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均有其专属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更是有不少的美食制作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力普惠金融,传承美食文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值得深思。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舌尖上的金融》系列报道,探访各类美食背后的故事,展现普惠金融在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边万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 深圳报道
岭南,广东省紫金县有一片300亩茶园,其内每一株茶树都“戴着卫星手环”。 后者被连接至物联网,仅需下载一个APP,茶农温伟兵就可以获知温度、湿度与土壤墒情。每日巡视茶园变得毫不费力。因此,温伟兵打算未来将茶园扩大到3000亩地。
另一端,通过卫星传回的数据,平安银行能够24小时随时获悉茶园的种植情况,为农业提供融资时有了更充分的依据。这让温伟兵扩张茶园的步子更扎实。
“几年之后,若茶园扩大到3000亩,产值将过亿,人均产值几十万元。到那时,中国平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就真正落到实处。”在与茶农们现场交流时,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说。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如何高效且针对性引入金融活水,是金融机构持续在探索与创新的重点。在多重创新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平安打造全方位资产甄别与风控的管理闭环,突破空间、地理、动产计量等限制,创新金融服务形式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截至2022年9月末,中国平安综合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累计投入逾5.9万亿元人民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该公司切实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服务亿万家庭和企业客户,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平安“三村工程”项目已累计投入近500亿元资金帮扶乡村产业发展。
当茶园、牧场遇上星云物联网,向银行融资不再难
在物联网与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加快的当下,卫星与实体经济间的距离正被逐步拉近:除了种植业,在养殖场景中,牛也可以戴上物联网设备,如牛耳钉、牛项圈、牛脚环等。如此,企业得以进行实时监控、数量盘点、生长检测,从而准确判断牧场生产经营状况,实现实时的贷后管理及风险预警。
平安银行自主搭建的“星云物联网平台”是这背后的驱动力。2019年开始,平安银行率先探索运用物联网技术升级供应链金融,搭建“星云物联网平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为原本“融资难、融资贵”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是“星云物联网平台”的初心之一。2020年12月22日,“平安1号”卫星成功发射;2022年2月27日,“平安2号”卫星成功发射;2022年8月9日,“平安3号”卫星成功发射。这三颗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射的卫星,为平安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1-9月,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达到8255.68亿元,同比增长25.7%。
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确保实体经济高效地获得金融支持是银行持续不断的进阶挑战,不同类型的实体经济在融资过程中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因受信用不足、底层资产不标准、操作环节复杂等因素制约,包括经营大宗商品在内的客户获得银行授信的流程长、成本也较高。
畜牧业的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以往银行向畜牧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基于牧场与食品集团的信用,通过抵、质押的方式为牧场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该领域由此始终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借助“星云物联计划”,平安银行以物联网+卫星通信技术,优化授信业务管理和风控逻辑,通过金融创新精准解决了上述痛点;并打造跨行业跨应用的物联网操作系统,通过对大宗商品、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实物资产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星云物联计划”已应用于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产业领域,并对接多家核心企业和头部平台,支持数十个生态合作项目落地。
广东深圳一汽车零部件制造厂也是“星云物联网”的合作企业一。通过给生产设备安装自主研发的物联网装置“设备手环”,平安银行在获得企业授权的前提下,采集设备的位置、电流、开工状况等生产信息,实时监控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统一将数据汇至“星云物联网平台”,科学推演客户实际经营,合理评估客户资质情况,有效控制风险,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其日常经营所需的全线上申请、自动化审批的信用贷款支持。同时,设备数据以图表形式输出给中小企业主,帮助他们实现对车间的线上化管理,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同时,也解决了中小企业经营难、经营贵的问题。
截至2022年9月末,“星云物联计划”服务客户已超20000户,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累计超5500亿元。
油橄榄、芒果们有了专属保险,金融服务更精准
乡村振兴是平安产险公益事业的重要落脚点,今年以来,平安产险不断创新乡村振兴帮扶模式,结合各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特色,探索适合新时期农业发展新路径。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有所同、亦有所不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至关重要,也因此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
消费者在超市货架中买到的初榨橄榄油,它可能来自西南著名的彝族自治州——四川凉山。通过平安的“扶贫保”模式,凉山州的橄榄油产业走向了外界。
橄榄油产业在凉山州已发展多年,成立于1998年的龙头企业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还是国家级油橄榄良种基地。然而,因产品知名度不高,销量较有限,叠加农业投资周期长、回收慢,难以形成固定资产等特点,当地橄榄业融资面临困难。
“初期扶项目、中期保风险、末端促销售”,一个以油橄榄为核心的产业扶贫闭环在凉山州落地。平安产险引入业内首创的“平安扶贫保”模式,依托信用保证保险实现贷款“免担保”的同时,还提供贷款贴息帮助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三年间,“平安扶贫保”共计提供36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助力中泽公司等扶贫企业发展橄榄油产业。
广西省百色市盛产芒果,当地不少居民从事芒果相关产业链,但当地农户常年投保的政策性芒果保险并不能完全保障农户辛苦劳作一年的收益。为解决此难题,平安产险百色中心支公司经过多次与百色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沟通与规模种植户调研,针对百色芒果特色农业产业推出了“芒果收入保险”。
“芒果收入保险”即一款保障因灾害事故或市场价格波动等造成保芒果实际收入低于约定收入的保险,是将传统保险转向保产量与价格相结合、帮助种植户稳收增收、提高芒果种植户护理积极性、促进百色芒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农业保险。该险种当前正处于试点阶段。
平安的保险创新不止于此。
作为金融的重要一环,以保险起家的中国平安创新践行“保险+银行+农户”模式。该模式整合了银行、保险各自的优势,为养殖户、农户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更宽广的渠道。“保险+银行+农户”模式被平安因地制宜的应用在不同乡村区域中。
2022年9月8日,平安产险广西首单政策性农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在桂林市灵川县试点落地,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通过生猪养殖险保单质押,为养殖企业成功融资500万元。了解灵川县养殖业融资需求后,为帮助生猪养殖户解决经营资金问题,平安产险以《广西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融资业务试点方案》为依托,深入了解政策性生猪养殖险客户灵川县旺泰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需求,最终旺泰养殖社通过质押平安政策性生猪养殖险保单。
为满足差异化的农户需求,平安产险的服务在不断更新升级。2020年,平安产险全面推行农险线上化,将农险承保理赔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出单、公示缴费,报案,赔款确认等多个环节优化至线上运行。据了解,截至目前,平安产险农业保险线上出单率达95%。
此外,在赋能乡村实体企业中,平安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高光谱识别技术和农业风险大数据的智慧灾害管理平台,为产业发展搭建起风险防控“屏障”。同时,依托区块链技术的产销溯源平台,打造生产品质管理、产品追溯认证、市场决策分析三大功能,助力扶贫农产品提升质量、打造品牌。
累计投入逾5.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更为契合地将金融支持“引入”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持续探索的重点。
长期以来,中国平安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业务能力,通过旗下的保险、银行、资管、证券等业务,源源不断将金融活水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累计投入逾5.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建项目,护航“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平安也在持续深化金融普惠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凭借数字化转型优化金融供给,平安精准滴灌助力乡村振兴,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惠及新市民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平安旗下保险业务累计理赔案件超55860万件,理赔金额达15068亿元;平安“三村工程”累计投入近500亿元资金帮扶乡村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着力点,要为实体经济和国家重要战略、重大建设引入“活水”,保驾护航。金融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强化小微企业、“三农”和乡村振兴等领域金融支持,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金融权益。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应对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展望未来,中国平安将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践行高质量发展。马明哲称,平安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人民性,继续强化普惠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投放。为中小微企业、新市民及广大农村市场提供丰富而又高质量的金融保险服务。
(本报记者边万莉对本文亦有贡献/策划人:边万莉)
(作者:胡天姣 )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