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系统协调的现代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比如遵循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更是立足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探索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哪里,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具体路径?21世纪经济报道就此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
黄群慧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比如遵循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更是立足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探索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战略,摒弃西方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21世纪》: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化探索,但各国国情不同,世界上既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普适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黄群慧: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并不相同,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不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系统协调的现代文明新形态。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向世人表明,一个后发国家即使不具备先发国家那样的发展条件,只要锚定自己的现代化目标,立足本国国情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也能和平稳定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21世纪》: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了两步走战略安排,如何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黄群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1世纪》: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
黄群慧:二十大报告明确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时度势作出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万美元,成为经济总量第二、制造业总量第一的超大规模经济体,无论是供给能力还是需求潜力都具备了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支撑并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条件和基础。与此同时,随着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的重大变化,“卡脖子”技术供给、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造成的供需脱节、循环不畅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原来建立在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工业化、市场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发展阶段了。加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和不确定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一系列重大变局因素影响广泛深远,经济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贸易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面临着巨大冲击,这要求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新发展阶段需要一个更加强大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我国适应新发展阶段各方面重大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是新发展阶段的经济现代化路径必然选择。
从促进产业协同入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1世纪》: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有何区别?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黄群慧: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的一个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由现代创新驱动,两个体系在技术先进性和高水平创新能力上有明显的差距。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被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会影响我国产业体系供给韧性和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相关产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仍存在“卡点”和“堵点”。
除了创新驱动外,产业有效协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要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没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就不能有序承转联通,供给和需求无法高效动态平衡,经济循环就无法畅通无阻。目前,我国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实体经济产业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产业体系协同的两大突出问题。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可以从促进产业协同入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要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改革,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完整的创新体系,修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链条缺失,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力量培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人才,形成实体经济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体制机制。三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解决“脱实向虚”结构失衡,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21世纪》:推进新型工业化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何意义?如何理解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黄群慧:尽管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无疑是现代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根本动力来源。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早期先发国家,还是后发追赶国家,通过工业化驱动政治、文化、社会的现代化,都是共同的路径选择。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56个项目建设,到改革开放以来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新型工业化,再到新时代强调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线。
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并联的、叠加的和跨越的国家发展过程。因此,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本报记者王峰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缴翼飞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