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气候官丨专访西门子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马清:数字化、低碳化成企业两大机遇,二者深度融合是“双碳”破局关键

21低碳缴翼飞,莫予滴 2022-11-07 22:21

数字化和低碳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结构性机遇,二者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也是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破局”的关键所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莫予滴 北京报道

中国“双碳”目标已提出两年,在政策指引、市场驱动和技术赋能的合力之下,“双碳”工作正积极稳妥推进。目前“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对经济社会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也在积极行动,纷纷开展绿色转型。

作为一家专注于科技的公司,去年9月,西门子中国启动了“零碳先锋计划”,以数字化创新和跨领域知识与经验,携手各方伙伴打造端到端的绿色产业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为实现自身减碳目标,西门子如何平衡供应链效率提升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西门子中国开启“零碳先锋计划”一周年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大中小企业在绿色减碳方面如何实现融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西门子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人才与组织发展总监马清。

马清表示,数字化和低碳化的深度融合是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破局”的关键所在,而且企业在关注自身碳减排的同时,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结成联盟,通过双向赋能,共创绿色生态。

(西门子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人才与组织发展总监马清)

从目标到落地,可持续发展已深入业务流程

《21世纪》: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最近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具体文件,与西门子的主要业务高度重合。你如何看待中国这两年的“双碳”工作进展?西门子去年也在中国正式启动了“零碳先锋计划”,这一年来取得了哪些进展?

马清: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已有两年,这两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稳妥有序地推进能源和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双碳”概念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也注意到,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这也是西门子可以提供助力的重要方面。

西门子早已承诺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2050年实现零碳供应链。去年9月,我们正式启动了“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计划”,这是西门子全球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关键一环。目前“零碳先锋计划”启动刚满一周年,西门子在自身运营层面持续落实节能举措,加强精益和数字化生产,推动减碳进程。多家工厂通过部署分布式屋顶光伏系统、采用数字化运维解决方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以及构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已经取得或正在申请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目前,西门子中国有18家运营企业正全面接入西门子全球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能耗。西门子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西门子(南京)数控有限公司(SNC)新工厂也在今年6月份于南京正式投运,通过采用屋顶光伏、地源热泵等多项国际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共同助力SNC新工厂成为一座绿色高效的低碳示范工厂,预计每年可减碳3325吨,节水6286立方米。

虽然已经有很多公司提出自身的“双碳”目标,但西门子的关注点除自身减碳之外,还将目光延伸到“端到端”产业链的减碳。其力争至2025年在中国帮助超过500家重点供应商加速减碳步伐,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凭借科学的咨询规划和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西门子致力于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为各行业深度减碳。

今年西门子也参展了第五届进博会,全方位分享其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数字化创新科技与成功实践。西门子还将集中展示“零碳先锋计划”一周年以来,其在自身运营、供应链管理和客户赋能三大领域全力推动减碳进程的丰硕成果。

《21世纪》: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情况,如何在短期成本压力上涨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马清: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能源成本提升、经济波动的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门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制定规范化技术标准、完善碳交易体系、推行系列激励政策助力企业推动绿色转型。

另外,企业可以从自身流程、技术、商业模式等多维度推动创新,将可持续发展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响应国家合规要求,更可将可持续发展打造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赋能业务发展。

西门子正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业务”,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识别的机遇和挑战,融入战略、产品组合、决策、流程、系统、人员赋能中,并推动从管理层到各部门结合自身市场定位、业务基础、竞争格局定义自身实施方案,并积极践行,推动创新。

从个体到合作,大中小企业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

《21世纪》西门子中国计划从2022财年起,将碳排放相关指标作为供应商的关键衡量指标之一。目前是否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机制,来计算供应商的碳足迹?这将如何影响和管理现有的供应商?

马清:西门子中国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供应商管理及采购流程,供应商的减碳表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可持续方面表现优异的供应商也将会在竞标中获得竞争优势。目前,西门子中国已正式将零碳相关指标纳入重点采购决策过程,并且建立起覆盖近9000家在华供应商的减排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有针对性地支持供应商挖掘减碳潜力。

在这些战略供应商里面,有超过300家企业已经通过碳排放在线评估,提高了碳基线透明度,并且得到西门子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节能流程、现场发电、应用再生/可回收材料等七大方面的具体建议,确保供应商的减碳措施合理且高效。同时,我们也会对供应商的减碳数据进行评估及真实性检查,比如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等确保信息的准确及真实。

《21世纪》: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跟踪其碳排放,也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到可能减少碳足迹的项目。像西门子这类大型公司想要打造绿色供应链,应该如何为较小的供应商赋能?

马清:这的确是个难点,对于如何平衡投入以及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大中小型企业可能都有不同的困惑和挑战,特别是疫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但减碳不是迈大步,而是要小步快跑,不走肯定是不行的。

西门子不仅可以通过上述绿色产品及解决方案进一步赋能供应商,而且有很多成熟案例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减碳道路上的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定期举办“西门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日”等活动,积极与供应商分享减碳知识及实践经验。

西门子目前也正在推进新项目,探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可行性。这需要大家的共创意识,比如深圳、广州有很多中小型制造型企业,未来是否可以一起寻找行业痛点、共创可行的技术路线图,都是值得探索的。

同时,我们正在通过绿色金融服务为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西门子金融服务集团每年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金融贷款,其中绿色金融相关服务大约占到50%以上。

从创新到服务,数字化、低碳化双轮驱动

《21世纪》:在助力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有哪些新兴技术可以应对各类专业企业的复杂需求?“双碳”顶层设计文件强调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的融合,会带来哪些影响,将产生什样的新市场空间?

马清:数字化和低碳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两大结构性机遇,二者的深度融合必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也是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破局”的关键所在。

数字化技术是摸清碳“家底”的利器,能实现产品碳足迹的可信精算与追溯,进而帮助企业应对各类复杂需求并实现低碳发展。例如,西门子碳足迹可信精算及追溯解决方案SiGREEN可帮助提升产品碳排放透明度。它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不仅覆盖工厂的核心制造过程,也贯穿整个供应链,连接工厂、多级供应商、第三方认证机构等,打造了值得信任的绿色生态网络。这一解决方案已在西门子德国安贝格工厂、中国成都数字化工厂和南京工厂成功落地。除本地部署外,利用云技术,SiGREEN解决方案提供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的订阅模式,让广大生态伙伴可以更加灵活便捷地使用并从中获益。

其中,数字孪生技术让从设计开始的全生命周期减碳成为可能,基于海量数据分析,节能降本增效。数字化平台能有效联结各方力量,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增效,加速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化进程。另外,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等前沿技术融入工业、建筑、交通和能源等重点排放行业,也可显著提升速度、质量和效率,优化成本、减少排放。例如,我们在西门子中心(北京)部署了在华首个自有办公楼宇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与在大楼实施的能效提升项目协同,可以帮助大楼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250吨。

《21世纪》:在中国,西门子建立的灯塔工厂已经成为未来可持续生产的典范。低碳转型如何从灯塔项目走向规模化?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马清:首先就是要坚持数字化与低碳化双轮驱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数字化和低碳化的双轮驱动,而科技创新则为“双轮”的协同并进注入原动力。

这一点从西门子在南京数字原生工厂的实践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印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在工厂破土动工之前,我们就已经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了工厂的设计、仿真和验证;在实体建设及运营阶段,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为实际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实时可靠的数据支撑,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20%,产能增长近两倍,生产效率提高20%。与之前相比,新工厂每年减碳可达3325吨。

其次,企业的低碳转型不仅仅关乎技术,需要从战略,组织、管理到运营、企业文化等各个环节的全方面、多维度地推动转型。不同行业产业链的碳排放现状有所不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各异,所肩负的碳减排任务也不同。所以,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专业的低碳化咨询与规划都是低碳转型成功的必要保障。需要企业CEO在转型之初以前瞻性思维,带领核心团队为企业制定低碳化转型战略,并自上而下逐级推进。

此外,现在的商业逻辑已经不再是线性思维,更多的是网络状的业务模式,低碳转型并不是凭借一家企业或者一个组织就能完成的目标。若想实现低碳化从灯塔项目走向规模化实施,企业在关注自身碳减排的同时,还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结成联盟,通过双向赋能,共创绿色生态。

《21世纪》:除了西门子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之外,你还担任着西门子大中华区人才与组织发展总监的职务。随着大家对“双碳”发展的重视,相关的人才话题也被人逐渐关注。对此你如何看待?西门子是否有相关的人才发展计划?

马清:“双碳”时代,需要从底层思维逻辑方面进行转变,从员工到管理层都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到各自所负责的工作中,比如产品经理不但考虑可行性、可用性、客户体验,也需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其环境影响;需要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释放组织的潜力,共同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而且“双碳”是个蓬勃发展的话题,相关知识、技术、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员工不仅要从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扩充和提升,包括对基本概念、工具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掌握等,更要强调构建成长性思维、强化领导力并拥抱变化。

作为一家专注的科技公司,西门子不仅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也需要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创新人才。西门子未来将更多地赋能中国本土的技术研发人才,期待有更多原生的创新技术能够在中国产生,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助力世界领先水平的数字化和“双碳”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和发展壮大。

(作者:缴翼飞,莫予滴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