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担保措施 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026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2-11-17 11:00

【案例序号】

026

【案例名称】

丰富担保措施 助力乡村振兴

【报送单位】

包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类别】

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案例‐其他    

【案例概述】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包头农商银行是一家立足本土、扎根本土的一级地方法人机构。包头农商银行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坚决贯彻“立足当地、服务本土”自身定位,全力打造“咱包头人自家的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部署,积极践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树立因农而生、伴农成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位、服务好涉农小微企业作为谋发展、推改革、强服务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满足“三农”和涉农小微企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全面提升服务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在支持乡村振兴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

【案例背景】

包头市建华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28日,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一致为人民币1580万元,注册地址与经营地址一致位于包头市昆区昆河镇孟家梁村,经营范围包括养殖及禽蛋、鸡粪、有机肥的销售;普通货物运输(凭许可证经营)。该企业2017年与我行建立信贷合作关系,当时该企业经营规模还仅有本部一个经营主体,资产规模较小、上下游渠道有限,我行响应“支农支小”的政策号召为其授信500万元,担保方式为保证担保。但随着企业自身发展不断壮大,经营规模日益扩张,500万元的银行融资已无法满足该企业日常经营需求,同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方式导致该企业在扩大经营过程中存在融资难的制约发展因素。

【主要做法】

本着“立足当地、服务本土”的自身定位,致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我行2021年引入包头市百佳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该企业提供保证担保,将授信额度从50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2022年采用全包头市首笔“活畜质押”模式,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进行动产担保登记,将授信额度从1000万元增加至1500万元,合理地满足了该企业的经营融资需求,为该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依托该企业为核心企业,为其下游养殖户购买鸡苗提供专项贷款“鸡苗贷”授信方案,拟授信客户群体300余户,每户授信金额5-30万元,贷款期限12-18个月,由核心企业建华禽业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依托核心企业为下游养殖散户提供供应链融资,解决养殖散户融资难的问题。

【取得成效】

随着近五年的持续信贷支持,该企业目前已发展至拥有四家分公司、四种专属产品、五个特色品牌的自治区级、包头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现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覆盖包头市各大中型超市、幼儿园、蛋糕房、机关食堂、金融机构食堂和菜市场等,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11361万元,净利润889万元。该企业目前在包头市市场占有率较大,在采购、销售渠道和技术壁垒方面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合作五年以来为我行带来可观的综合收益,除正常的利息收益外,主要结算全部放在我行,还向我行持续转介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客户。

【经验启示】

包头农商银行作为包头市本土银行,致力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大力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为支点,将“支农支小”的金融服务政策落到实处,以创新的金融产品为抓手,切实解决本土小微企业的客观发展难题,扶持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以点带面,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成长。该业务的续作是典型双赢的案例,企业在银行持续信贷支持下健康平稳发展,同时又为银行带来稳定的利息收益和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