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 “金融健康”成为行业热词

21金融街唐婧 2022-11-09 22:32
普惠金融的新高度:从贷款思维转向赋能思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11月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主办的“抗风险·强韧性·高质量——2022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

在论坛预热环节中,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正式发布《守护金融健康——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在普惠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将金融健康纳入政策框架,提升社会各界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健康的重视程度,会推动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从强调金融可得性向增进普惠群体金融福祉的目标迈进。

今年以来,“金融健康”成为了普惠金融领域的一大热词。国庆节前一天,央行官网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在这份报告中,“金融健康”一词被正式引入官方话语体系,并且出现了5次。央行指出,普惠金融已由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这要求更加关注居民家庭和个人的金融状况,谋划和促进金融健康。

在《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媒体发布会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介绍了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金融健康概念的由来和内涵。他呼吁各界一道关注,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金融健康”这一概念。金融健康用于衡量个人、家庭、企业在多大程度上顺畅地管理日常收支、稳健地应对财务冲击、周全地准备未来成长发展所需财务资源,并保持财务掌控力。体现了经济主体的良好运转状态、免疫力和成长潜力。

《报告》以“守护金融健康”为主题,立足我国普惠金融需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的需求,从“是什么”和“怎么做”两个角度展开,一方面深入探索如何把握小微、弱势群体的金融健康,重点分析了家庭和小微经营主体的金融健康现状,另一方面聚焦如何守护金融健康的问题,探讨了守护金融健康的机制、环境与发展原则。

增强家庭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意识

关于家庭的金融健康现状,《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家庭凸显出小型化和老龄化的特征,与世界各国总体趋势类似,但变化幅度更为剧烈。家庭的小型化意味着来自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很可能明显减少,通过家庭形成的经济资源上的互助关系和风险缓冲屏障将会不断削弱——更多人选择单身,则会缺乏来自伴侣的支持;更多人选择少生孩子,则会减少未来来自后代的支持;更多人选择单代居住,来自近亲的即时帮衬也会明显弱化。与此同时,老龄化的加剧还可能与小型化产生共振作用,对社会抚养关系形成严峻挑战。

《报告》分析,我国家庭的演变特征意味着更多的个人和小家庭需要依靠自身承担起管理家庭金融事务、合理运用金融工具以实现发展目标的责任。在多地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今年(2022年)陆续调查了20余万以中低收入微弱经济体为主体的固定工资群体、灵活就业者和个体工商户。该团队选取其中的67316个固定工资收入样本和72895个灵活就业者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家庭金融迫切需要更充足的准备,具体表现为以下六大特征:一是收支失衡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财务规划远非日常行为;三是低收入、灵活就业群体的债务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四是中低收入群体往往处在不成比例的风险敞口当中,并且收入波动性更高的灵活就业者明显更难配置齐全的风险保障;五是低学历、低收入、中青年财务压力最大;六是存款或借钱应急3个月对于半数灵活就业者皆为难事。

 关于小微经营主体的金融健康现状,《报告》援引了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在2022年年中回收的一份针对小微客户使用赋能小程序后的用户体验的调查问卷,这份涵盖了2072份反馈的问卷显示,接受过线下赋能的小微经营主体经营状况总体表现更好。具体而言,获得过线下咨询顾问支持组和未寻求咨询顾问支持组中的小微主体的财务盈亏状况出现了明显分化,获得过咨询顾问支持的小微群体中89%处于盈利或打平状态,而未获得支持的群体中只有70%处于不亏损的状态。这说明了线下综合赋能与小微客户的盈利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

这份用户体验问卷还在一道多选题中询问了小微客户对哪些在线培训课程感兴趣,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小微客户首先关注的是营销推广(57.8%)和线上经营课程(51.9%),其次是创业辅导(40.8%),而问卷设计中体现金融能力赋能方向的贷款知识(40.6%)、征信保护(38.7%)、反诈骗培训(30.8%)则分别排在感兴趣程度的第四到六位。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增强居民、家庭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意识,推进金融健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也能够增强消费者尤其是小微企业走出因疫情带来经营困境的能力,进而起到保护消费者和稳定金融形势的作用。

如何才能守护金融健康?

《报告》认为,守护金融健康并不仅仅是每个经济主体的生存课题,更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待答之卷。守护金融健康的本质依然是金融能力建设问题,但并非老生常谈:传统普惠金融视角下的金融能力建设是以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为目标,解决的是金融产品和服务获得性问题,所谓“治已病”。而金融健康理念下的能力建设,重点突出“免疫"效能,即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为日常运转、意外冲击和长期成长做好准备。

金融健康理念下的金融能力建设在于塑造三层能力体系。第一层是流动性资产配置能力,属于基础能力,能够维持基本正常运行;第二层是风险管理能力,重点突出免疫效能;第三层是未来规划和发展能力,确保金融福祉最大化及可持续。

要加强金融健康理念下的金融能力建设,经济主体自身是第一责任主体,产生内生主动力,政策端、金融供给端和其他社会力量等均属于介入主体,提供外来推动力。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金融能力建设陷入发展困境首因在于内生主动力不足,其次在于外部介入主体角色功能待完善和强化。

守护金融健康的机制方面,要建构各级政府、金融服务提供商、广大社会组织、微弱经济体自身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这相当于对各个主体设置了一份“行动清单”,使得各个主体在责任明确后有效发挥角色功能,形成共同参与、良性互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建设格局。

《报告》认为,从激励相容的角度来说,金融部门应该担负起对其小微客户金融能力培训的职责;而政府则应设计一套指导和考察金融机构对客户进行能力培训的政策机制,并 对地处偏远的、目前还未和任何金融机构产生稳定业务联系的人群提供免费的、科普式的金融“义务教育”从而弥合个体间因先天或后天禀赋差距造成的金融能力的差异。

守护金融健康的环境方面,金融体系的包容性不仅取决于是否存在供给不足或者门槛高低的问题,也取决于整个金融体系是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是否让他们不用成为金融专家也有信心、有方法做出知情决策。仅仅由金融专业人士来探索更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方法和路径是不够的,受到监管资源约束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可以采用基于结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式。基于结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式是指基于结果来衡量受金融监管的实体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绩效,而不是基于行为的履行情况。从国际经验来看,基于结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关键优势在于以终为始,从金融健康等理想结果倒推所需的监管和行业实践,并且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主体的比较优势。

在报告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普惠金融主要关注金融服务的“有没有”,金融健康更多关注金融服务的“好不好”,也就是在金融服务“有”的基础上,让个体和外部的支持有机结合,从而改善消费者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从而提升其财务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金融健康状态。

守护金融健康的发展原则方面,一是要建立金融健康的度量指标和监测体系并持续展开研究;二是要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政策框架;三是要推动客户金融结果融入到金融商业模式当中;四是要将金融健康纳入到社会经济安全网的建设中通盘考虑; 五是要持续参与国际对话,一方面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未雨绸缪。

在《报告》的末尾,执笔团队提到,截至目前,金融健康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尚处在发展初期。在金融健康度量指标和监测体系的基础上,诸如不同群体的金融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何种方式能够更有效提升金融健康等研究问题,还有待政商学各界共同探索寻找答案。

尹优平也指出,金融健康作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金融健康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完善和更高质量。

(作者:唐婧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