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家丨传统金融服务新市民面临三大难点 消费金融破局大有可为

21金融街曹景泉 2022-09-08 20:1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的新市民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其持续增长的金融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针对新市民群体特点,充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已成为摆在各金融机构面前的时代命题。答好这道时代新命题,既需政府部门通盘考虑,发挥合力谋深谋远,也需各金融机构立足本职,各出奇招做实做细。而这其中,消费金融机构凭借目标客群定位高度重合,以及前瞻性数字化能力布局等优势,可以快速实现对传统信贷服务模式的补位破局,深入支持服务新市民群体将大有可为。

一、传统信贷模式在服务新市民群体时存在困难

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首次对新市民的范围进行了明确。“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分析可知,新市民群体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工作稳定性较差,自身储蓄有限,社会保障参与度低等特征。反映到金融领域来看,则体现为金融知识薄弱、信用信息不全、抵质押物不足、金融需求小而分散等。以上特征,直接导致新市民群体难以在重资质证明、重抵押担保的传统金融机构获取服务,即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不能较好地兼容新市民的特点与需求,在满足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方面存在困难。

征信信息获取难。新市民进入城市不久,大多数属于灵活就业人群,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暂未纳入该群体,与城市人口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尚未建立,难以提供有效收入证明或稳定流水证明,且缺乏车辆、房产等固定资产支持,亦缺乏担保等有效增信手段,因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流金融体系的边缘位置,导致其征信信息不完善,甚至是征信白户。而征信信息的缺失,又进一步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对其信用状况开展有效评估,从而被挡在传统金融服务大门之外,反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传统金融服务空白。

小而散的消费需求满足难。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多以消费需求为主,总体呈现小额、高频、产品利率敏感等特点,且普遍存在于创业、住房、装修、教育、生活、娱乐等多场景,对金融机构的产品灵活性、场景覆盖面、服务便捷性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控制等均提出较高要求。但传统金融机构现有产品大多聚焦于传统“优质客户”需求,准入门槛高,相对标准化,覆盖场景有限,与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错位。此外,出于风控成本的考虑,推出对新市民来说“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金融产品存在困难。

服务渠道覆盖难。一方面,新市民群体大多从事建筑、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工作时间较长,休息时间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取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的购买和获取程序相对复杂繁琐,对金融知识储备薄弱、学历相对较低的新市民来说,快速便捷获取金融服务存在一定障碍。

二、消费金融机构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天然优势

目标客群与新市民群体高度契合。新市民群体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并非金融机构传统展业模式下的“优质客户”,新市民金融实质是普惠金融。而消费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系的定位,即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错位竞争,主要服务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人群,以满足更广泛的消费金融需求。由此可见,做好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本就是消费金融机构的天然职责。

为充分履行这一职责,消费金融机构大多以小额、分散为展业原则,可较好满足新市民群体小而散的金融需求。以马上消费为例,马上消费聚焦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小额、高频、渠道要求多样化、产品要求灵活化、个性化等服务需求,针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障:一是线上展业,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针对新市民流动性强问题,运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纯线上的“一站式”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新市民足不出户轻松即可通过互联网在线完成产品咨询、授信审批及贷后服务,有效打破物理网点地域和时间限制,实时满足“短、频、快”资金需求,大大增加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二是产品灵活,提供多样个性化选择。马上消费的消费信贷产品以循环额度为主,新市民可在授信额度下随时灵活使用消费,既能直接在公司合作的场景中进行消费,也能自主提现用于其他日常消费。在借款期限上,结合日常消费实际情况,马上消费主要提供24期以内的消费信贷,新市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还款能力,灵活选择借款期限。三是场景结合,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目前,马上消费的业务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3C数码、旅游运动、生活服务等百万个消费场景,贷款用途覆盖医疗、教育、养老、数码、家居等新市民过渡时期的差异化需求,全面满足新市民多元化日常消费金融需求。

消费金融机构前瞻性布局数字化,具备科技优势。为更好地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好新市民这类长尾客群,消费金融机构在设立之初即前瞻性布局数字化、智能化金融科技。借助数字化金融优势,一方面,打破信息不对称,解决征信信息空白问题,协助构建完善新市民数据库;另一方面,搭建较为完善的风控体系,有效解决新市民风险防控痛难点,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以马上消费为例,马上消费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总结了实施大数据风控的“十大原则”,包括保障数据来源的合规性、保障核身的可靠性、保障在线实时信息传输的合规性和完全性等,在筑牢个人信息保护前提下,刻画出较为全面的用户信用画像,可以精准定位到新市民,帮助建立“经济身份证”,目前已为超过650万征信白户创造了信用记录。同时,马上消费着力加大对新市消费、社交、出行、兴趣、医疗、通讯等社会行为数据深入分析力度,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神经网络、决策树、知识图谱等金融科技手段,量身打造集10万余个风险特征变量、2000余个风险决策数据模型算法及2000余个风控策略为一体的精准风险决策模型,实时、动态、全面监测新市民潜在信贷需求及信用风险状况。基于海量场景和用户数据积累,将用户意愿及风险等要素标签化,实现客群 “一人一策”风险定价策略,确保以合适的价格将金融服务提供给合适的新市民客群。

三、消费金融机构创新举措,持续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边界

除利用数字科技优势解决征信难题和风控难题外,消费金融机构还持续创新探索服务新范式,延伸针对新市民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边界。如马上消费充分发挥“互联网+”和金融云优势,紧紧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等职业技能教育需求,实施“千里马•乡村英才培养计划”,通过自研“得助智播”、在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打造线下“教育示范点”,为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小镇青年等新市民群体提供完善的免费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创业就业、劳动技能、职业发展、权益维护、直播带货等,帮助新市民提升业务水平和知识储备,逐渐形成在城市“安家立命”的软实力,相关做法获银保监会通报表扬。

此外,针对新市民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薄弱,防骗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不足等特点,各消费金融机构亦持续面向该群体大力开展了多形式、接地气、有温度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常态化设立金融知识教育专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防骗反诈、防范非法集资、防范过度负债等宣传教育,对其进行知识赋能,助力新市民提升金融素养,树立理性消费观,增强安全防范和依法维权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综合来看,消费金融凭借天然优势和后天耕耘,能有效破局传统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群体的三大难点,正在用极具“消费金融”特色的服务方式,快速填补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空白。

四、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消费金融机构需久久为功

我国普惠金融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新市民群体的范围刚被界定,其具体定义、群体特征、金融需求与偏好等,还需结合各地区实际进行差别化的细致观察和研究。实现“充分满足新市民群体的金融需求”这一目标任务还任重道远,需要相关各方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尤其消费金融机构,更应提高站位,坚持初心,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排头兵。

消费金融机构应充分树立金融服务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做好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工作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服务好新市民群体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抓好落实。同时,也应充分认识服务好3亿新市民,对金融机构自身来说,既是责任,更是机遇。金融机构围绕新市民的工作与生活消费所产生的业务机会,有望成为新的蓝海。只有敢为人先,善为人先,充分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做新市民植根城市的领路人、贴心人,才有可能使新市民群体成为消费金融机构的长期忠实客户,进而反哺机构长期稳健发展。

此外,消费金融机构应持续强化金融科技能力建设。要解决好新市民群体金融痛点问题,必须依赖数字金融实现“降本增效”。消费金融机构应持续发挥自身数字优势,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研发运用,不断提升智能服务科技支撑和大数据风控能力,为持续降低基础金融服务门槛,打造针对性贷款产品,灵活设置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条款等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曹景泉)

(作者:曹景泉 编辑:边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