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王东 东莞报道 10月底,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进入密集披露期。南财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东莞已有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上述42家公司中,37家公司实现盈利。
从已披露的三季度业绩情况来看,东莞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良好,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稳定。有5家上市企业业绩翻倍增长,其中拓斯达的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69.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1.12万元,同比增长750.1%。
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东莞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遇到冲击,盈利能力承压,一些企业出现营业收入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时,也有东莞A股上市企业得益于在新能源领域的率先布局,实现业绩逆势大幅增长。
37家上市莞企实现盈利
9月21日,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东莞第54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东莞新增9家A股上市企业。
目前绿通科技、思泉新材和鸿铭股份均已审核通过,鼎泰高科创业板IPO注册生效,年内东莞上市企业数量有望创新高。
东莞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从已披露的三季度报营业收入来看,共有19家东莞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0亿元,其中坚朗五金、慕思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50亿元。
从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净利润指标来看,37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2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盈利的企业占比近九成。具体而言,怡合达自动化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4.17 亿元,同比上升 36.03%,成为已披露三季报公司中最赚钱的东莞上市企业。
在实现盈利的37家上市公司中,拓斯达和铭普光磁盈利表现尤为抢眼。其中,铭普光磁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2亿元,同比增长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49.01万元,同比增长526.73%。
铭普光磁作为老牌通信元器件厂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报告期内,铭普光磁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便携储能产品,向户外智慧生活布局迈出重要一步,并不断向“数字化”和“新能源”领域延展,在磁性元器件、汽车电子、新能源和光通信领域取得突破。
铭普光磁称,前三季度公司通过品牌升级,积极推进公司To B与To C双向延伸,不断践行丰富多元化产品矩阵策略,加快实现“数字化”和“新能源”战略转型,实现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电子市场持续萎靡,下游终端厂商备货趋于保守,同时也传导至上游企业经营,东莞部分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10月26日,赛微微电发布上市后首份三季报,报告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下滑4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0.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72%。
对于营收下降的原因,赛微微电称,主要系终端市场降温、疫情等影响。该公司表示,2022年整体行业供需失衡状况趋于缓解,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加上全球多地疫情反复,导致公司业务拓展、新产品推出、订单交付及销售物流效率有所降低,且国内外需求恢复速度相对放缓。
布局新赛道实现业绩大增
在消费电子产业链承压的同时,不少东莞A股上市企业却得益于在新能源领域的率先布局,实现业绩逆势增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有的上市公司基于传统主营业务优势,面向新能源领域推出新产品,成功进入头部企业供应链;有的企业通过战略投资,入股处于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外部企业,从而在井喷的新能源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在前三季度实现业绩暴增的5家东莞上市企业,均与新能源相关业务相关。如拓斯达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3.10%;国立科技控股子公司大江国立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业绩逐步释放;祥鑫科技站在行业“风口”,股价也在年内连创新高。
今年以来,上述企业中有不少都迎来了新的订单。10月12日,祥鑫科技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三季度业绩增长系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旺盛,新项目逐步量产,订单量明显增加,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等业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根据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祥鑫科技第三季度公司盈利在8400-9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132.29%—1278.99%;扣非后盈利为7400万元—8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4238.75%—38879.12%。
但在新能源车加快放量的同时,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传统客户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也有一些布局了新能源赛道的东莞A股上市企业未能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专家表示,作为制造业重镇,新能源产业成为今年东莞工业经济领域的一抹亮色,而这一特点在上市公司业绩中也得到体现。东莞上市公司密集加码新能源产业,既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又将引领东莞产业的新变革。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王东 编辑:于长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