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11月1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在“融普惠 新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2022)上做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奋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该峰会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21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
刘峰表示,普惠金融作为国之大者,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近年来,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工作要求,把发展普惠金融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准确把握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要求,统筹做好信贷投放总量增长、结构调整、效率提升,集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创新成果和实践范例。”刘峰介绍。
为挖掘发展普惠金融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可供行业参考借鉴的典型做法,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五年面向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了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今年共征集到银行业典型案例939个,精选100个入围典型案例集,此次峰会上入选案例正式发布。
“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在新市民服务、供应链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陈出新,通过产品、流程和管理工具的创新应用推动服务下沉,破解信息不对称,并且做到较好把控风险。同时,还呈现了中小银行利用扎根基层的优势,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为长尾群体提供快速精准的定制化服务,着力破解传统普惠金融服务中面临的'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经济’的问题。”刘峰表示,这些案例在目标群体、创新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各有侧重,以务实行动有效解答了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刘峰表示,普惠金融在消除贫富差距、弥合城乡二元鸿沟、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充分彰显了金融的温度和包容性。发展普惠金融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体现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到银行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在相关市场主体共同支持下,银行业作为先行者和主力军,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一是普惠金融可得性显著提高。银行业通过优化改进基层服务网点布局、设立乡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普及线上服务等方式,基本实现乡镇地区基本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2021年末,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达98.17%,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主体的基础支付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99.6%;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1.55个,全国助农取款服务点达81.1万个。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服务力度,2022年三季度末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量达4.89万亿元,同比多增5757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连续41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授信户数达5291万户,同比增长33.9%。积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已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13.1万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3万亿元。此外,金融资源不断向县域地区倾斜,以县域客户为主且在县域地区拥有最多网点的邮储银行为例,存贷比从5年前的41%提升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接近60%。
二是普惠金融服务降本增效。一方面,通过银行、政府、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互动合作,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拓宽风险补偿和分散渠道,有效降低长尾客群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业积极落实对接差异化监管考核、定向货币支持工具、财政贴息、下调担保费率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监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持续创新服务模式,聚焦以动产和权利为主的中小微企业资产结构,降低对传统不动产抵押模式的依赖,提升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融资比例,科学合理拓宽有效抵押品范围,积极创新基于知识产权、生物活体、农业机具和土地林权等融资服务和产品,有效盘活企业资产,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三是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便利性。银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降低信息不对称,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提供便捷金融服务,有效改善了地区间、城乡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广泛共识并纳入到战略部署中,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根据相关银行年报统计,仅17家全国性银行2021年科技总投入已达1685亿元,占到营业收入的3.65%。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中银协陀螺评价指标体系显示,在后发优势和低基数效应下,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时不断强化专业化复合型金融科技队伍建设,金融科技人员占比明显提高,银行正向服务智能化、业务场景化、渠道一体化、融合深度化的高效经营模式转变。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普惠金融虽然取得历史性成就,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与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适配性。”刘峰还指出。
一是积极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6亿户,但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需针对性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银发群体等微弱经济体的服务力度,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优化信用评价和授信管理方式,积极推进金融产品、触达渠道、服务流程改造。同时,通过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完善落实尽职免责机制等举措,努力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稳步增长,积极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信用信息共享优化融资信息服务。当前,不少微弱经济体因缺乏银行传统风控所需的合格财务信息、抵押担保物以及征信信用数据等,使得其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相关统计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市场主体尚未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中传统抵押贷款占比仍然较高,亟需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有用可靠的非信贷数据,以数字信用信息代替传统的企业主体信用。一方面,银行自身需要完善数据治理机制,整合涵盖内外部数据的大数据平台,统一内外部数据采集标准和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大创新知识产权、商标权等新型抵质押融资产品。另一方面,亟待加强与外部信息信用共享,着力打破内部数据孤岛,主动连接工商、征信、税务等外部公共数据源,推动建立健全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国性数据服务平台。
三是坚持统筹好普惠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刘峰提示,普惠金融经历前期快速增长后,部分风险可能累积并逐步显现,特别是近三年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预计有一定规模的信贷风险将迟滞暴露。“银行机构在保持信贷合理增速的同时,要未雨绸缪提高风险防控的预判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做实资产分类,补足资本拨备。要持续提升普惠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强化贷款’三查’制度执行,确保信贷真实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机制,在金融基础设施及制度性建设方面夯实普惠金融长效健康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刘峰最后表示,立足新征程,中国银行业要在发展普惠金融的伟大事业中保持“赶考者”的清醒和坚定,以金融业排头兵的姿态和金融报国的担当,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李愿 编辑:周鹏峰)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