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深港人才流动?专家建议两地在制度衔接上发力

大湾区观察吴治聪 2022-09-19 17:25

未来,深圳还将打造更多优势环境,出台便利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为港澳人才来深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便利条件。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治聪 深圳报道 近日,普华永道联合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推出《新机遇 大未来——专业人才流动助力深港融合发展》报告。

当前,香港人才过来深圳工作,他们最迫切的诉求是什么?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和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张立钧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回答道:“以我们了解,他们主要还是关注在经济和财务税收方面的差异。但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平台、机遇和发展潜力,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香港人才有更多的国际化视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99%的专业人士都认为在深圳的工作经验有价值。”

报告显示,香港人士在参与深圳的工作中主要感受到的差异分为4类:证件认定差异占比40%,文化差异占比28%,行业工作标准差异占比22%,税制差异占比10%。内地人士与香港团队合作时感受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差异和工作标准差异,分别占比52%、30%。

深圳致力于打造港澳人才融入内地“第一站” 

近年来,深圳致力于打造港澳人才融入内地“第一站”,在对港澳引才政策方面持续加码。

深圳市委大湾区办(市政府港澳办)副主任何新红表示,深圳陆续出台了一批推动深港澳人才交流的政策措施,从学习、就业、生活、创业、金融等多方面为各类港澳专业人才在深圳的生活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并依托前海、河套等重要合作平台,为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在深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发展平台。未来,深圳还将打造更多优势环境,出台便利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为港澳人才来深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便利条件。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介绍道,深港合作经历了1980-2000年“前店后场”模式的1.0版本;到2000-2017年“香港服务、深圳科技”的2.0版本;到2017-2021年“香港研发,深圳转化”的3.0版本,到如今“双城三圈”概念的提出和践行,标志着深港合作从2022年迈入4.0版本。不同的阶段实现了深港在经济、社会、资本、环境各个领域的合作,如今的4.0版本被称之为融合发展,这一时期人才流动性的增强更为重要。

今年,深圳市在《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方向;而香港是全世界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通过多年的积累,香港具备先进的服务业国际经验及专业人才,可与深圳实现良性互动及优势互补,助推深圳尽早达成《规划》中所期的“服务业质量与效率新的飞跃”目标。因此,深港两地便利的人才跨境融合与流动至关重要。

“过去这十几年我们看到了深圳的进步,许多香港年轻会计师都希望到深圳执业和生活。”普华永道中国香港地区及大湾区ESG主管合伙人兼香港会计师公会会长方蕴萱在发布会中分享到,通过执业资格的互通互认,专业人才可以更加灵活地在两地发挥作用和施展抱负,两地在执业资格的互通互认方面或可以进一步放宽。未来,希望能够推动“一考单证”,即:通过举办联合考试,会计师在考试结束后通过一定时间的执业可以取得执业资格,在大湾区执业。

增强流动性是促进深港人才发展的关键

深港人才融合在两岸政府及机构组织各方的合作,和两岸各类政策措施的加持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已体现出深港合作过程中最具活力亦最有促进作用的一面。在“一国两制”、“求同存异”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为两地间紧密的人才交流奠定了扎实基础。不过总体来看,目前大湾区人才要素流动仍存在一定制约。

郭万达表示,增强流动性是促进深港人才发展的关键,人才的流动性能够为社会带来活力,也是产业升级的基础,但其创新的难度也较为复杂。在人员的流通方面,深港尚未实现如深港通、理财通和债券通为代表的资本流通和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特殊行业流通中施行的管道式的流动,未来深港两地在人才流动方面的资格认证的问题、税收问题和通关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落实。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深圳高度重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并将其作为推动深圳创新驱动的组织模式。”张立钧介绍道,不谋而合的是,普华永道提出打造“政产学研金”联合生态圈,以专业顾问的角色、战略联合的方式打通政府、产业、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合作网络生态,主动推进深港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融通发展。此外,普华永道亦不断将香港的国际人才和标准输入到深圳,并将深圳企业带入国际市场,形成深港双城一体化无缝隙的服务和管理模式。

为帮助香港青年了解内地市场、增强港澳人才对大湾区建设的信心,对港澳青年人才的重视成为深港融合人才政策的重要特色之一。例如,香港特区政府于2021年1月公布推出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深圳市政府亦在2022年7月推出服务港青十大措施,主要围绕拓展深港青年交流、搭建深港人才供需平台和解决港青居住需求的三大方面,以推进湾区青年事业发展,并整合深港青年人才和资源优势。

“融合应该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制度衔接的基础上。如何让香港了解内地,是香港政府、香港会计师公会以及普华永道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大力推进的议题。”方蕴萱认为,制度衔接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合作领域就是环境、社会及治理(ESG)。ESG可以为企业带来绿色金融方面的基于与利益相关方共同实现可持续目标及价值创造,也可以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未来,香港和深圳之间在ESG这个领域上可以合作的机会很多。

(作者:吴治聪 编辑:辛继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