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上半年亏损188.66亿元 原因何在?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又如何转型升级?

21资管+徐倩宜 2022-08-30 22:16

南方财经全媒体 记者 徐倩宜 北京报道

8月29日,中国华融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147.41亿元,同比减少55.8%;持续经营活动支出总额为393.15亿元,同比增加28.7%;亏损为186.09亿元,上年同期为利润16.24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亏损为188.66亿元,上年同期为利润1.58亿元。

8月30日,中国华融收盘价报0.295港元/股,昨日收盘价0.30港元/股。

8月30日上午,中国华融召开电话业绩发布会。

巨额亏损背后的两大主因

 中国华融总裁梁强对上半年业绩变动情况进行进一步说明,其表示受制于新冠疫情反弹,地缘政治冲突、宏观经济承压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的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他表示,净利润大幅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就是股票组合浮亏近80亿。第二就是受经济下行,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影响,信用减值计提了170亿的拨备,同比增加了120亿。应该说上述具体的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夯实了公司下一步风险资产处置的财务基础。”

梁强同时提到,中国华融在深化风险攻坚,夯实财务基础的同时,公司在经营工作和财务状况做出了一些变化,其中包括金融子公司转让。

“今年上半年,中国有序推进的金融子公司的转让,合理压降了资产负债规模,到6月末合并口径的资产总额9,783亿元,较上年减少了5900亿以上,下降38%,负债总额9122亿,较上年末减少了5523亿,下降了38%,如期实现去年提出的资产规模压降至1万亿元的一个目标。”梁强表示。

房地产行业、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敞口

中国华融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徐勇力表示,从前两年开始,中国华融按照监管要求持续的压降地产敞口。

从规模上来看,根据监管关于降低房地产集中度的有关要求,中国这两年一直在压降地产业务的敞口,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业务规模中对房地产集中度的要求,持续满足了监管要求。截止今年年中,母公司包括非金子公司,整个项目中房地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不超过2,000亿元,较上年末一直在持续下降。

针对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中国华融通过多种措施,比如风险隔离、资产管控、现金管控、公益债的投资,我们代工代建代管项目,积极推进了一批盘活地方重点民生工程,同时和一些地方政府签署支持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和头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合作,通过支持纾困的需求,降低房地产的市场风险,以应对上下游行业的冲击,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徐勇力进一步表示,随着近期中央和地方“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的落实,与下半年国家稳经济的因为一揽子政策的出台,预计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会得到逐步的控制。

在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方面,徐勇力表示,业务主要体现在收购不良资产。中国华融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积极参与了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风险化解,今年上半年收购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的规模超过了100亿元。

“公司存量业务中涉及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端是比较少的,而且风险较小,并且是可控的。”徐勇力说道。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如何转型升级?

梁强表示,中国华融在推进主业转型升级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业务展业的方向方面,由被动转主动。过去我们的不良资产的来源主要来自银行一级批发市场的不良资产包。此次,中国华融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十大业务领域方向。比如房企纾困、上市公司纾困、违约债收购、s基金、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等10个领域。

第二,在产品功能方面由单一的产品逐步探索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变。特别是最近围绕保交楼业务。

“我们在重点的房地产客户下的具体项目端实施了一系列的实质性重组,包括通过财产权信托进行股权层面的实质重组、项目端实质性管控、代管代建能够进一步的盘活项目等方面都在落地见效。”梁强表示。

第三,业务及盈利模式方面。中国华融正在探索由过去自身负债驱动型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型的模式,价差加利差型的盈利模式,逐步向资产管理型、受托代理型收费加分成方式转变。

中国华融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8月29日发布公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在规划期内,公司将聚焦不良资产主业,发挥"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四大业务功能,优化增量业务投向,加大业务模式创新,突出协同、转型、改革三大抓手,强化党建、治理、人才、文化四大保障措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规划中还提到,中国华融将努力实现“一三五”战略目标,即一年走上正轨,三年质效显著提升,五年成为行业标杆。

(作者:徐倩宜 编辑:李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