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AIES 2022丨《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发展报告》发布: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协同创新潜能仍可挖掘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 2022-11-03 18:07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发展报告

(简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下,创新力已成为衡量国际竞合、区域发展、行业质量和企业前景的重要指标。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高地,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战略目标,意味着大湾区在创新定位、创新形态和创新质量上均需要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遵从逻辑性、定量性、全面性、准确性、一致性和规范性等六个原则进行创新力指标的筛选,从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成效和协同创新四大维度出发,分别探析大湾区创新力发展基础与科技重视度、科学研发资源和投入情况、创新的直接和间接成果、粤港澳协同创新合作粘性和潜力等细分指标,深入结合近年来发展情况和具体数据,从主要成效、经验特征和趋势展望等方面对大湾区创新力发展进行了总结研判。

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成效持续显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人才集聚、载体建设、知识产权产出和创新协同环境打造上成果卓著。

    (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粤港澳大湾区为人口净流入区域,随着区域内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珠江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推进,创新人才在大湾区加速聚集。

       通过对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人员的统计,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A股上市公司研发人员规模逐年扩大,从2016年的24.85万人上升至2021年的53.79万人,在数量上实现翻一番。九市研发人员约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的20%。大湾区研发人员占比在统计期内基本呈上升趋势并高于全国A股上市公司平均研发人员占比0.6-2.5个百分点,体现大湾区创新人才的高密度。分市来看,内地九市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统计期内A股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较为稳定,较年均值的波动基本不超过1%。珠海、惠州两市近年来表现抢眼,部分年份A股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17%,一度超过广深。

     (二)企业、高校等创新载体持续壮大

       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是创新活动开展和创新产品产出的主要载体。2016-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18872家增加至2020年的50999家,增长约3倍,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企业创新力走在全国前列。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共有在册高校140所,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有近20个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或计划推进建设。根据深圳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统计数据,统计期内华南理工大学专利申请量(19717)和有效专利数量(11599)居全国高校第三位,专利授权量(13315)排名第四。深圳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以861件和562件PCT公开量,排名世界高校第六和第十位。新型研发机构也在市场化方面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大湾区共设立了277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6所港澳高校在广东省参与共建了9家新型研发机,共促智力化创新成果的孵化和转化。

    (三)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出水平继续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把知识产权作为推动产业转型的突破口。广州、深圳和佛山三市已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珠海、惠州、东莞、中山和肇庆五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

       2016-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专利申请、授权和转化保持质量和数量双优。大湾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深圳在该领域连续18年稳居全国首位,也在大湾区处于断层式领先水平。大湾区专利授权量从2016年的23.06万件增加至2021年的78.3万件,年增长率高达40%,占全国比重在2018年就已超17%。其中,广州、深圳在专利授权方面表现尤为亮眼,东莞、佛山两个智造大市表现也相对突出。大湾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在“十三五”期间从10666项增长至38982项,成交金额占全国比重逐年提升,2020年约占全国成交总额的12.22%。

    (四)区域协同创新活跃度和紧密度日益增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规则衔接的逐步落地,大湾区各地之间的创新活动交流协作也日益紧密。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无论是研发活动还是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香港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单位有协作的单位占比都超过1/4,仅次于本地协作占比,且有上升态势。香港工商机构对大湾区的外判研发开支比例也从2019年的15.14%提升至2020年的18.9%,2020年对大湾区的开支总额达8.74亿港元,湾区创新粘性持续提升。根据世界产权组织( WIPO )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三地在SCIE科学出版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方面存在较强的合作链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互动黏性持续增强,协同创新基础进一步奠定。

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模式逐步优化成熟,创新动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在“双区”叠加机遇下,围绕“创新”这一关键词,结合大湾区各市实际情况,探索并持续优化创新发展模式和经验,创新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一)保持“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在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的道路上,如何平衡产业创新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多年不断探索和优化,形成较为成熟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

       从政府端来看,坚持科学驱动导向,将科技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保障领域之一。2016-2020年大湾区科技财政支出稳步增加,科技财政支出占比基本维持在7%以上的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从产业端来看,即使是在全球经济遭遇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全社会研发投入仍保持了14.52%的高增长率,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持续攀升,研发强度从2.83%提升至3.72%,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渐拉大。深圳更是以经济特区立法的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完善科研经费长期稳定投入机制。整体形成人、财、平台共同作用的强投入体系。长期的高投入带来了显著的创新红利和持续的竞争力,大湾区专利申请和授权形成良性运转机制,而高效的市场对接也助推技术成果交易转化,在为创新主体带来技术成交收益的同时,带动企业利润提升和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深圳等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

    (二)注重建立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不断推动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是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的深圳47条经验和创新做法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不断着力构建和完善的“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创新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以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引领技术变革,以市场需求逆向牵引创新方向,以金融和资本解决“从0到1”“从1到100”发展的后顾之忧,以人才保障发展全过程的智力之源。在区域协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力争实现优势互补,香港、广州优质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较好地支撑起基础研究需要;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民营经济发达,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自主创新动力较足;港澳作为面向国际的窗口,能更好更便捷地吸引全球资本和人才,不同环节的技术优势单位强强联合,促使大湾区不断日益形成技术创新协作生态圈和创新力发展共同体。

    (三)重视打造科技集群汇聚创新动能

        科技创新体从分散走向聚合,既是产业链条延续和规模化发展的内生需要,又是城市群优势互补统筹发展的外在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持续保持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保障了创新效能持续抬升。

       在世界产权组织(WIPO)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根据其所采用的DBSCAN算法,因城市间以共同作者或共同发明人关系所形成的链接强于周边区域,2020年“深圳-香港”科技集群扩大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并于2020-2022年连续三年在全球百大科技集群中排名第二,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有6个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近年来,深港穗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在稳固自身创新基本盘的同时,彼此之间的创新互动关系也在加强,以三地为主的科技集群在珠江口岸以带状形成合围之势,并有机会向东西蔓延。而这种科技集群的形态能在地域上提供更灵活的选择,也能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激发创新灵感,更好地汇聚和催生创新动能。

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前景广阔,仍需要在五个方面强化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经济密度2.25,高于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其他四大城市群。但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也需要在创新发展更均衡、创新环境更优、创新领域更全等多方面持续优化,不断抬升综合创新力能级。

    (一)基础研究“短板”仍需补齐

       根据世界产权组织(WIPO)《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连续第三年排名全球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相对优势,但SCIE科学出版物数量低于综合排名在其后的北京、上海-苏州集群,且仅有北京数量的一半。深港穗科技集群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湾区创新力发展现状,即在应用领域的研发创新力较强,但基础研究能力尚待补齐。粤港澳大湾区在初期通过代工、模仿等“捷径”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和对自主创新重要性提升,引领式创新将更符合世界潮流和国家战略,基础研究板块的补齐,能带动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结构性变革,从而带来超前引领效应。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布局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和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在基础研究领域重点发力,未来创新环节有望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多个链条。

    (二)创新领域需要保持适度多元化

       粤港澳大湾区专利主要集中于传统优势产业门类,从专利涉及的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来看,覆盖面相对较小,各个城市分布领域不同。深圳在无线通信、电话通信、数字信息传输等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具备绝对优势;广州在化妆品或梳妆用品、包含酶或微生物的测定方法、医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等生物、医药领域具备一定优势;香港则在生活和运动用品、广播和电话、控制器和运算器等生活和通话领域有相对优势。广深均有400多个小类的专利数量不到100项,香港更是仅有1个小类的专利数量达到或超过100项。粤港澳大湾区后续需要通过资源整合、交叉研究等方式,重点关注一些作用关键但尚未突破的领域,使创新方向覆盖尽可能多的国际专利分类领域。

    (三)创新发展均衡性需要适当兼顾

        大湾区不同地市综合创新力两级分化现象仍然较为明显。大湾区内地核心城市广州、深圳在政策宣导、财政投入、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突出,江门、肇庆等城市各项指标相对落后。部分城市因基础条件和创新思维的限制,在创新发展和配套跟进上进度较为滞后,对创新方向的摸索也经历了较长的周期。从城市对比上看,在PCT国际专利申请方面,深圳2022、2021年申请量均超过2万件,肇庆年申请量仅为两位数。从区域对比上看,珠江东岸城市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高技术企业数量和知识产权成果等各项指标上较为明显的强于西岸城市,需要加强两岸间的联结和交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引导资源要素在各地区之间更合理流动,实现基本服务的合理配置,缓解创新发展的空间不平衡问题。

    (四)创新服务和人才支撑需要继续夯实

       大湾区创新政策投入和研发人才集聚历来受到重视,接下来仍需要兼顾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扶持,扩大领军型人才团队支撑和技术工人的供给。一方面,仍需一体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适当降低优质企业特别是战新产业领域中小企业的引入门槛,在税收和场地之外兼顾市场拓展、示范应用和融资需求等方面的服务配套,使企业能专注主业,打造更顺应创新力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各类紧缺型、创新型人才的引育用留,发挥大湾区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的重要作用,推动广州、深圳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面打通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链条,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夯实创新力持续升级基础性支撑。

    (五)协同创新潜能仍待进一步激发

       随着大湾区协同创新动能的持续释放,需要继续激发深港穗等核心城市之间在资源协同、创新产出上具备的广阔潜能。在创新投入方面,广深两市研发经费集中于企业,特别是深圳,源自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超九成,而香港产学研板块投入则较为平衡,高等教育研发开支超过50%,正可与广深在企业端的高投入形成“产学研”均衡性发展。在创新成果方面,广州、香港获国家发明专利前十的机构集中于高校及研发机构,深圳的产出源头则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产出载体和种类之间互补性强。

       接下来,一方面,大湾区需要继续推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纵深发展,在深圳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广州首提“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香港、澳门释放“再工业化”强烈信号的背景下,在当前粤港澳融通平台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人才、资本、信息要素自由流动的细节性障碍,注重以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以此作为串联创新走廊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根据《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相关内容,发挥大湾区内地的广州、深圳、珠西等三个都市圈协同创新效应,适度明晰都市圈内城市的分工,核心城市主要进行突破式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周边城市重点推进渐进式的工艺和流程创新,通过产业链衔接加强圈内创新互动。

(作者: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 编辑:王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