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持续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10-28 05:00

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发展格局。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同时,全球也出现了发展制造业的高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全球对制造业的重视,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思。那次危机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美国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国经济在结构上长期“去工业化”“脱实向虚”,导致经济失衡酿成危机。因此,美国领头其他西方国家跟进,相继推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考虑到西方国家的成本劣势,他们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并提出了新工业革命的理念,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建立制造业竞争力,全面振兴国家制造业体系,最终巩固其经济领先地位和全球领导地位。

西方国家都是通过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形成了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中产阶级以及橄榄型分配结构。在一些西方人口大国,经济过度依赖金融、地产、互联网以及其他商业部门等“制造业空心化”现象,会导致社会分配失衡,中产阶级流失,从而形成社会不平等问题。与此同时,虽然在价值链上,设计和销售处于微笑曲线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但是,在创新链上制造和研发相辅相成,如果丧失了产业公地(支撑制造业的基础体系),那么,创新和产业发展都会大受限制。因此说,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创造与分配财富),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竞争力)。

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潮流引发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全球化时代形成了基于市场竞争的分工体系,在全球产能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状态下,西方国家再工业化必然会打破原来的分工体系,并争夺存量市场。因此,美国试图用产业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其内部形成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对于中国而言,既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产业升级的压制,又要面临东盟、印度、墨西哥等以更低成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

更大的挑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当某些国家以关税等工具限制中国出口,同时又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卡中国产业发展的脖子,形成“脱钩断链”的风险,同时,又以安全为借口,鼓吹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并且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竞争性地争夺这些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有效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使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依赖我们自主创新,实现科技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一旦被“卡脖子”,产业发展和升级受阻,产业安全与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创新方面,我们有一定的要素供给和设施支撑能力,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具有优势。此外,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再加上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将为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独一无二的支撑,比如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此,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发展实体经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就会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

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和命脉。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