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气候官丨专访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黄方红:以技术创新支撑“双碳”目标,AIoT赋能智慧低碳城市建设

21低碳李明明 2022-09-28 18:44

对海康威视来说,“双碳”目标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我们将把技术创新作为“双碳”目标达成路途中的前行力量支撑。海康威视是一家技术创新公司,我们的业务领域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在“双碳”领域,A...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智能物联、大数据技术的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协同发展新引擎。在“双碳”大背景下,绿色低碳与智慧城市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作为智能物联AIoT企业,海康威视致力于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从事的领域从综合安防拓展到数字化企业、智慧行业和城市。从2018年开始,海康威视连续四年不断推出ESG报告,并在2021年报告中的城市管理环节提出,要赋能生态建设、减污降碳等城市应用场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智能物联、大数据将如何帮助“双碳”和智慧城市融合?海康威视将如何助力城市生态建设和低碳转型?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黄方红。黄方红表示,科技创新是海康威视赋能生态建设、减污降碳等城市应用场景的主要手段。目前,海康威视将智能物联、大数据等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及在不同行业的经验,一并融入智慧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覆盖了大气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固体废物防治等诸多领域,助力实现“蓝天、碧水、净土”的目标。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黄方红)

智能物联、大数据等赋能智慧低碳城市建设

《21世纪》:2018年起,海康威视就连续四年推出了ESG报告,详细讲述企业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工作,海康威视为何重视ESG报告?

黄方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公司,我们通过和国外的一些优秀企业交流,较早意识到公司在环境改善、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对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评估和判断一家公司的经营质量,除了财务数字以外, ESG方面的表现也至关重要。

在推出ESG报告以前,公司本身已经在服务环境改善、社会责任投入、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不够体系化。我们希望通过ESG报告的牵引,将ESG理念全面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获得更大进步。如果能因此带动行业内更多企业关注ESG、更好地发展,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21世纪》:2018年的ESG报告,海康威视就提出要践行绿色运营、合理降低排放,今年的报告把绿色清洁、高效低碳放在核心内容里,你们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黄方红:海康威视近年来不断通过业务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在生产运营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从自身环境管理、绿色生产、绿色运营、清洁技术、环保行动等不同的方面来推进,力争做绿色低碳的积极践行者和行业引领者。

比如绿色生产方面,海康威视采取自主创新的智能能耗监测系统,以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运营能耗,践行低碳化生产。2021年9月,我们在公司滨江一期园区投入了能耗计量系统,实现了对各区域用电情况及数据的实时监测、数据自动存储以及报表生成和统计分析等功能,提高了运维效率,为节能降耗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

在绿色运营方面,我们采取清洁技术,始终坚持环保产品的创新,2021年报告期内,海康威视获得中国环境标志的产品超29500个型号,较2020年增加约23%;获得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约28500个,较2020年增加约 58%。未来,我们还会加大投入,通过推进清洁技术的迭代优化,一方面有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增强产品的绿色属性,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碳足迹。

《21世纪》: 在2021年ESG报告中的城市管理环节,海康威视表示要赋能生态建设、减污降碳等城市应用场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到目前为止,都有哪些进展?未来如何助力城市生态建设和低碳转型?

黄方红:科技创新是海康威视赋能生态建设、减污降碳等城市应用场景的主要手段。目前,海康威视将智能物联、大数据等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及在不同行业的经验,一并融入智慧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覆盖了大气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固体废物防治等诸多领域,助力实现“蓝天、碧水、净土”的目标。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面对污染源繁杂、监管盲区较大、监管效率不高、违规取证困难等问题,我们搭建的大气环境监测与监管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在众多领域起到大气环境监测与监管的作用,比如空气质量监测、秸秆露天焚烧、黑烟车监测、工地扬尘监管等,助力大气环境的持续改善。我们已经为河北省、山东省和吉林省等多个地市的排放源监管工作提供了智能监测等服务。

如今,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管理问题备受关注。以往的水质监测多采用传统化学试剂的方式,存在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数据实时性差、二次污染等局限性。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了高光谱水质多参数监测仪,集成高光谱、人工智能、液位雷达、视频感知等技术,可以秒级采集多项水质数据,用于天然水体的光学辐照度特征和富营养化趋势监测,并实现对异常状况及时报警。

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得益于海康威视在物联感知领域20余年的技术积累,今后我们将探索更多多维感知的技术,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城市生态建设和低碳转型提供更全面的物联感知能力。例如,我们正在探索的量子激光技术对城市污染物快速扫描,高光谱傅里叶变换、气云成像等技术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等。

以技术创新支撑“双碳”目标

《21世纪》:对于海康威视来说,“双碳”目标意味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做了哪些发展战略上的调整和布局?

黄方红:对海康威视来说,“双碳”目标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我们将把技术创新作为“双碳”目标达成路途中的前行力量支撑。

海康威视是一家技术创新公司,我们的业务领域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在“双碳”领域,AIoT的技术和产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21年,海康威视在众多细分技术领域都有积累和优势,我们的物联感知的能力,能将数字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能源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促进碳管理的数字化高效化,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比如,海康威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已经开发出了系列与碳中和有关的产品、平台和方案,它们除了用在海康外,还积极对外赋能,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发展。我们今年推出的“双碳大脑”,就可以辅助相关部门宏观决策,更有成效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通过“碳地图、碳足迹、碳管理、碳中和”四大功能,即可透过大屏“智”理双碳,科学高效地实现“看碳、析碳、管碳、汇碳”。首先,它是一个能耗数据接入与监测系统,汇聚水、电、气、油等重要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区域、行业、企业的能耗使用情况。其次,也是一个“双碳”分析系统,通过构建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六大领域的排放计算模型,让用户以碳视角进行“双碳”管理。最后,还是一个成效展示系统,结合各类指标数据、节能降碳数据,展示碳中和工作成效。希望通过“双碳大脑”,在服务用户方面发挥“参谋”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绿色环保作为海康采购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严格要求,并持续探索和强化整个供应链条上节能减排的举措,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1世纪》: 海康威视碳中和委员会提出,公司在绿色供应链、低碳产品设计、未来工厂、近零碳园区运营4个方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实践

黄方红:碳中和是一个长期气候目标,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在不同层面久久为功。海康威视在2021年12月正式成立碳中和委员会,旨在完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公司碳中和管理,更好地推进公司自身绿色低碳发展,并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为助力全社会有序推进和落实“双碳”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们已运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全面筛选供应商,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积极开展中国节能产品认证工作,在园区运营管理中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发电、节能技术改造等举措控制企业年均能源消耗总量增长,在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践行控排和减排。

在绿色供应链方面,我们通过了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更新了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安防摄像机和磁盘存储器的绿色供应链五星评价。与此同时,在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采取了很多措施。

在低碳产品设计方面,我们注重通过自身产品和技术,致力于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碳足迹。比如,我们有低功耗集成电路应用,在研发阶段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低功耗集成电路的适配应用进行了研究,这个技术可以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使用,降低下游客户的碳排放。我们还有太阳能系列的供电系统,在恶劣环境下或没有正常稳定交流电供电的地方,充分利用太阳能来减少产品的碳足迹。

在我们的工厂,以桐庐生产基地为例,在各大仓库投入1200余台自研的智能仓储机器人,进行货物出入库搬运、分拣等。这些智能仓储机器人突破惯导、激光SLAM等关键技术,基于海康威视自研的智能物流平台的实时管理调度,在“黑灯”条件下自动化、无人化的智能仓储搬运,在提升了工厂仓储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使综合节能降耗达到62%。

在园区运营中,我们自主研发了企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在海康威视自己的园区和汉宇集团等地持续落地使用,将减少用能浪费现象落到实处,减低企业园区的能耗成本。自2021年9月,海康一期园区投入使用企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以来,已经节约了近40万度电,提高了10%的用能效率。在我们的桐庐园区,自投入使用以来,每天2次线下巡查升级为实时AI管理,工厂24小时维修区日均减少照明浪费达3.5个小时。

《21世纪》:由于气候变化,全球各地极端气象频发,海康威视如何利用技术帮助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

黄方红:当前,极端天气增加,气温升高的趋势已经显现,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气候问题上,不仅是政府,企业也有很大的行动空间,海康威视这些年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用技术帮助应对这个问题。

防灾减灾方面,海康威视在森林火灾、洪水和地质灾害等不同类型的灾害预防和处置方面均开发了技术方案。在森林火灾预防上,海康威视的红外双光探测可以通过物体表面温度来成像,最远可探测15公里的森林火灾,而且不受光线影响,白天和晚上都可以巡查工作,对林木资源进行全天候监测和保护,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提升“森林碳库”的容量。此外,近年来,突发极端暴雨形成的洪水灾害和地质灾害呈增长趋势。我们通过图像法测流、图像法测水位、土壤含水率监测、大数据分析、融合通讯等技术,对重点关注河流、易涝区域等部位的水位、流量,以及地灾隐患点的滑坡或泥石流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测,助力智能报警或预警,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气候变化方面,我们今年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大家知道,冰川消融是“看得见的气候变暖”,逐渐成为全球变暖的标志性警示。在气候快速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过去50年来,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15%。今年,我们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用智能技术助力科研,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多个冰湖群设立视频监测点,形成冰湖高分辨率多源影像,记录冰川融化消退的过程、冰湖的色彩变化、湖水的生态环境变化和冷水极端环境中生命爆发的画面。这不仅可以为冰湖水环境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为解读、应对冰川消融带来的区域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智慧

《21世纪》:海康威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行动?

黄方红:这些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们通过与用户、公益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了诸多的行动,守护的范围覆盖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希望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技术进步,能够在守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方便做出积极贡献。

在技术、产品创新层面,我们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智慧,开发了野保相机、动物识别算法、动物监测应用等软硬件产品。比如,野保相机就是专门为保护野生动物而定制开发的,通过温度感应,近距离抓拍野生动物。我们开发的动物识别算法能够在实时视频画面中,自动识别并抓拍鸟类、大中型哺乳动物,并将结果上传给平台,为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提供支撑。

我们参与建设了祁连山、三江源、武夷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以及昆嵛山、黄泥河、赛武当、长江天鹅洲白鱀豚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监测项目,辅助用户进行智慧自然保护地建设,帮助提高自动化监测能力,提升管理单位的工作效率。比如,海康威视参与建设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智能监测项目,主要是为了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无人区开展生态综合监测,针对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开展智能巡检。项目采用了热成像双光谱重载云台,能够监测3公里左右的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搭配后端AI超脑和动物识别算法,可以自动采集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并达到90%以上的检准率。而野生植物保护方面,我们的技术能力主要涉及到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珍稀植物监测等业务领域。

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2018年以来,海康威视作为技术支持方,连续多年参与到NGO绿色江河在长江源实施的斑头雁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中,通过科技手段助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020年海康威视对外发起“STAR公益伙伴计划”,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结成该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AI开放平台和萤石云,为更多公益组织、学术科研单位及其他非营利机构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持、相关赋能培训等。

目前,“STAR公益伙伴计划”已助力多家公益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项目,包括缓解人熊冲突、穿山甲及其栖息地保护、长江江豚智能识别、上海东滩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与保护,以及非洲企鹅、犀牛、海龟等保护项目。

《21世纪》:在对保护动物的选择上,海康威视都有哪些考量?未来还有哪些计划?

黄方红:在项目的选择上,我们最主要的考量还是海康的技术能力能否相匹配,即科技能够真正为这些动物的保护带来价值。另外,海康目前保护的野生动物不完全是基于其是否珍稀,也会考虑到该物种所在地区对于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我们守护的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作为长江中食物链的顶端,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长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稳定至关重要。“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斑头雁它所在的长江源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我们保护了斑头雁这一个物种的同时,也保护了更为丰富的长江源生态系统。经过我们的合作伙伴绿色江河在长江源的持续守护,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源班德湖的斑头雁数量,10年间从1178只增加到4500多只。

因为野生动物的活跃区域一般地处偏远,电、网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这是当前保护的主要难点。在对它们的保护当中,“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需要更多基础设施提供商、技术工程合作伙伴的参与,一起来推动前行。

未来,海康威视会重点投入多维感知、AI识别、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用技术创新来更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携手更多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向广泛的公益领域拓展,如环境监测与保护、数字乡村、文物保护等,一起给社会带来更美好的改变。

《21世纪》:结合海康威视的经验,你认为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何开展与社会和环境需求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商业战略相吻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黄方红:对企业来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相比其他组织具备更多的技术创新与工程落地能力。不同企业所涉领域不同,各有所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来开展相应的行动。同时,不同的企业还可以相互联合,强强互补,一起来协同解决问题。

商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项事关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事情上,企业的商业战略和社会需求其实是可以“双向奔赴”的。

就以海康来说,我们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一方面解决了社会问题、带来了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AIoT的技术和应用能力,为公司商业价值的实现带来助力。

我们相信,随着海康技术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我们还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携手更多伙伴做更多的事情。

(作者:李明明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