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林栋:如何聚焦堵点、痛点,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服务新市民?

21金融街李愿 2022-09-07 15:30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青岛报道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日前,青岛银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林栋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腾讯安全联合主办的“金融服务新市民,如何克服风控难关”研讨会上表示。该研讨会是“共建金融风控科技”系列闭门研讨会第二站。

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在林栋看来,新市民群体基数大、金融服务发展潜力大,结合新市民特点,新市民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住房安居、创业就业、财富积累、消费信贷等方面,同时新市民金融服务还存在堵点、痛点,如新市民工作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差、征信不健全、无法提供抵押物、担保难等等。

青岛银行如何聚焦堵点、痛点,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新市民?以住房安居为例,林栋介绍称,该行制定统一标准的信贷政策,同等条件下不额外增设其他申请条件,不设置歧视性条件,让新市民享受与市民平等的金融服务。此外,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在信贷资源及信贷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其中,对于新市民购房贷款,执行监管规定的最低利率标准,今年上半年该行累计发放新市民个人购房贷款181笔,金额1.48亿元,帮助新市民安家落户。

理财方面,针对较多新市民理财意识不强的特点,有针对性推出新市民专属理财,培养新市民理财意识,帮助新市民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消费信贷需求方面,林栋介绍,新市民消费信贷特点是小额、分散,且信用记录不够完善,客户议价能力有限,风险承担能力较弱,“我行主要从线上消费贷款、信用卡两方面,满足新市民需求。”

“为满足新市民的消费资金需求,提升新市民的金融服务体验,我行通过自营互联网贷款‘海融易贷’业务为新市民客户群体提供线上个人消费贷款服务。”林栋具体介绍,该业务利用金融科技技术,在业务办理方面实现了贷款全线上化办理,业务秒贷秒批;在担保方式方面无须担保,采用纯信用模式发放贷款;在用款方式方面,该业务授信通过后可随时在授信额度内随借随还,用款灵活。

截至今年6月末,“海融易贷”已累计为新市民客户群体办理授信754笔,授信金额3543万元,发放线上消费贷款242笔,放款金额1218万元,单笔平均5万元。林栋透露,下一步,该行将在“海融易贷”业务基础上,总结新市民客户群体特征、分析新市民客户群体需求,推出面向新市民客群的“新市民贷”专属子产品并配套相适应的风险策略。

信用卡业务通过简化新市民信用卡办理流程,实现即申即用:一方面建设大数据模型,实现系统自动审批新市民信用卡申请,借助快速审批功能,实现系统最短7秒审批;另一方面依托“无界卡”产品,实现核批后,新市民即时激活并用卡,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体验。今年二季度新市民共计办理无界卡近17000张。

林栋还重点介绍了青岛银行如何做好新市民群体,尤其是征信白户群体的信贷风险防控方面的探索情况:

一是积极拓展数据源。为有效控制风险,青岛银行积极拓展数据源,推动与运营商、社保、税务、征信、司法、公积金、房管、互联网小贷等数据源对接,获取客户多维度数据,并做好反欺诈侦测,为审批提供依据。

二是做好客户分层划分。林栋表示,客群分层,是做好客户信用评估的基础,通常依据客户授信种类、账龄、金额等信息以及年龄、职业、学历、收入等统计特征将客群进行分层,应用于客群准入、信用评估、额度测算、风险定价等。

具体来看,对于优质单位员工及经办银行代发客户等优质客户,可主动给予较高授信并推送给客户;对于征信白户等信息不全的客户,可探索给予准入并降低额度,增加新市民信贷可获得性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待累积相关数据后再提升额度。

三是重点关注多头共债。多头共债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近期客户申请行为是否频繁,比如人行征信申请记录、互金平台近期申请记录等;二是当前未结清负债金额、期限等,“我行正在建设个人客户授信限额管理,综合考虑客户的收入、资质、当前负债等测算客户最大可承受新增负债额度。”林栋介绍称。

在研讨会上,林栋还提出了扩大新市民风险共担机制的政策建议,林栋表示,现阶段新市民大多难以提供抵押物,融资较多采用信用模式,银行对信用贷款的条件要求相对高,新市民融资需求覆盖率和满足率相对较低。为有效控制风险,建议引入融资性担保机构、保险机构、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提供保证担保、信用保证保险或者风险补偿资金,扩大风险共担机制。

(作者:李愿 编辑:周鹏峰)

李愿

记者

金融版记者,重点报道监管、银行业新闻,欢迎沟通、交流,微信:liyuan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