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中国企业迈步新征程
朱宏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我们考虑中国产业重塑发展新动能时,首先要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这对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了解认识我国制造业发展所处的战略形势并据此形成战略支撑,把握今后15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与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目标
中国制造业由大向强,是制造业通过转型升级向制造强国目标迈进的过程。完成这一历史性进程,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提升我国制造技术、企业管理水平和全球分工地位。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注重缩小我国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接断点、填空白、补短板,大力推进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产业安全,还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新机,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第一,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催生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把自主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脱钩”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在高技术领域的追赶、并跑直至领跑之势;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持续提高制造业企业效率、质量和综合素质。要引领制造业大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向,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积极参与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着力突破技术瓶颈,建设重点技术和产品生态体系。深入推进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共性技术供给。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
第二,以打造韧性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体系。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与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障制造业安全的必然要求。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立足产业链供应链,全面系统梳理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以地方政府为对象,以企业为支点,利用现有产业集群功能,挖掘产业存量的潜力,打通断点堵点,振兴传统产业链,建设新兴产业链。
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积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与各国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第三,以加快数字化转型形成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成熟,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推动工业部门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生产流程、产品形态等发生全方位的深刻革命。
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这是顺应世界经济数字化发展大势、催生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要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为基础,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有序推动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的建设部署和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以落实绿色低碳转型重塑制造业发展新路径。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绿色是制造业的底色,这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以及生产工艺、最终产品、环境影响、回收循环等提出更高的标准。制造业企业要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全面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加快节能低碳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严控重化工业新增产能规模,从而更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和路径,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五,以开展服务型制造拓展制造业发展新领域。
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有利于推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型制造集中体现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服务型制造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不断上升,逐步呈现出规模经济和效率经济特征,且可贸易度不断提升,服务型制造成为新引擎的呼声日益高涨。
制造业企业有必要通过服务型制造发展迈上新台阶,向产业链高端攀登,而且可以通过贸易、服务打造产业链延伸的巨大空间。随着制造业企业转型进程加快,服务型制造将通过现代生产要素新的组合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和障碍,强化现代要素支撑,有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成为制造业的新蓝海。
第六,以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培养制造业发展新活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激发制造业发展动力活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助力政府部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而增强制造业对各类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和竞争,动员更多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配合,拓展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化思维,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制造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产业链国际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中国制造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新作为:筑牢中国制造业迈向卓越的基础与支撑
制造业的发展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底蕴,制造业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了经济的底盘与发展的支撑。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和面临多重挑战的国内市场,制造业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维系经济运行、引领创新进步、支撑产业发展、抵御市场风浪、巩固就业阵地、建设绿色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领域,制造业企业是定盘压舱的基本力量。在新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理清认识定位,抓住关键环节,务求全面推进。
第一,努力保持基本稳定的制造业比重。
至今年6月末,中国企业总数达到5038.9万户,制造业企业占有较大比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从国际看,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从国内看,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1年为32.1%,2020年底下降到26.3%,这种下滑趋势引起了社会各方注意,在多种因素作用下,2021年回升至27.4%,今年二季度为28.8%。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十四五”时期的一个重要目标。从时间维度看,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在27%左右,近期具有合理性;中长期则要更多考虑保持产业链安全以及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创新的支撑作用。从行业维度看,资源、能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发展速度可以相对慢一点,比重降低一点,而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着眼于更长远的制造业发展,提前谋划、战略性布局未来产业。从区域维度看,各个地方、城市应立足当地的资源、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发挥各自优势,利用逐步完善的产业集群,形成国内地区间合理的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二,努力增强重中之重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继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显然,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由占据产业链高端的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现,同时,也表现在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激发潜力活力的体制机制,难以简单替代模仿的关键技术诀窍,不惧冲击破坏、快速恢复的韧性能力,动力充沛、意志顽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巩固或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时候,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突出重围,挺立潮头,必须在核心竞争力培育上狠下功夫。
大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应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持续加大对企业升级改造的支持,促进生产环节制造业投入占比基本稳定。加快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增强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等8个重点领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打造重点领域产业链竞争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企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有激情、能力强、能担当的职工队伍。
第三,努力把握着眼未来的制造业发展趋势。
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正在孕育重大的革命性突破,制造业企业正面对一个难能可贵、不容错过的时间窗口。数字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基础学科依靠新兴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了创新的加速与学科的融合,进而带动了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制造业企业绝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要紧盯新科技革命可能带来的冲击甚至是颠覆性影响,尤其要关注三大趋势。
一是可能率先突破的技术创新。“智能、低碳、健康”是各国制造业企业集中关注的创新方向,特别是对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能源、氢能、低成本核能,新生物技术、疫苗研发、精准医疗等前沿技术集群的部署。二是可能影响全局的管理创新。数字化推动专注生产环节的传统企业和各类型的新业态企业形成从研发、生产、物流到服务的全新管理模式,进而引发企业的组织变革和生态重构。三是可能普遍应用的融合创新。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拓展并孵化大量新的细分产业和应用领域。
第四,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生态。
制造业大企业是行业龙头,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象征。大型工业企业资产从2012年的38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0.4万亿元,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21.44万亿元、23.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7.65万亿元、47.11万亿元。通信设备、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涌现一批国际竞争优势突出的领军企业,73家工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8家。
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号召,制造业大企业应积极响应和行动。要以制造业各领域的骨干大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的制造业体系,使装备先进、配套完善、组织协作能力强的产业优势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培育发展优质制造业企业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保护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活力,显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着力培育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制造业企业生态。
第五,努力夯筑专精特新的制造业坚实基础。
“专精特新”是近年来工业领域优秀中小企业集中体现的特点和制造业中小企业努力的方向。截至2021年末,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800万家,比2012年末增长2.7倍;其中,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逾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十年前分别增长了23.5%、38.7%、37.1%。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培育形成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8997家“小巨人”企业和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六成深耕制造业基础领域,超八成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配套专家”。
制造业中小企业形成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制造业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全国各地都见其身影。引导帮助制造业中小企业克服来自环境和自身不利因素的影响茁壮成长,一直是政府、社会关注的问题。各方面的实践表明,在制造业领域,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主要特点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往具有比其他中小企业更强的适应市场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需要全力帮扶,促进发展。
“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迎来发展的高潮期,为制造业夯实发展基础注入新动能。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形成并不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争取到2025年,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一千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挥制造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支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化服务机构组成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也将进一步健全,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方向,擘画未来,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将被注入新的动能。相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制造业企业应该在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切实发力,稳步攀登产业链高端,使制造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牢固基础和坚强支撑,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