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美联储抑制通胀决心明显,需关注其政策溢出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胡光旗
2022-09-23 05:00

9月22日,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3.25%,符合市场预期,继续显示其抬升联邦基金利率中枢以坚决遏制通胀的决心。鲍威尔明确表示,当前通胀率依旧高企,美联储仍将致力于实现2%的通胀目标,价格稳定对于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继续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并根据经济数据的变化情况调整加息速度。

经济预测摘要和点阵图显示,2022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接近4.5%的水平,这意味着至年底依旧存在125BP的加息空间,考虑到本年度内仅剩两次FOMC会议,加之美联储抑制通胀的鹰派决心,后期的加息大概率向75BP+50BP的路径方向演化。与逐步抬升的联邦基金利率中枢及失业率相对应,经济预测摘要显示,今年实际GDP增长率预测中值仅为0.2%,明年为1.2%,快速上行的利率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形成压制,明年美国经济大概率将陷入衰退。

引致美国本轮通胀的核心因素,在于美国前期大规模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并叠加疫情、极端天气、俄乌冲突下的供给冲击。再加之美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依旧保持相对强劲,工资的名义粘性提升,在“工资-通胀”螺旋的助推或将导致通胀易上难下。正因为如此,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决心似乎是空前的,也向市场传递出更加容忍紧缩抗通胀的代价的信号意图。

此次美联储坚决抑制通胀上行,快速提升联邦基金利率中枢,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其他发达经济体乃至新兴经济体,均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本周将迎来市场上所谓的“超级央行周”。

首先,美联储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显著提升了国内利率水平,美元指数在其支撑下不断走强,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1%,今年累计涨幅逾300个基点,美元对市场的吸引力还在增强,其他国家存在资本流出,汇率承压的风险,这将迫使多国央行继续紧跟美联储脚步加息。其次,全球通胀压力与不断升值的美元,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债台高筑,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在政策中艰难权衡,维持内外均衡的难度不断提高。第三,对美国来讲,美元升值可以刺激进口,提高国内购买力。但由于世界大宗商品仍主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将令外需主导国家的进出口条件恶化。此外,历史经验还表明,外汇储备匮乏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将在美联储加息浪潮中,面对金融不稳定波动甚至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从本质来讲,美联储加息是以全球经济衰退以及风险加剧为代价,来降低自身通胀水平,需要高度警惕未来一段时期其货币政策的外溢风险。

近期,随着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汇率短期也面临一定压力。不过,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数庞大,政策工具箱充足,不必对汇率的短期超调过度忧虑。在汇率双向波动条件下,运用套期保值等工具做好风险管理与对冲风险是当务之急。同时,我国8月CPI同比上涨2.5%,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合理区间运行,表明国际通胀的输入效应对国内影响仍旧有限,但也应密切关注。因此,以上形势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强化政策力度,稳定经济大盘。应当看到,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有限。我国三季度经济逐步回暖,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后期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汇率双向波动在可控范围内,经济将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目标。

(作者:胡光旗 编辑:陆跃玲)

胡光旗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主要关注宏观经济、利率走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欢迎交流。微信号:hgq1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