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雪 实习生刘焕 广州报道 近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广州市对口帮扶梅州市助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下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从五大重点领域出发,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对口帮扶梅州市助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注重在产业帮扶、民生帮扶,以及深化对口帮扶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突出“梅州所需”及“广州所能”;同时注重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突出乡村振兴与对口帮扶统筹推进。
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梅州苏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培育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全力帮助梅州苏区育长板补短板,强化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联动,支持共建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打造梅州苏区新一轮振兴发展主引擎。
《发展规划》称,完善广梅对口帮扶动力机制是重点任务之一。要优化提升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工作关系,加强产业、平台、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深入帮扶协作,推动广梅产业园和县级共建产业园扩容提质,建立以广梅产业园为主战场的多层次帮扶平台。
构建“一园引领、三地辐射、多点联动”的产业共建发展格局,支持广梅产业园增强引领示范地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广东道地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粤东高端花卉产业基地等三大绿色低碳产业基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各县(市、区)共建产业园形成多点联动。
积极推进梅州苏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5小时经济生活圈。与此同时,助力梅州苏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物流体系,推动梅州成为广州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辐射粤东及粤闽赣边区域性门户枢纽。协助完善广梅产业园综合交通网络,打造以广梅产业园为地理连接点的半小时经济圈。
《发展规划》表示,要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共建工程,将梅州苏区高水平建设成为“双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
《发展规划》还提出,助力梅州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支持梅州综合保税区打造省级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示范园区,支持梅州苏区对接融入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对口帮扶“广梅模式”升级版。将与梅州共建融湾特色产业集群,以优势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等为重点,共建特色产业链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探索推广“广州总部+梅州基地”“广州研发+梅州生产”“广州孵化+梅州产业化”等产业共建新模式,支持梅州苏区加快培育一批对接广州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产业集群。
从具体产业来看,包括推动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推动本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与广州整车制造企业建立更紧密的产业协作关系,在梅州苏区建设以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为主导产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引导各类轻工企业在广梅产业园布局小家电、智能家电整机及零部件制造项目。
同时,大力发展食品饮料和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业,支持梅州柚、嘉应茶等重点加工业企业新建、扩建深加工生产线;培育发展绿色建材和陶瓷产业集群,推动塔牌等建材企业向节能、环保新型方向转型,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支持大埔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等。
《发展规划》通过支持梅州加快培育汽车产业、智能家电、电声、食品饮料和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中医药、红色文化旅游等一批对接广州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增强梅州经济发展竞争力。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刘雪 编辑:李振)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