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11-18 05:00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近日,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这一判断引起市场的关注。一是当前中国物价总体温和,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低于2.80%的前值,当月PPI同比下降1.3%,前值为上涨0.9%。此外,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低于9月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当前经济不存在通胀的基础。其次,市场有一部分声音倾向于认为,后续降准降息的概率显著降低。

但是事实上,央行只是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而总体上的判断,是认为我国经济总供求大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产业链、供应链运转较为通畅,居民通胀预期平稳,具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而这种“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源于各种结构性条件的可能变化。比如俄乌冲突仍扰动世界能源供应,发达经济体高通胀粘性较强,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最大的风险,源于过剩流动性与供需可能变化的结合。美国提供了现实教训的案例,2020年和2021年,美国大幅增加货币供给,M2/GDP比例提高了20个百分点,超大力度的货币扩张帮助美国提振了国内需求与信心,但是,当美国经济重新启动时,过多的货币供给、集中爆发的需求以及供应链断裂的冲击,形成了美国1980年代以来最强烈的通胀。虽然历经美联储多轮激进加息,但美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很重,尤其是房租、工资、交通运输、娱乐等分项价格依然存在上涨动能,使得美国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继续加息经济衰退风险会加大,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加。

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是,中国近三年来由于疫情冲击和楼市调整,部分影响了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低通胀现象。为了应对经济挑战,两年多来,我国M2增速也处于相对高位,尤其是还实施了持续降息等政策,因此在当前经济恢复发展的阶段,仍然需要警惕和避免形成通胀。

我国也存在货币供给扩张形成的流动性较多的现象。美国当前通胀带来的一个教训是,美联储在去年错估了经济重启与通胀压力的形势,导致包括加息在内的货币收紧进程启动滞后,使得需求爆发与过剩廉价流动性结合,为大通胀提供了温床。因此,我们也要提前防范,避免这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高度关注需求和预期的变化。

日前,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指导各地更加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市场需求恢复。尤其是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消费面临一个重要的窗口期。这种需求上升与猪肉、煤炭等价格上升压力结合,可能会抬高通胀压力。此外,市场憧憬新一轮宏观经济周期的启动,在稳增长政策与市场预期改善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可能会升高。

这些仅仅是从逻辑上预判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现实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巩固恢复性增长的压力,整体物价走势温和。但是,必须关注和防范需求侧因为政策优化与市场情绪变化而出现过快释放,与货币政策叠加形成通胀压力。因此,央行的报告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