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首席隐私官:为什么技术驱动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唯一出路
在蚂蚁集团首席隐私官聂正军看来,随着多部法律法规的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网织得更密,而企业也将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安全二字,其中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已成为企业必须回答的问题。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出台多部法律,2021年1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专门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重点关注作为“守门人”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
蚂蚁集团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最早组建隐私保护办公室的企业之一。在今年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蚂蚁集团首席隐私官聂正军发表观点:技术驱动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唯一出路。日前,聂正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在他看来,这一观点也是对如何全面、切实、有效保护个人信息之问的最好回答。
聂正军。资料图
隐私保护办公室新招的第一位员工就是技术人员
2017年恰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用聂正军的话来说,“当时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焦虑一度超过了对食品安全的焦感。”
2017年也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建设大步向前推进的一年。《民法总则(草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内容被写入其中;同年,《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进一步细化。一年之后,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严格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也将执行,其对域外适用情形的规定,扩大了欧盟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域外管辖的范围。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17年,蚂蚁集团组建业内首个隐私保护办公室,法务出身的聂正军成为蚂蚁集团首席隐私官,专注于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如果说互联网平台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守门人”,那蚂蚁的隐私保护办公室就是公司内部“守门人的守门人”。
“我们认为隐私保护是个真命题,不仅为了满足合规要求而做,更是自发去满足用户隐私受保护的期待,科技企业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的基础能力。”
具体要怎么做?技术驱动成为破题关键。隐私风险有别于其他风险。隐私风险的治理对象是数据,呈现出使用高频率、可复制、易扩散、处理链条长、应用场景广泛等特点,传统仅靠专家经验做事前风险评审、事后风险处置的模式无法全面、准确、有效发现和处置问题。数据的固有特征,决定了必须要用技术的方式解决风险问题,才能实现对风险的看清、看全、看住,才能向用户提供便捷和易获取的隐私保护服务。
“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却万万不能。如果不用技术驱动个人信息保护能力建设,那么我们对保护个人信息的承诺就无法落到实处,那就成了所谓的隐私保护表演艺术家。”聂正军说到。在他看来,真正决定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往往是处理个人信息的各类系统、应用、权限和接口。它们承载了个人信息处理的逻辑、标准。通过底层技术进行识别、监测、干预,让法律要求得以真正落实。
“隐私保护办公室设立后,新招的第一位同事便是技术人员。”发展到现在,隐私保护办公室成员70%为技术出身,更能从技术角度出发进行产品把控和制度设计。
蚂蚁集团内部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的投入也在不断升级。2021年专设董事会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委员会,在公司层面统筹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工作。
基于技术的隐私保护应当是一套有序运转、智能纠偏的系统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推出从一开始就吸引了社会关注,对企业的影响成为焦点之一。企业面临一系列更为严格的法定义务,亟需加快内部合规、监督体系的建设。在实践路径上,各家企业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
回顾蚂蚁集团的隐私保护历程,每个阶段都和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技术与隐私保护相互嵌入。
第一个阶段,问诊。在团队初创阶段,隐私保护办公室在公司内部扮演“老中医”角色,熟知并判断产品设计、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应如何切实保护用户信息,向相关同事提出建议把关。在问诊同时,跑步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线上化环节,将产品审核转变为标准的线上流程以保障运行,既统一标准,也积累了案例和经验。第三个阶段,系统化。将线上判断总结成规则写入系统,由系统执行,确保决策和判断在实际过程中保持一致。
最后一个阶段,即目前正在发展的智能化。不仅实现把相关法律规则“翻译”成系统代码,还要实现系统代码随着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变化。
在四个阶段的发展同时,蚂蚁集团的隐私保护技术体系也不断迭代和完善。加密技术、数据技术、隐私计算、可信AI构成技术底座,在底座之上发展出合规机器人、合规管控平台、受控匿名化、自动化巡检、双重确权等系列技术产品,对产品功能的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测和保护,同时依托安全审计、红蓝攻防、应急响应等措施,持续提升针对风险的发现和处理能力。
其中,蚂蚁集团在隐私计算技术上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包括安全多方计算、可证去标识、零知识证明、差分隐私、可信计算、同态加密等,适用于解决不同主体间数据流动的隐私保护问题。
根据全球知识产权第三方机构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年《全球隐私计算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蚂蚁集团隐私计算专利数达1152件,连续两年位列排行榜第一。
在聂正军的构想中,基于技术的隐私保护应当是一套有序运转、智能纠偏的系统,可以清晰地看到用户信息的来源、存储、流转,并实现信息追踪、信息安全巡检。
“能不能、敢不敢、满意不满意”
2021年4月,支付宝上线业内首个消费者权益保护频道,11月又升级为“用户保护中心”,一站式提供隐私保护、安全管理、账户设置等内容。通过“用户保护中心”用户可以直接管理隐私的相关设置,例如看到授权应用及共享的个人信息种类、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实现个人信息复制、查询等系列操作。这个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技术的支持,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打通、产品功能的设置调整,最终让每个人清晰地看到个人信息情况并进行管理。
这一产品功能是受技术驱动后,用户可以直观感知的最新变化。
而在日常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蚂蚁隐私保护办公室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守门人”经常会灵魂拷问业务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是消费者,你的家人也是消费者,如果有一个产品如此处理个人信息,你满意还是不满意?第二个问题,我们敢不敢、能不能把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公之于众?
“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有答案了,企业不仅仅是被动合规满足60分。隐私保护有三方面,第一确保数据安全,第二是确保合规,第三则还要注重用户体验。产品要让用户觉得做好,能够提供用户隐私保护的获得感、便捷感。”聂正军进一步解释。
而更多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则在后台发生。作为一个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用户隐私保护的获得感更在于平台对于其生态内各类运营方的治理。如此庞大的生态内存有形态各异、功能各异的运营方,从平台角度来说,又该如何保障流转中的个人信息安全?这也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8条所针对的企业主体必须履责的背景。
聂正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蚂蚁集团下属的各个平台适用一套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智能化管控体系。事前准入环节,关注合作伙伴的数据安全能力和隐私保护情况,对合作伙伴的数据安全能力进行评级。事中环节,制定了原子化的数据接口。不同行业可授权获取的数据范围根据行业性质不同,评估可获取用户信息的环节、目的以及时间是否恰当,并建立配套巡检机制。事后环节,建立和完善治理机制,根据蚂蚁集团生态合作伙伴安全管理规范进行整改、隐藏甚至直接下架。
2021年的数据显示,支付宝小程序数量已超过300万个。面对数量庞大的小程序,支付宝已上线运行小程序智能巡检,通过机器智能巡检小程序信息授权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治理。依照已经配置好的规则,智能巡检可以实现自动治理,包括减少曝光、隐藏下架的处罚,不需要人工操作。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从业者,在聂正军看来,随着多部法律法规的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网织得更密,而企业也将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今年6月,蚂蚁集团发布ESG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就作为关键议题被囊括其中。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下一步,聂正军表示,蚂蚁集团个人信息保护正处于智能化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标准和经验希望能够对行业有所帮助。“除了做好自身之外,也希望能够使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大家一起探索隐私保护的共识。隐私保护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工作,只有行业都做得好,才能确保用户的信息在企业间的合作、互动之中仍然安全,得到保护。”
(作者:见习记者郑雪 编辑:陈磊)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