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丨德赛西威智能驾驶业务进入量产爬坡期,与长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产品研发;东方盛虹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全流程打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2-11-08

10月30日-11月3日,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德赛西威、东方盛虹两家公司分别接待281家、196家机构调研,调研要点如下。

德赛西威: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业务贡献主要营收;智能驾驶业务进入量产爬坡期,公司与长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产品研发

11月2日-11月3日,申万宏源等15家机构对德赛西威(002920.SZ)进行调研活动,董事会秘书章俊等人回答机构提问

德赛西威专注于电子化和集成化的产品与技术,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整合,在开发设计、质量管理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确保满足汽车制造厂商的多元需求。

1、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红利赛道贡献主要营收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11亿元,同比增长60.42%;归母净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40.8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04亿元,同比增长66.83%;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40.68%。

营业收入规模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驾驶产品、智能座舱产品业务规模、单车配置价值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后销量的快速爬坡。

2、智能驾驶业务进入量产爬坡期

3、ICP产品研发持续推进

公司研发的新技术第一代ICP产品“Aurora”进展顺利,实现了从“域控”到“中央计算”的跨越式技术落地,是当前行业内首款可量产的车载智能计算平台。

同时,公司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域控制器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中央计算机产品,推进中央计算机相关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品量产落地。

信达证券: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高增,减值计提拖累利润;三季度净利率同比略有下降,系研发费用增加所致;高级别智驾域控项目量产爬坡,中央计算平台有望加速推进;收购德国领先天线测试和服务供应商ATC,网联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

东方证券:业绩符合预期;三季度毛利率略有下滑,费用率基本持平;职能座舱域控制器快速发展;智能驾驶产品规模化落地顺利,新产品持续迭代。

东方盛虹:成本上涨叠加需求疲软,三季度业绩承压下跌;3个“百万吨”项目将陆续投产,1600万吨炼化项目即将全流程打通

10月30日-10月31日,国信证券等196家机构对东方盛虹(000301.SZ)进行调研活动,投资者关系总监沈杰等人回答机构提问。

东方盛虹目前主营业务包括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PTA、热电的生产、销售等,业务布局贯通炼油、石化、化纤、热电等行业。

1、成本上涨叠加需求疲软,三季度业绩承压下跌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7.08亿元,同比增长16.17%;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下降59.9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66亿元,同比增长17.14%,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另外,主要产品丙烯腈、化纤价格疲软,价差收窄,对毛利拖累影响较大。其中丙烯腈主要是由于部分新产能释放并以低价向市场倾销,而下游ABS又无新增产能,导致价格迅速下滑。但由于该产品下游应用广泛,预计经济复将刺激需求上升,目前价格已出现反弹,毛利率已由负转正。

2、3个“百万吨”项目将陆续投产

3、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即将全流程打通

未来将以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原料保障的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不断向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电子化学品等多元化产业链延伸,最后形成“1+N”的产业格局。

光大证券:主营产品价差收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承压下跌;大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EVA布局持续加码;GDR、绿色债券相继获批,公司加速海内外融资步伐。

中泰证券:大环境影响下游需求,上半年业绩略有承压;整合斯尔邦产业链,EVA持续景气贡献业绩;成本催升需求承压,产品利润短期承压;大炼化即将全面投产,三个“百万吨”布局未来。

调研来源: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1月2日-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0月30日-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文内容来自上市公司公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作者:邢瑞涵,实习生余雯蓓 编辑: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