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结构性机会与本地化难题

创业·投资马婷婷 2022-11-08 15:46

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国内外竞争格局的变化,很多中资企业选择“走出去”。特别是在日益完善的资本市场的助力下,企业“出海”的形式也日渐多元化,从最初的产品出口、海外上市,到在国外投资建厂,再到股权投资和并购,甚至直接在海外创业等,中国创业者和投资机构的身影已无处不在。

中国企业出海已具备结构性机会

尽管近年来,由于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中国企业出海进程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一趋势看来已无法改变。由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度发达,跨境电商行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到7.1万亿元,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35.85%,前五年跨境电商行业渗透率分别为29%、29.5%、33.29%、38.86%、36.32%。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不仅诞生了多家互联网电商巨头,还构建起来完整的行业生态。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出海路径。对此,峰瑞资本投资合伙人陈石在2022年云栖大会上发表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出海主要是延两条路线展开,其一是“往上打”,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向欧美市场扩张,这个方向是以跨境电商为主线的行业生态,不仅包括电商品牌、平台、基础建设,还包括与之相关的SaaS服务、营销服务等。

另一条主线则是“往下打”,主要是指东南亚、非洲等这类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这条线上的各类企业参与者更多,其中有很多传统的消费品牌企业表现都十分亮眼。

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不仅拥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还在产品制造和供应链端打下了紧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都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和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用数字化工具,把消费市场和生产制造有效地联通起来。陈石对此强调,“我们在C端的联通效率无疑是全球第一的,同时,这一优势还在持续扩展到网络、基础设施、金融系统等,不仅产生了阿里、京东、美团等这类平台企业,还出现了抖音这类内容平台,在新媒体方面,自己定义了新标准,形成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说,中国已经形成结构性的出海机会。

企业出海仍然面临多重问题

在更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当地的竞争者,同时还要应对来自更发达市场竞争者的围剿。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在路线选择、市场验证等方面拥有经验,但对于新兴市场来说,也绝非简单的降维打击。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对创业者提出建议,一方面新兴市场拥有后发优势,并不是中国发展方式的简单复制,同时,另一方面,在本地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对当地市场的理解以及监管等,都可能会遇到问题,“因此我们要摆正心态,既然很难做到一击即中,那我们就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见招拆招,争取连续稳定地做出70分以上的决定。”

陈石也提醒创业者,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不要过分迷恋性价比,性价比是制造端的强项,努力卖出品牌溢价才是核心能力。同时,也不要过分迷恋数字化,而忽视了本地化最重要的市场感知。他认为,本土化不足仍然是中国企业出海比较大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参与程度的提高,也更加需要全球化资本市场给予支持。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张晓夏表示,从之前的产品出海到后来的品牌出海,再到现在新维度下全球化运营的考验,企业在港交所这样的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不仅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让更多的国际资本了解到企业的优势,为企业今后更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此外,刘毅然还谈到了他对于新兴市场的一项重要观察:在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中,虽然蕴藏着大量的机会,但相对于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发达市场的同行们或许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

他举例道,“我们曾经投过一个在美国创业的华人团队,他们当时看好墨西哥市场,从市场研究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我们仍然有个疑问,为什么距离更近的美国投资机构不参与呢?在与美国投资人同行实地交流后,我们发现,他们认为美国市场本身足够满足其自身发展,没有必要去到这些较为艰苦的地区。所以我们的企业和投资人在出海过程中,也不要轻易妄自菲薄,我们有很多年人才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这些都是我们去到新兴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优势。”

(作者:马婷婷 编辑:林坤)

马婷婷

记者兼研究员

关注创投行业大小事,联系邮箱:matt@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