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11月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 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共同承办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在线上举行。
在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圆桌讨论环节,星源材质高管刘守贵表示,锂电池四大核心组件为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星源材质成立近20年,近九成的营业收入来自锂电池隔膜。
2013年伊始,星源材质批量出口韩国LG,是当时国内锂电材料的里程碑事件。“我们主动‘走出去’,星源材质向海外出口锂电隔膜,再到瑞典建设隔膜工厂;另外,我们‘请进来’,与海外设备厂联合开发产线,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刘守贵表示。
近几年,星源材质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5%左右。公司正建设第五代湿法生产线,产能比上一代提升50%。
“可以说国产隔膜从无到有,到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这其中正是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得来的。”刘守贵坦言。
谈及市场机遇,刘守贵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叠加能源危机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是最为确定的一个事件。其中,锂电池是技术和产业链最为成熟的一环,全球7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
“新能源行业未来5-10年都将是一个高速增长期。”刘守贵认为。
谈及未来挑战,刘守贵认为,地缘政治影响下涉及进口的供应链面临潜在风险。比如星源材质生产的锂电隔膜,主要原料PP、PE以及生产设备还是依赖进口。一旦海外企业供应出现中断,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除外,国外的碳税、知识产权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都会对行业造成潜在威胁。
刘守贵建议,要解决目前复杂国际形势下技术壁垒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集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要素一起攻坚技术难关。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更加需要科研机构的参与,单靠企业的力量难以实现突破,也有助于产业链的进一步协同发展。
(作者:林典驰 编辑:孙超逸)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