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寿险改革深入推进,前三季度72%新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A股五大上市险企迎来财报季。10月26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发布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8%至1,232.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63亿元,同比下降6.3%,主要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短期冲击及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
从具体各版块业务情况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864.86亿元,同比增长17.4%;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220.24亿元,同比增长11.4%;银行业务实现实现净利润366.59亿元,同比增长25.8%。此外,平安证券实现净利润34.90亿元,同比增长19.2%。
在综合金融筑底持续带动业绩增长之下,平安经营表现稳健,稳步推进寿险改革,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前三季度,其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864.86亿元,同比增长17.4%。伴随代理人队伍结构与质量改善,产能持续增长,其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超22%,13个月保单继续率持续改善。新业务价值258.48亿元,同比下降26.6%,降幅有所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其代理人队伍稳定性有所好转,相比中期业绩报披露数据有微幅下降。
东吴证券分析,今年以来,随着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业务的托底,代理人产能收入均回升,队伍新增入口似有打开迹象。开源证券分析,部分上市险企转型初有成效,个险代理人队伍活动率有所提升,队伍质量有望改善。总体看,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转型成效正初步显现,伴随经济发展活力恢复,保险深度、密度持续提升,中国寿险业的前景值得期待。
坚定推动队伍高质量转型,创新渠道持续升级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寿险行业面临诸多内外部发展考验。面对重重挑战,平安寿险坚定推进"渠道+产品"的改革,推动多渠道并行发展,迭代升级专业化产品及服务。
渠道方面,平安寿险多渠道并行发展,推动代理人队伍高质量转型之外,持续升级新银保渠道,积极探索社区网格化及下沉渠道。
代理人渠道方面,平安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推动高质量转型。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其新增人力中"优+"占比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队伍产能持续提升,前三季度,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超22%,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达整体队伍的4.8倍。其数字营业部改革稳步推进,将于年底面向全国营业部改革推广。
新银保渠道方面,平安寿险与平安银行深化融合,银保新优才队伍持续引入高学历精英,目前已招募超1000人,其中超9成拥有本科学历。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平安银行代理保险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4%。此外,平安银保化产品体系持续完善,9月份平安人寿推出为银保渠道专属定制的增额终身寿"御享年年",在传统寿险保障和复利递增外,还可设立家庭信托、对接居家养老和康养服务,市场反响热烈。
另外两个创新渠道中,社区网格化模式已在25个城市进行试点,组建了超4,000人的高素质精英队伍,试点"孤儿单"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提升超17个百分点。此外,平安寿险结合下沉市场的保险消费场景,持续探索下沉渠道创新发展模式。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日前表示,寿险行业真正的质变要靠“人”驱动,建立专业的、与客户需求适配的销售队伍,帮助客户解决深层次的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医疗健康等综合性需求,才是平安寿险改革所追求的“质变”。目前来看,其队伍高质量转型成果正持续显现。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团队分析,寿险业个险代理人队伍活动率有所提升,队伍质量有望改善,但转型仍在途中,活动率及产能仍有提升空间。
“保险+服务”构建差异化优势,康养业务快速推进
两年前,鉴于寿险产品趋于同质化,难以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需求,平安寿险率先提出“定制客户需要的产品”,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康养的产品服务体系。这一改革在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业绩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医疗健康、居家养老、高端康养服务为平安寿险贡献客户占比持续提升至41%,享有上述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的NBEV占比达46%。
前三季度,平安“保险+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显现。
保险产品方面,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市场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平安寿险持续推动增额终身寿产品“盛世金越”,凭借锁定复利、长期保值增值等性能,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同时,平安寿险持续深耕重疾市场,重点推动赔付责任升级、产品性价比提升的少儿重疾产品“少儿守护百分百加护”,加强对少儿细分市场的开拓。
“保险+健康管理”方面,平安寿险打造“平安臻享RUN”,以专职医生和专业健康账户为基础,重点打造门诊预约协助及陪诊、控糖管理、重疾专案管理三大服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平安“保险+健康管理”已服务约1644万客户,整体服务满意度99%,72%的新契约客户使用该健康管理服务。
“保险+居家养老”方面,平安整合内外部服务商为客户提供“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的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整合医、住、护、食、乐等多场景服务,配合严密的服务监督体系,致力于打造中国居家养老第一品牌。截至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超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4000余名客户开启服务体验,计划明年覆盖全国40余城市。
“保险+高端养老”方面,平安自2021年推出高端康养品牌臻颐年以来,树立了国内高品质康养的新标杆,受到市场广泛欢迎。其一线城市首个颐年城社区项目选址蛇口,已于7月25日奠基并启动施工;10月20日,平安臻颐年继而发布全新产品线逸享城,并于佛山核心区位落地首个项目。据悉,该佛山项目自建总面积28万方,并配套千亩绿地、三甲医院、及高端商业综合体等设施。后续,逸享城还将在武汉、苏州等新一线城市持续布局。已有1700名客户获得平安高端养老服务体验资格。
有精算人士对近10年全球主要国家的保费收入走势进行对比,发现这样一组数据:十年来,全球保费收入复合增速为3%,中国保费收入复合增速高达12.3%;近十年间,全球保险深度始终徘徊在6.5%左右,中国保险深度虽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由2012年的2.9%逐渐提高到2021年的3.9%;近十年间,全球保险密度累积提高近20%,中国保险密度累积提高超过了170%。此外,根据测算,人均收入每提高1%,寿险业务增长1.05%,而非寿险业务0.87%,可见伴随人均收入增长,中国寿险业的增长弹性空间依然很大。
如此,尽管疫情反复及宏观环境影响加大了寿险业转型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确定的,行业前景乐观可期。其中率先勇于改革并积极行动的平安,未来也最有机会率先破局。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