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中国·责任金融”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线上研讨会顺利召开,各方嘉宾共话中国养老金融发展大计

21惠养老孙煜 2022-08-26 19:39

在研讨会上,由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南方基金相关团队组成联合课题组合作出品的《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21惠养老”30人专家委员会也正式宣告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孙煜 北京报道 

2022年是中国个人养老金融制度的元年。中国新型养老体系建设,是社会各方共同的事业。

8月26日上午,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财经APP主办的“养老中国·责任金融”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线上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次线上研讨会紧密围绕中国个人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系列“养老中国•责任金融”这一主题展开交流。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今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味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迈出坚实一步。对未来养老体系核心参与主体之一的各大金融机构来说,“养老金融责任发展”是和“养老金融业务创新”一样重要的长期议题。

海外镜鉴与中国路径

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发表了题为“第三支柱养老金:精英型还是普惠型制度”的演讲。

郑秉文详细回顾了第三支柱的诞生历程和海外发展历史。其指出,在有些国家,“第三支柱”成为大众普惠型养老金,但在绝大部分国家,其还是一个精英型制度。

具体到中国,郑秉文强调,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选择必须是、只能是“普惠型”,即“多数人的制度”。

“为推动共同富裕,第三支柱应当促进而非阻碍社会分配公平。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提出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因此,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初心是普惠,少数人的制度必将退出历史舞台。”郑秉文称。

郑秉文认为,两个潜在需求支撑了构建“普惠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可行性:一是中国的储蓄率很高,需要将一部分居民储蓄转换为个人养老金;二是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成长,这一群体日益需要个人养老金改善他们的家庭财富构成。郑秉文预测,未来“第三支柱”养老金的覆盖率可以超越企业年金。

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联席总经理鱼晋华也在研讨会上详细介绍了海外的养老金制度发展经验。

鱼晋华指出,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缓解财政的压力,各国政府大多会推动养老金的改革。通过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金,也就是通过发展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来健全和补充养老金体系,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增量改革,社会阻力更小。

鱼晋华认为,个人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关键是长期回报。

“个人养老金的养老待遇支付水平取决于缴费额、缴费期,以及长期投资回报。在缴费额、缴费期和长期回报三者之中,最关键的还是长期回报。”鱼晋华说。

对于长期投资而言,影响回报的关键因素不是择时,也不是择券,而是资产配置。如果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组合过于集中在低风险资产上,看起来会很安全,但是将面临长期收益过低,无法抵御通胀的风险。对于长期资金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更大的风险。而从全球来看,股票都是表现最为出色的长期资产。

总结海外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案例,鱼晋华认为,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实质就是把养老储蓄转变为养老投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管理是重中之重。能否帮助投资者获得理想的长期回报,将成为能否持续将养老储蓄转化为养老投资最重要的驱动力。

鱼晋华表示,在总结、吸收、参考和借鉴海外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个人养老金的发展道路。

多类金融机构迎来重大机遇

提及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的《意见》,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版401K正式拉开了序幕,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发文明确了个人养老金实施账户制,完全由个人缴费,明确纳入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存款、商业养老保险,意义重大,振奋人心。”

郑福湘表示,预计公募类型的资管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

谈及中国目前公募基金结构,郑福湘认为,中国的情况更偏向日本,长期会向美国靠拢。

其指出,未来我国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必然将配置较多的公募产品,包括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因为我国长期通胀,存款、保险等无风险和低风险资产,无法抵御通胀,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个人养老金入市。

“总结来看,在国内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中,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的前景比较大,其中,预计当前还是以稳健型的目标风险型产品为主,在投资者接受程度更高、政府扶持下,目标日期产品也有广阔的前景。当前,主要还是以主动管理为主,但是被动产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郑福湘认为,银行理财将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除了银行理财,证券公司也有望在未来中国个人养老领域里扮演重要角色。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机构及零售负责人彭焱在演讲中指出,随着养老目标基金、银行养老理财等个人养老产品的陆续推出,整个资管行业即将迈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领域的星辰大海。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可以在助力个人养老体系建设的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彭焱指出了券商资管的多重优势。首先,券商资管可以发挥资产创设功能,为个人养老资金提供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其次,在绝对收益投资方面,券商资管可以管理符合个人养老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的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资产标的选择。同时,券商资管可以助力投资者教育,传导理性投资理念,唤醒投资养老意识。

彭焱同时指出,券商资管不仅可以在资产创设、多元投资、投资者教育等方面促进个人养老金的发展,还能够助力ESG理念和养老金融建设的有机结合。

在彭焱看来,ESG理念着眼于长投资周期,关系到环境、社会和公司的治理,充分关注企业的长期风险和长期价值,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而养老资金同样具备长期和厌恶风险追求低波动的属性,二者高度契合。

“推动养老资金支持资本市场的ESG 建设,在遏制资本市场短期主义的同时,也可以为个人养老客户和社会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彭焱表示。

公募基金在未来中国养老金融中地位同样重要。南方基金副总经理俞文宏认为,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是积极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个战略性、方向性、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对公募基金而言,大力发展养老金业务,不仅是管理规模扩张的重大机遇,更是顺应时代需求、为广大人民切实利益服务的重大举措。

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基金始终是养老金投资主力军。在中国,目前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各类养老金总规模已达4万亿元,占我国市场化运作的养老金资产规模的50%以上。

“管理好养老资金是国家、社会交给公募基金行业的历史使命。”俞文宏称。

俞文宏表示,公募基金能够多维度助力养老金融发展。

“第一,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较为突出。第二,公募基金能为投资者带来类别丰富的产品选择。第三,公募基金将继续把严谨的风控体系运用于养老资产管理中。第四,公募基金具有管理透明、信息披露充分和运作规范的优势。第五,公募基金的投顾体系能帮助投资者选择适配的养老金融产品。”俞文宏称。

体系、机制创新空间广阔

今年4月发布的《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基于制度需求、居民便捷性需要,以及匹配个人养老金融发展需求,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如何搭建?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中心负责人李琦认为,信息平台应与个人养老金实行的个人账户制度相匹配,个人账户体系及个人账户体系之上的业务运作流程决定了信息平台搭建的基本结构和核心功能。未来,信息平台的建设方向将会围绕个人养老金融发展的需求和痛点展开。

李琦建议,信息平台建设应依托数字化的创新,构建开放平台。

一方面,信息平台应充当中间“总控方”,变身为强大数字中台,全权承担信息管理、身份校验、税收额度管控、产品上架管理,养老资金归集和领取处置以及与个人养老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他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信息平台也要建设成为开放平台,让外部机构可以基于平台的养老全生命周期数据来开发应用和服务。

中国未来的个人养老金融不仅需要数字化创新的信息平台,可能也需要更加“智慧”的投资决策机制。在研讨会上,富达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丛黎建议,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可以在适当时间引入养老金合格默认投资选择(Qualified Default Investment Alternative, QDIA),此举有助于第三支柱发展,并能起到投资者教育作用。

养老金合格默认投资选择2006年出现于美国的法案中,指的是当参与人有机会对其养老计划账户中的资金做出投资决定,却因某些原因未能做出时,其所加入的养老计划中的受托人代表他选择的投资替代方案即QDIA。据美国劳工部当时的预测,该计划推出后,可以使401K计划增加450亿到900亿美元。

后来,英国也跟进了类似举措。丛黎指出,默认投资选择可以帮助投资者克服惰性的特点,同时还可以优化投资者选择,引导养老资金投资于合适、长期的退休储蓄产品,促进养老金规模的持续增长。

丛黎强调,结合国际经验,一个好的养老规划,默认定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默认制度可以帮助投资者自动进行养老投资,同时也允许投资者退出默认机制,保留灵活度和自由度,增加投资者的参与率和覆盖面。通过定投可以帮助投资者持续进行养老金投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丛黎还表示,经过多轮熊牛市的验证后,目标日期产品已经被广泛认可为优秀的投资解决方案。

《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在本次研讨会上,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南方基金相关团队组成联合课题组合作出品的《中国养老金融责任发展白皮书》也正式发布。

该报告编写历时一年,报告内容包括五个章节。

第一章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下中国养老金融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得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三支柱东风已至”的判断。第二章介绍海外养老金的发展现状及启示。第三章则从专业金融机构助力养老金管理的角度入手,以一系列动态数据揭示了“公募基金是我国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管理的主力,积极探索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这一中国养老金发展现状。第四章分析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为个人养老金发展出谋划策。第五章重点探讨ESG投资在养老金管理的应用。

报告通过从不同角度拆解养老金融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金融机构的相关责任,对个人养老金发展提出建议,为养老金投资业务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

此外,在本次研讨会上,“21惠养老”30人专家委员会也正式宣告成立。

(作者:孙煜 编辑:姜诗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