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绿色转型应形成三个支柱体系

21低碳李德尚玉,车儒昊 2022-11-12 16:01

第一个支柱是要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第二个支柱是要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第三个支柱是要加快碳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车儒昊北京报道“推动绿色转型要鼓励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政策创新。”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表示,“应该尽快制定新技术、新产业在增量和存量上有序替代,同时发挥已有的产业竞争优势,能源和经济社会积极平稳转型的五年规划和更长时间的规划。”

(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现场图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刘世锦认为,能源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道路。中国能源经济的绿色转型道路,可以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的角度是怎样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很多新生力量由小到大,增量逐步成为主要角色,比如民营经济,开始的时候只是拾遗补缺,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生力军。

刘世锦认为,绿色转型应形成三个支柱体系。第一个支柱是要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他介绍,落实创新型碳替减市场是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替代性排放,即运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在获取相同产出情况下与原有高碳基准生产方式相比,所减少或抵消碳排放量交易而形成市场。碳替减可以形成市场,包括绿电等绿色能源产品,也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能够产生碳替减的产品,如绿氢炼钢、森林碳汇和其他负碳产品。

刘世锦认为,各个地方可以从实际出发,建立“碳资产池”或“绿碳银行”,开展创新型碳替减的核算和交易。起步阶段开展地区内部交易,实现市政府组织的交易结果之间互认,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外可以算总账,完成国家或者上级政府下达的碳排放双控指标。如果运行有效则可以向外地交易者开放,将逐步演变为更大范围的区域市场或者全国性市场。

第二个支柱是要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增量优先”的关键是对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升,而这一点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是否有效。把减排责任体系建立起来可能形成市场导向,促进减碳增长、降本提效协同推进,实现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一个地区或者企业要完成减排任务有三个途径,即自身直接减排、生产碳替减产品、通过市场交易购买碳替减产品的指标。因此,刘世锦建议,把国家的减排目标分级,各地应有主动性,提出一些合乎本地实际,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减排目标,形成省市、区县一直到开发区等层面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减排责任要求。

第三个支柱是要加快碳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应该普遍建立企业碳账户,有些地方可以建立个人碳账户。刘世锦表示,类似于专业性较强的CCER工作,可以由市场化专业机构完成,资本市场证券公司可以提供技术标准方面的核定,政府主管机构也应该转型,由目前的直接审批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或市场监管者,而这一套工作完全可以用数字技术推动。

(实习生刘雨青有贡献)

(作者:李德尚玉,车儒昊 编辑:李博)

李德尚玉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