加考验企业的仓储保鲜、运输配送和渠道拓展等能力。

(作者:陈莎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