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如何?自研系统推进过程中哪些“卡脖子”问题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金融市场安全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因其研究对监管金融市场和处理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因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全球化趋势下,为进一步防范金融市场风险,据记者多方了解,近年来,以201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以下简称“FRTB”)为契机,国内的商业银行启动市场风险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升级。
据悉,FRTB是最终版《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巴三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件重新修订了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在此前协议现行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要求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与资本计量提出更加细化的监管要求。2023年1月1日,巴三协议将正式落地实施,国内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完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系统的脚步。
过去,国内商业银行通过采购国外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交易业务系统,以落实2010年发布的初版《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巴2.5协议”)提出的监管要求,并根据巴三协议的修订不断完善调配。
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信息系统自主可控趋势不断增强,国外系统服务商产品一方面存在多种“水土不服”问题,另一方面“技术黑盒”迫使机构加速推进系统自研工作。如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如何?自研系统推进过程中又有何难点?
巴塞尔协议Ⅲ落地:统一市场风险管理“度量衡”
“与上一版巴塞尔协议相比,巴三协议的意义可以说是统一度量衡。”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向记者表示,特别是在流动性监管方面,以往各国根据自身偏好习惯设定流动性监管指标,涉及负债集中度、流动性缺口率、超额备付金率、存贷比等等,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在全球化趋势下流动性风险在各国间出现“套利”行为。
1982年《巴塞尔协议Ⅰ》开创了基于风险的资本监管先河,建立了统一的国际标准。随着金融工具创新与银行业发展,在2004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Ⅱ》建立了包括资本充足率、外部监管、市场约束在内的资本监管三大支柱体系,从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管。
然而,巴塞尔协议的金融监管要求难以适应复杂的金融创新工具与金融产品结构。到2008年,雷曼兄弟的破产揭开全球金融危机序幕,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针对危机暴露出的资本监管框架不足,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紧急出台“巴2.5”协议,正式确立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提高了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建立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到201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以下简称“FRTB”),巴三协议最终版也由此形成。
根据FRTB要求,商业银行至少每月需对各交易台开展一次市场风险新标准法与内模法资本计量。“相比旧标准法,FRTB对资本计量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模型定价能力的要求提升,一方面对风险因子敏感度的分类汇总导致计算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覆盖的信用主体颗粒度不断细化。”微京科技创始人杨剑波告诉记者。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特别在敏感度资本计量方面,FRTB新标准法的计量基础从简单的头寸调整为通过模型计算的风险敏感度,更能反映实际风险大小,但对数据质量、设计与验证模型、操作风险管理精细化程度要求非常高。
国外系统水土不服,第三方咨询加速入场
“采购国外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解决了银行相关系统从无到有的问题。”杨剑波表示。
某咨询公司从事金融风险管理服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巴三协议2023年1月1日的落地时间点临近,各家银行加大了外部系统采购的速度,但在数据打通使用、风险管理系统部署、操作风险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咨询机构等扶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招标网站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了各大银行巴三协议相关的项目招标信息发现,2021年以来各家银行的咨询项目招标集中于资本计量、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计量、信用风险计量、第三支柱专项审计等方面。
一般来说,金融市场交易业务系统分为前中后台三部分,分别围绕交易管理、风险管理、清算核算等功能展开,其中市场风险管理系统通常由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多位采访对象向记者指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基本采用Murex、Summit等国外系统,其中Murex系统前中后台一体化功能较为强大,Summit系统在中台的估值功能方面相对较弱,两款系统都支持标准化功能,但依然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是国内外金融市场交易业务存在差异,国外系统服务商在部分业务上“水土不服”。如CRMW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是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创新,特别是在近两年来房企信用风险资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机构为房企发债CRMW增信,更是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由于国外该类交易非常少见,国外金融市场业务系统没有该产品类型的落地,因此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使用时依然需要调配,这就带来不小的运维调试压力。
其次,国内头部商业银行的交易量非常大,要快速完成交易的估值、损益、校验等计量工作,都对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由于国外商业银行规模远小于国内,这类产品在交易量不大的情况下运行较为稳定,但如果金融市场业务交易量突破式增长,会出现系统性能不足、不稳定等问题。
最后,国外系统服务商的产品使用成本相当高昂,且其在国内的运维团队规模不大,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后续维护部署不到位。
“某国有大行正在升级Murex系统,仅升级费用就已经超过1亿元。”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全球金融业务占比更重的银行,往往会对金融工具计量软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相关系统非常昂贵。如覆盖前台中台的Murex系统的全套部署报价在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之间,目前主要客户还是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而中小银行主要采购的Summit系统功能相对简单,报价也在五千万元左右。
自研路漫漫:市场定价“黑盒”难题待解
多家国内头部银行已开始加快自主研发市场风险管理系统的步伐。
“我们从‘巴2.5协议’开始就启动了市场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直到2019年FRTB发布,我们根据最新要求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前述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其所在部门从2019年开始走访调研各家银行系统实施情况,并根据自身金融市场交易业务版图与市场风险管理架构,采用面向全行、覆盖全流程的“计量引擎+数据分析平台”的“1+1”市场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国有大行入局更早。据工商银行2021年9月公告,其在2011年就已完成中台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自主研发系统满足巴塞尔市场风险管理相关要求的银行。目前该行已完成对46家境外机构金融市场外购系统替换工作,成为国内同业中首家实现境内外金融市场前中后台系统一体化运营及自主可控。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风险管理系统自研最大的难题在于机构市场定价能力的缺失。
为推动巴三协议在中国实施,银保监会2018年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其中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定义为:“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衡量获取资金的成本是合理的。”一位在海内外从事风险管理工作逾20年的机构人士表示,与西方商业银行不同的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重心,是提高市场定价的能力,以此及时获取足够的资金流动性,得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到期债务风险与日常经营风险。
“我们前期在复杂衍生品定价方面一直使用的是黑盒子,对内在的定价逻辑尚不清晰。在国内大行兼具金融工程、软件开发复合知识背景的人才稀缺,使得复杂衍生品定价依然是一大难题。”前述银行风险管理部门领导向记者表示。
瞄准金融市场交易业务场景,去年11月,恒生电子公告宣布控股子公司云赢网络与Finastra公司达成协议,将以6500万美元价格收购该公司旗下Summit系统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业务。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恒生电子此举系拿下Summit系统在内地及港澳地区的代理权,增强了其对银行金融市场部、风险管理部的服务能力,但系统的研发与代码升级的能力依然被系统服务商的海外母公司掌握,这也是金融市场业务系统服务商真正“卡脖子”的难题。
杨剑波告诉记者:“过去商业银行采购的外资系统,模型的研发与设计都是基于欧美金融市场,其风险模型与估值定价的准确度和公允性,如果不了解其背后的模型建立逻辑,是难以结合中国实际来验证的。”
据了解,目前各家大行自主研发相关系统的团队主要是各家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第三方咨询、第三方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人才稀缺依然是绕不开的痛点。
记者注意到,在兴业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金2021年招聘FICC金融量化和产品系统高级架构师的要求中,提及“产品方向有Murex或MYSIS Summit系统开发经验者优先,有金融交易类系统开发经验者优先”。
有银行风险管理部门领导向记者梳理了建立金融市场交易业务前中后台一体化系统需要的人才知识背景——金融工程背景出身、理解市场估值逻辑、熟悉相关业务操作管理流程、具有IT开发能力。“特别是在市场估值方面,银行要和量化私募抢人,成本压力非常大。”她向记者直言。
(作者:李览青 编辑:周炎炎)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