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席总裁马敬春:数据与科技是破解小微融资“不可能三角”的唯一路径

湾区金融胡天姣 2022-09-29 19:5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胡天姣 深圳报道 “科技与数据是破解小微金融‘不可能三角’的唯一路径。”9月28日,平安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席总裁马敬春在以“小微金融可持续路径:穿越周期的大数据风控”为主题的金融圆桌研讨会上表示。

本次研讨会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微众信科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承办。

马敬春说,对于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等问题,对风险的认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意愿。“韧性很强是小微企业最大的特点,对其贷款的风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他表示,中小微企业具有诚信意识,风险主要是银行要重视自身的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

他指出,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克服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表现在解决企业征信、客户画像等问题。

“在宏观层面,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小微企业,而在企业或机构层面,也需折不扣地去落实和执行监管等要求。”马敬春表示,平安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加强信贷展期与续贷,履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任务。

马敬春称,相较于中小银行,大行在资金成本、科技能力等方面自然享有优势,也更容易开展普惠业务。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一般较高,为实现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在考虑到资金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在坚持做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发展。

在此情况下,“平安银行背靠平安集团,集团在科技与获客能力等方面提供助力。”马敬春表示,平安银行注重科技能力的研发与应用。

针对小微金融“不可能三角”,马敬春说,良好的客户体验可能会降低运营成本,但也往往带来较高的成本。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的要点在于,平衡好风险成本、运营成本、客户体验三角模型。

“科技与数据是破解上述不可能三角问题的唯一路径。”马敬春说,为解决此困境,需要通过科技、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他以平安内部开发“ATO”系统举例,该系统旨在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客户体验。AI能完成的工作绝不传导至“T”远程端,而在T内能够完成的任务,绝不会传达至线下端。“平安银行希望在风险成本、运营成本、客户体验之间做好平衡。”

马敬春强调,金融机构做出的所有努力,一定是要指向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而只有降低小微企业承担的所有综合融资成本,才能真正切实支持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本身也可达到商业可持续。

“重要的是,将利己之心,转为利他之行。”马敬春说,最终,银行在赋能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将赋能自身。

平安银行近期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96万户,贷款余额4273.23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1.8%;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1987.43亿元,同比增长10.0%。

(作者:胡天姣 编辑:辛继召)

胡天姣

记者

探索全球资本市场,债市,汇市;也关注银行、老派与新兴金融、绿色金融,还着手人文金融。欢迎交流探讨!联系方式:邮箱 hutj@21jingji.com (无事不要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