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 南沙报道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联通中国与世界的科学方舟在广州南沙启航。
9月24日,在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100天之际,位于广州南沙灵山岛尖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正式动工,预计2025年底前完工交付使用,将成为南沙对外展示新区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大湾区的闪亮地标,未来将通过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吸引国际科学家团队和高科技企业汇聚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广州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影响力。
永久会址动工活动现场。刘伟 图
“科学方舟”承载“科技达沃斯”
2021年12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南沙。在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上,南沙启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设计大赛,向全球征集方案,最终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GDAD)和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AXS)设计的3号方案“千帆竞渡、科技远航”脱颖而出。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在致辞中介绍,该方案通过一艘联通中国与世界的科技方舟形象,表达了中国科学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自立自强,继而扬帆远航的宏大愿景。根据设计方案,会址外观方形体量被雕刻为数个富有节奏的风帆与隐喻海浪的屋面单元,暗示了新时期中国科学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拼搏精神。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效果图。南宣 图
“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永久会址最终选定在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的灵山岛尖,这里位于珠江出海口,与国际金融岛、明珠科学园遥相呼应,地理位置独具优势。”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看来,这艘科学方舟承载着创新之帆、未来之帆、共享之帆的美好祝愿,必将健康地推动21世纪世界科学的发展。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由学术中心、科技馆、科创中心、科学家公寓及配套设施等构成,除保证大湾区科学论坛专业活动需求外,还兼具多元性、复合性功能,涵盖办公、会议、展示交流、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展览等。此外,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还可成为明珠科学园科技交流功能的重要渠道和展示窗口,也将和国际金融岛实现深度互动,激发“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效应。
未来,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将为论坛及各类科学交流活动提供一流会议场地及配套,打造面向世界科技交流“合作枢纽”;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提供现代化办公场地和一流创新环境,打造国际一流的科学组织机构“集聚空间”;面向大众营造科普体验空间,打造服务湾区的大众科普“互动中心”;构筑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和转化空间,打造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首选平台”。
今年大湾区科学论坛12月举办
2021年,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成功举办。3天时间里,包括130名中外院士在内的世界各国科研、企业和产业界学者相聚线下线上,共同“探索未来,共享科学”,发出推进科学事业发展的中国强音,南沙的科创显示度得到显著提升。
作为全球科学家共商共享科学发展与合作的高端平台,论坛立足大湾区,围绕举办高水平科学会议、建设高水平智库、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协助引进国际顶尖高技术人才及项目、提供科学服务、打造论坛品牌、设立科学研究基金、设立大湾区科学奖项等8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形成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策源地、合作共赢共享聚集区和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据了解,2022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12月在广州南沙举行。今年的会议主题为“智汇湾区、湾3和世界”,由1个主论坛,多个分论坛和特色活动构成,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科创引擎正在南沙加速启动
近年来,南沙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互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1+1+3+n科创平台体系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生态,助力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记者了解到,南沙已先后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30多个,正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芯辰大海”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精准推出“科创10条”、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元宇宙九条”、“强芯九条”、“探天九条”、港澳青创“新十条”等科创特色专项政策,加快集聚科技产业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记者从区科技局获悉,今年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预计突破4%,科技创新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陈梦璇 编辑:楚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